老年養老問題調查報告

在當今社會,農村老年人生活現狀和農村養老問題已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整個國家已經開始將注意力轉向了它,我們的政府也已經開始着手解決社會老齡化問題。

老年養老問題調查報告

社會老齡化是整個的社會發展趨勢,而大學生是社會的未來,因此,老年人問題也必將成為當代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

為此,作為有志向,有抱負的大學生,XX年7月23日到26日,我們###青年志願者一行7人在###和響水河村對農村老年人生活現狀和農村養老問題做了調查。我們主要針對老年人的居條件及現狀,健康狀況,精神狀況,醫療保障狀況和文化體育等幾個方面展開了調查。調查以訪談形式展開,在與老人談話的過程中填寫相關表格。我們走訪了福利服務中心,入户和隨機調查,諮詢鎮民政局老年庇護所等相關機構。

一.社會背景與理論背景:

我國已邁入老齡化社會,農村老齡化(7.35%)比城市老齡化(6.30%)更為嚴重。農村養老問題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老齡化現象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反映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然而,老年人口比重的日益增大將會給經濟發展、產業結構、文化心態、社會發展等帶來一系列的影響。在新世紀之初,不妨先來展望一下21世紀人口老齡化的新情況。

首先,21世紀是人類社會全面進入人口老齡化的世紀,不僅發達國家人口進一步老齡化、高齡化,就是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21世紀也都將先後經歷人口老齡化。我國在發展中國家中降低生育水平,加速人口老齡化是獨領風騷的,在21世紀這一過程還要加快,因為XX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決定,這是一個高瞻遠矚、符合人類人口發展規律,同全球人口發展大勢所趨一致的決定。這一指導下個世紀人口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明確指出,穩定我國已經達到的低於更替水平的生育水平,實現人口零增長,並使人口達到高峯後緩慢下降。這就意味着我國在21世紀人口必將進一步老齡化和高齡化。

其次,20世紀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科學技術與生產力的空前發展,人類在健康和長壽上已取得了驚人的成就。21世紀這一勢頭必將進一步加大,由發達國家擴展到發展中國家,人類將普遍進入像聯合國祕書長安南所説的長壽時代,我國壽命提高在發展中國家一直是領先的,到21世紀將必繼續領先,全國平均壽命進一步延長。但老年人口健康改進落後於壽命延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再次,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將進一步完善,經濟結構改革將進一步深化,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即將加入wto,對我國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將產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農業的產業結構和農民生活將產生直接和更大沖擊。國務院關於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定將使農村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快,城鄉人口老齡化的急劇發展使農村家庭養老功能將進一步弱化。

最後,我國已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第一步、第二步戰略目標,從現在起要開始實施第三步發展戰略部署。進入21世紀後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並加快推進現代化新的階段,這也是經濟調整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經濟發展和經濟收入分配不平衡在所難免,這就不能不對老年這個脆弱羣體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權利提出新的挑戰。

二.調查方法和資料收集:

(一)##現有的優惠政策

##是##縣的一個比較大的鎮。全鎮共有14個自然村,老年人共有303人,其中大崗子村現有人口1300多人,僅65歲以上的老人就有83人。西陽鎮現有的關於老年人的組織主要包括:老年協會,老年庇護所,社會福利中心等。

在每個村子都成立老年協會,並設立會長,他們有自己的經費,在每年9月份舉行老年節時,老年協會都會組織會員出去旅遊或演出一些文藝節目,比如組建秧歌隊等,一方面使老人們得到娛樂,另一方面喚起人們敬老愛老的意識,讓全社會的人都來關注老年事業。這種方式在新光村和黑魚村兩個朝族村子進行得最成功。永吉縣老齡辦韓豔華科長分析説:朝族村的老年活動搞得好,這與他們的民族習慣,民族思想有關。他們的民族比較喜歡娛樂活動,所以老年活動也搞得有聲有色。

