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調查報告4篇大綱

本文目錄教學調查報告關於教育教學調查報告關於國中語文教學情況調查報告關於中學英語教學調查報告

一、調查對象和方式、方法

教學調查報告4篇大綱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是全國部分高職高專院校,涵蓋了河北、浙江、河南、山東、江蘇、廣西、四川、安徽、北京、重慶等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1所院校,涉及了會計、會計電算化和財務管理三個專業。

(二)調查方式及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採用抽樣調查的方式進行,結合問卷調查法、實地調查法以及詢問法等主要調查方法完成了調查數據和信息的蒐集工作

本調查一共發放調查問卷43份,收回問卷41份,回收率為95%。調查期限從xx年10月到12月,歷時三個月。問卷涉及到19個省份的部分高職院校,覆蓋面較廣,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為掌握兄弟院校會計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詳細情況,課題組成員分別實地走訪了幾個在教育部人才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的高職院校,從他們那裏我們獲得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針對以上調查問卷中填寫不祥的事項,我們還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進行了詢問式的補充。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目的是瞭解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實際狀況,在調查問卷中圍繞實踐教學環境、實踐教學過程、實訓指導教師、實訓效果評價和實訓教材五方面問題展開。

(一)實踐教學環境

對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環境的現狀,這次從校內會計實訓室的設備配置和校外實習基地兩個方面進行調查。在校內實訓設備配置上,41所高職院校中有92.68%的院校擁有會計實訓專用機房,95.12%的院校會計實訓室配有多媒體設備,73.17%的院校使用會計教學軟件;對校外實習基地,主要圍繞基地的數量、學生實習次數和人數等進行調查, 41.46%的院校擁有3~5個校外實習基地,21.95%的院校有7個以上校外實習基地;19.51%的院校學生在校外實習基地實習的年次數為0,56.10%的院校年次數為1次,19.51%的院校年次數為2次;75.61%的院校是根據每個實習基地的規模大小安排學生人數不等,4.87%的院校安排10-15人。上述調查結果顯示,高職院校重視會計校內實訓的硬件設施和軟件配備,也意識到會計校外實習基地的作用,但在安排學生校外實習次數、人數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進入企業,觀摩和學習。

(二)實踐教學運作過程

對會計實踐教學過程的調查,這次是從實踐教學環節、方式、內容和考核方式進行的。在被調查的41所高職院校中,有36.58%的院校認為會計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課堂實訓、社會調查、校內外實習基地實習、畢業論文等,14.63%的院校認為會計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課堂實訓、校內外實習基地實習、撰寫畢業論文,另有9.76%的院校僅包括課堂實訓、校內外實習基地實習等三個環節;65.09%的院校認為會計實踐教學方式是隨堂實訓與集中設置課程相結合方式;在實踐教學具體運作中,60.98%的院校是先手工核算實訓,後電算化實訓,二者結合進行,29.27%的院校是手工核算實訓或電算化實訓;48.78%的院校在會計模擬實習時不劃分具體崗位,19.51%的院校分出納、核算、成本核算、報表等工作崗位分工操作;56.10%的院校認為隨堂實訓教學內容包含原始憑證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填制和審核、會計賬簿登記、會計報表編制等四項基本內容,34.14%的院校也將撰寫財務分析報告,作為課堂實訓內容。説明多數高職院校將課堂實訓、校內外實習基地實習作為實踐教學的主要環節;實踐教學方式採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手工核算實訓與電算化實訓相結合;會計模擬實習還不能較好地滿足實際工作崗位的需求;在實訓教學內容上,注重會計憑證填制和審核、會計賬簿登記、會計報表編制等基本技能的訓練,對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還不夠重視。

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現狀的調查報告

(三)實訓教師指標

高職院校的教師除了要具備普通高校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外,根據其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的特殊性的要求,還要同時具備實踐教學能力、操作演示能力等。因此,這次重點從“教師素質”、 “會計實踐經歷”兩方面展開調查, 在調查會計實訓指導教師素質時,被調查的41所高職院校中,實訓教師既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又具有雙師型素質的僅佔29.27%;在企業有2年以上實踐工作經驗的只佔12.19%;在實訓指導教師的配備上,有60.98%的學校配備有專職的會計實訓指導教師,有39.02%的學校沒有專職實訓教師;在調查會計實訓指導教師是否從事過會計等相關崗位工作時,87.8%的院校會計實訓指導教師曾經從事過會計等相關崗位工作,只有12.2%的會計實訓指導教師未從事過會計相關崗位工作;92.68%的院校認為會計實訓指導教師應定期到實際崗位進行實習,只有7.32%持否定意見;70.73%的院校有制度規定會計實訓指導教師到實際崗位實習,29.27%是沒有制度規定的;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被調查的41所高職院校中100%都認為會計實訓指導教師應具有熟練運用財務軟件的能力;上述調查結果顯示 ,各高職院校普遍加強了實訓指導教師的培養和相關實習制度的建設,大多數高職院校不僅配有專職的實訓指導教師,而且很多都曾經從事過會計等相關崗位工作。但是必須看到,具有較高學歷又具有較強實踐經驗的雙師型素質教師卻十分缺乏,特別是在企業有2年以上實踐工作經驗的實訓指導教師更少。此外,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實訓指導教師熟練運用財務軟件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會計實訓教材