再者是老年庇護所,老年庇護所的主要作用是對老年的權益進行保障,其最主要任務是調解不願養老的子女與其父母老人之間的關係。但據永吉縣老齡辦提供的數據,子女不養老人的現象並不嚴重,也就是説,每年到老年庇護所進行司法解決的案例並不多,大約每年僅有兩到三起。

##辦得比較出色的一個組織是社會福利中心。鎮里民政投資約合700餘萬元,在大崗子村興建了一所社會福利中心。該社會福利中心佔地面積達2萬平方米,其中生活區佔地1446平方米,生產區1萬5千平方米,還配有菜地,養殖區,蔬菜大棚區等。中心最多能容納200位老人,現有老人76人,包括孤寡老人72人以及自費的4位老人,入院老人以高齡,多病,孤身,殘疾老人為主。這所福利中心成為大崗子村的一大特色,在整個西陽鎮也是名列前茅。

福利中心有寬敞的大院,設有坐椅涼亭等供老人下棋聊天,院內還有各種體育設施。走進明亮的三層樓房,最吸引人的是乾淨整潔的牆面和房間,標準的四人間。中心設有男舍八個,女舍一個,夫妻間一個,還配有圖書室,健身房等設施。福利中心的建設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管理,中心在房前屋後都中上了各種果樹並動員所有的老人親自動手栽種修剪。該中心以優異的服務態度,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人性化的管理規劃著稱。可以説,這就是孤寡老人的家,一個集體大家庭。在同福利院的老人們聊天的過程中,他們真正發自肺腑的話就是共產黨好啊,讓原先都吃不好穿才暖的老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飽含着熱淚的雙眼中,我無法體會他們的酸楚,但從他們燦爛的笑容中我卻能體會出他們現在的愉快生活。一個社會的生活水平的高低直接在老年人身上體現出來,尤其是這些孤寡老人,他們生活不僅是子女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目前社會福利中心尚在建設之中。

##對農村老人實行兩種照顧方式: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集中供養主要是針對無勞動能力,孤寡傷殘老人,老軍人和在智力上有問題、不能自食其力的老人。具體照顧方式是入住社會福利中心,鎮里民政在他們身上的花銷大約是每人每年XX~2500元。分散供養主要是針對有一定勞動能力,家中有子女照顧的老人,鎮裏會給予一定的補助,大約是每人每年930元。

西陽鎮主管老年工作的曹(全名?)鎮長説,社會福利中心對入住的老人採取兩種方式:代養和寄養。代養就是集中供養的老人;寄養是指家有子女,但子女均在外務工,子女提供一定的費用讓老人入住社會福利中心以代其養老。

社會福利中心一共可以容納200位老人,現居住老人105位,其中有4位是自費老人。全鎮尚未入住社會福利中心的老人還有198人。農村養老問題任重道遠。

我們在到達後的當天下午對社會福利中心進行了參觀,與多位老人進行了座談,並對他們進行了問卷調查,獲得了到達目的地之後的第一份數據。老人們對現狀十分滿意,他們對社會福利中心提供的服務讚不絕口。

目前還有的政策是辦理獨生子女證,憑證可以得到每人每月600元的計劃生育補貼。還有參加農村醫療保險,個人只承擔50元的醫療費用等。

(二)入户調查和隨機調查

1.老年人生活來源問題

該村老年人生活費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他們的子女供養,大多數農村老年人都和自己的兒子、孫子生活在一起,並承擔部分的家務勞動,如做飯,打掃衞生,照顧小孩等等。二是少數體格交好具有勞動能力的老人自己還擁有土地,土地的收益基本歸老年人自己支配。據調查該村正常家庭中基本不存在老年人生活困難的問題。另外該村有少數五保户,他們居住在大崗村的敬老院裏。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由財政局、民政局提供生活費用。生活在家裏的老年人每月可以領到100元左右的生活補貼。保障了他們最基本的生活。

2.老人的醫療問題

醫療問題在農村問題中應該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大多數村民的經濟條件一般,只可以承擔老年人非重大疾病的費用。我們去的時候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經在該村實行,也能為該村老年人減輕了部分醫療負擔。按規定,每人每年只需要10元,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數目醫療費用享受不同比例的報銷數額。此項政策在該村得到了很好的推廣,絕大多數人都加入了農村合作醫療。儘管有村民反映合作醫療存在報銷手續繁瑣,且必須在定點醫院看病等各種不便,但合作醫療為大家帶來了明顯的補助,所以村民都對這項制度表示肯定,並希望未來能在此基礎上改進,更進一步的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應當注意的是雖然合作醫療制度給村民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在現目前,醫療費用主要還是由老人所在的家庭承擔,當老人出現重大疾病,無錢看病,因病致貧的情況仍然存在,當然這個問題也是社會普遍問題,在醫療保險還未能在農村實行推廣之前,這基本難以徹底解決。不過值得欣喜的是在我們的調查中沒有發現有現遺棄重病老人的現象,就算遇到了重大疾病,家庭還是會盡力為其醫療。

3.老年人的休閒活動

由於現在農村的大多青壯年子女都外出務工以賺取比留下做農活更多的酬勞,所以該村的老年人要承擔一些日常的簡單田間勞作和家務勞動,家裏有小孩的還要照看小孩,因此老年人的空閒時間並不算太多。在我們隨機抽查的老年人中,部分老人偶爾觀看電視節目。原因有多個:一是為節約電費。二是給家裏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三是現在的電視節目除新聞和極少的電視劇外,老人們都不喜歡。該村還沒有設立圖書角,原因是考慮到光顧的老年人不會太多。這與農村老人受教育的程度是有很大關聯的,所以與城市的老人不同,這裏的老人對國家大事也不太關心。對精神生活關注相對較少。

4.老年人的精神狀態

我們隨機抽取了幾十個老年人進行了調查。其中對生活感到滿意的比例超過了80%。大多數老年人對目前的生活現狀都表示滿意對未來的預期都充滿樂觀,這裏的老人更多的體現出了與世無爭的清淡。由於該村老年的生活比較充實,生活中有瑣碎的夥計,家裏有孫輩的孩子,所以籠罩在城市老人中的孤獨感和彷徨感在該村很少見。該村被調查的老年人絕大多數沒有宗教信仰,他們並不迷信於鬼神。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老年人對目前生活感到滿意,晚年生活幸福安康。老年人對自己生活的滿意率為 94.4%。調查中,有 63.3%的老年人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感到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 31.1%的老年人感到基本滿意;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感到不太滿意的佔 5.6%。調查中,有 96.6%的老人對子女給予自己的關心和照顧是滿意的;感到非常滿意的佔 24%;感到比較滿意的佔 53.1%;感到基本滿意的佔 19.6%;感到不太滿意的僅有 3.4%。

(三) 村醫院的調查

在村醫院裏我們有幸採訪到了前任院長,而且這位院長擔任此職位長達十七年之久。院長也反映老年人普遍都患有慢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骨質疏鬆併發症等疾病,而且“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在農村十分突出。在老人的傳統觀念中,都已經一大把年紀了,不想再拖累兒女了,即使有病也最好一託再託,沒到病倒就不會去醫院,而且,現在農村的收入依然比較底。而解決這一難題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則成為院長和我們的主要話題了。院長介紹説,在這一政策出台後,醫院的就診率逐步增高了,住院人數也有所增加,此前一年才能有幾十個老年人就診,而XX年的半年就已經有超過一百二十人就診了。

在採訪的村民老人中,大家也普遍反映農村醫療合作制度解決了很多困難。

(四)其他部門反映的情況

隨着社會的向前發展,我國將進入一個老年社會,現年30~45歲的人可能會形成將來社會的老年高峯期,現在的獨生子女也將面臨2個年輕人贍養4~8位老人且撫養下一代的社會重擔。而有智力問題、不能自食其力的老人則必將成為將來社會的負擔。因此,從現在開始思考並着手解決老年人問題已成為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因受各種條件的限制,農村現有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並不十分完善,很多農村老年人並不能從中得到多少實惠。但放眼未來,農村的社會養老保險將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天地,它將能有效地解決農村老年人問題,也極有可能成為將來社會關注的焦點。

曹鎮長説,現有的扶貧救助資金主要是對口老年人,但這還遠遠不夠,也不盡合理。怎樣發展將來的老年社會已成為目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要號召人們行動起來,共同關注老年人現狀。

最後我們採訪了永吉縣老齡辦的韓豔華科長。永吉縣針對現有的老年人問題,在縣委設立了縣老齡委,下設辦公室,再分設。。。?。。。縣老齡委的主要職能是指導。。。。?。。。。,引導。。。。?。。。。。韓科長説,永吉縣共有人口近40多萬,其中老年人有41500多人。老年人約佔全部人口的10%左右,這與全國的老齡化程度接近。目前對於老年人的主要優惠政策就是政府補貼。縣老齡委鼓勵老年人搞豐富的娛樂節目,其中朝族的兩個村子新光村和黑魚村搞得較好,漢族的北大湖鎮,官地。。。?。。搞得挺火。

在談到針對老年人現狀及發展趨勢我們應該怎樣做時,韓科長説到,在政策上我們要加強宣傳教育,努力營造一種全社會敬老愛老的氛圍;在工作上我們要積極協調各個部門共同努力,為將來整個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我們還了解到,目前私人辦養老院的也很多。它們的收費標準與公辦養老院相近:最低400元,其次是800,還有1000~1200元的。但私辦養老院主要是針對城鎮老人,入住私辦養老院的幾乎沒有農村老人。

隨着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入住私辦養老院的農村老人也必將越來越多,因此,私辦養老院在未來的養老事業中也必將會贏得一席之地。

縱觀整個社會現狀,老年人問題將會越來越突出,將來的社會也將日趨老齡化。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社會也必將形成一個新的產業-------養老業。我們需要解決的也不再僅僅是老年人的用水用電問題,我們還需要解決的是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

三.針對調查中出現的問題的分析及建議

(一)家庭養老的現實性及其未來發展走向

從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該村老年人無固定的養老收入,生活風險和困難程度要甚於城鎮老年人。近年來,我國城鎮的社會保障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確保城鎮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髮放率達到90%以上,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為城鎮老年人確保基本生活提供了最後一道防線。但在農村年老喪失勞動有力的農民,除了一部分土地收入和來自家庭的贍養外,沒有固定的養老收入,也沒有最低生活保險制度的保障,養老風險很大,有的連基本生活都無法維持。據《經濟日報》報道:“老年人的贍養糾紛案目前正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在所有涉老民事案件中,贍養糾紛案佔到13.5%,高居榜首,這類糾紛案中又以發生地在農村的物質糾紛居多”。

目前我國農村老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贍養和土地收入。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實行計劃生育後,這兩種養老保障方式不論是在保障能力和保障的可靠性上,都發生了一些變化。

先看家庭贍養方式的變化。該村老年人多出生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平均都育有三個以上的子女。養一個老人不是易事,但也不會對子女的家庭造成什麼太重的負擔。但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老年人口比例已經出現提高的態勢並將無可避免的繼續提高。該村目前的家庭結構對於養老來所無疑是穩定有效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伴隨着家庭所擁有的兒子數的下降,農村老年人獨居或只與老伴一起生活的比例將不可避免地升高。如果情況如此,對許多人來説,現行的由家庭提供的養老保障將無法維持。

再看土地保障方式的變化。實行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後,土地既是農民的生產資料,也是其生活資料。根據土地政策的規定,承包的土地在農民去世前一直擁有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決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來源。問題是近年來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漲,土地的投入產出比不斷下降,加上人均耕地面積小,形不成規模效應,在許多地方農民種地不僅不能獲得維持生活的收入,甚至出現了虧損,好多農民不願意種地,土地的轉租、轉包也存在困難,農民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後,想依靠土地收入養老風險較大。

可以看出,依靠傳統的家庭贍養和土地保障都不能為農民養老提供穩定、適中的基本生活來源,必須從我國農村實際情況出發,尋求新的養老辦法。借鑑國際上社會保險的成功經驗和我國城鎮社會保險的辦法,探索一條市場經濟下我國農民養老的新方式,是解決我國農民養老問題的必然要求。經過有關部門多年來的實踐和探索,在有條件的地區已經建立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它採取儲蓄積累的方式,為農民建立個人帳户,個人交費為主,集體交費為輔,國家予以政策扶持,將個人和集體派納的保險費記入個人名下,為個人所有,到了退休年齡後根據個人帳户的積累額計發養老金。這種養老保險方式在一些地方已經發展到相當的規模,在農民羣眾中影響很大。但是,實踐也證明,要想依靠這種方式來解決農民的養老問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也有困難。原因是我國農民收入還不高,勞動收入除了支付再生產的費用和日常的消費外,能夠真正用來積累的剩餘收入很有限,積累額不高就很難保障老年時的基本生活。

通過對我國農村養老方式的分析,我們認為在現階段,單靠哪一種方式解決農民養老都有一些困難,只有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和社會保險結合起來,才能為農民養老建立一道比較可靠的養老民屏障,才是解決農民養老問題的現實選擇。

(二)完善農村合作醫療的幾點建議

現行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無疑在該村取得了成功,對該村的村民的醫療費用起了很大的作用。基本消滅了以前的“小病基本靠熬,大病基本靠挺,絕症只能等死”的局面。但是現行制度還是和城市的醫療保險制度有相當大的差距。據統計,佔中國人口總數80%的農民,只享有20%的衞生健康資源,而占人口總數20%的城市居民卻佔有80%的衞生健康資源。在調查中村民對合作醫療也有一些看法,比如村民生病必須得到定點醫院才能報銷,而且,必須是住院治療才給報,老年人經常得些不用住院的小病,就享受不到醫保帶來的好處。另外,醫療定點的醫院條件往往都不好,小病還可以,大病根本解決不了。可是,一旦出現大病,目前的大醫院,醫療費往往都是“無底洞”。儘管當前有了“農醫保”,可住一次院往往幾年甚至十幾積蓄都得花完,老人們的狀況更不用説了。對此,完善相應醫療制度,解決農民出現大病時的困難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對於農村相對易發重病的老年人,在政策上應予以適當的照顧。畢竟家庭給予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總體來説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需要提高醫療保障的額度,擴大醫療保障的範圍,充分提高農村醫療保障的質量。二是繼續調整醫院醫療費用,提高監管制度,打擊亂收費、亂用藥的醫療混亂局面,這點不僅對農村有必要,對全國都是一個重點問題。

(三)農村老人的休閒活動

首先,農村老人的休閒活動是建立在有一定經濟基礎保障上的。無論是建立老年人的社會組織還是開展各樣活動,都需要一定的經費,所以要讓農村老年人的休閒活動豐富,必須把農村經濟建設放在第一位。其次,農村老年人的休閒活動基本上都具有濃郁的傳統風味和地方特色,都是老年人比較感興趣的。而且這些活動也是當地文化的一種保留和發揚。因此作為年輕的村幹部和村裏的年青人都應該多多支持鼓勵老年人去參加這些活動,特別是村幹部要調動村民的積極性,讓老年人老有所樂,同時能傳承當地的文化。

(四)老年人的精神狀態

這一代的老年人都是經歷了許許多多生活磨難的一代,特別是農村的老人,在過去經濟困難、社會動亂的日子裏受盡了各種痛苦,相對平靜穩定的生活已經使他們感到非常的滿足。這就是中國農民非常質樸可愛的一面。他們的兒女雖然大都在外打工,給以他們的關懷不夠多,但他們都對此持理解態度,隨着時代和經濟的發展,老人們都支持子女出去闖自己的世界,而子女基本都能在物質上履行贍養的義務。而在精神上,老人們多依靠老年間交流活動排遣寂寞。人老了有好靜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獨。來自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農村老人過慣了苦日子,對物質要求並不高,在能滿足温飽的今天,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親情,當然這也與經濟發展之間有一定的矛盾,不過這些矛盾都是可以通過家庭內部的和諧温暖來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