會計實踐性教學的教材是對學生進行會計專業技能培訓的依據,因此會計實訓教材應體現指導性、可操作性及漸進性。在被調查的41所高職院校中,70.73%的院校使用的會計模擬實訓教材與所授課程的理論教材配套,模擬實訓教材與理論教材不配套的佔29.27%;在會計實訓教材採用的賬務處理程序中,選擇記賬憑證核算程序和科目彙總表核算程序的分別佔41.46%。説明大多數高職院校比較注重實訓教材與所授課程理論教材的配套使用,並且普遍採用記賬憑證核算程序和科目彙總表核算程序進行實訓,而彙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應用較少。

(五)實訓效果評價

在課堂教學的實踐教學考核方式中,46.34%選擇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形式;還有26.83%選擇除以上三種以外還外加題庫抽題單獨實踐操作考核相結合進行。選擇題庫抽題單獨實踐操作考核和其他選項的各佔12.19%和14.64%。當問到學生在校外實習,實習成績是否完全根據用人單位出具的實習鑑定給出時,肯定回答的佔29.27%,否定的為70.73%。以上數據説明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考核方式能夠與其教學內容及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會計實踐能力相結合,但方法單一;而在學生實習效果的考核與評價上忽視了用人單位意見的重要性和權威性。

三、調研的侷限性

本次調查受調查者知識水平和客觀條件的限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由於有的調查對象未涉及用人單位,使此次調查只是反映出培養方——高職高專院校目前會計實踐性教學的現狀,未能反映出用人方——企事業單位會計人才需求的情況。本次調查能夠為同類課題的研究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從而在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相關研究領域做一個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關於教育教學調查報告教學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我校有在崗教師**人 教學班**個,學生**人。自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我通過觀察、瞭解、聽課、交談、座談、檢查等多種方式對學校情況,尤其是新課程教育教學和教師基本情況做了比較全面的瞭解,現就有關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亮點與希望

1.師生關係民主和諧。

首先,授課教師更具親和力。教師用語言、體態、表情、眼神、手勢甚至包括人際距離等信息,在情感上與學生保持心靈上的交流,構建起課堂良好的教學情緒場,使學生處於無拘無束、心情舒暢的心理狀態中。其次,教師的傾聽意識明顯加強。對話情境中教師的“話語霸權”的傾向得到很大改變,大多老師都能認真地傾聽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學生有了被重視感和被關懷感,自我表現的慾望也顯得更加強烈。

再次,師生合作意識更加鮮明。我們欣喜地看到教師在教學進程中,深入學生中間、伏下身子和學生一起交流問題、擺弄學具。合作的情境已不再侷限於知識的本身,而上升到了師生人格、精神的平等相待,是民主平等意識的陶冶。

2、教學方式悄然嬗變。

一是遊戲的大量運用,給課堂帶來了巨大活力。其做法一是在教學的某一環節中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遊戲。其二是把整堂課設置成一個遊戲的情境。三維目標得到較好的整合,整堂課情趣盎然、渾然一體。

二是教師在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上有許多有益的探索。具體體現在凸顯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理念上,教師有意識地從教學活動的主宰,向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服務者和促進者轉變。

3、教學評價趨向多元。

首先,學習評價目標和多元性有所體現,教師評價時能涉及認知的發展、學習活動的內容、語言形式、思維品質、非智力因素等諸多因子。其次,學習評價的形式也十分豐富,尤其是作為評價主要形式的語言評價,讓人充分感受到課改給教師帶來的教學心態上的變化。如:“你能説出和別人不同的看法,真了不起!”“別慌,老師相信你能説出來。”“你提的問題很有價值,棒極了!老師為你驕傲。”……真情誇長處,委婉指不足,寬容、鼓勵、期待已成了課堂評價的主旋律。

4、教學資源得到了拓展。

過去把教材作為課程的唯一資源,就教材教教材,而這次調研發現,教師樹立了新的課程觀,把自身、學生、文本、環境都看成是課程開發的資源,積極利用學校的條件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延伸教材的價值,注重課內與課外的互補,強調跨學科領域的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課堂教學把教案看成是預設的,把過程看成是動態的。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從多種角度解決問題,允許學生對答案有不同的理解,儘可能的給學生思維發散的空間,培養學生獨立創新的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願意提問,敢於提問,善於提問,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了,敢於向教材和教師挑戰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正在形成。

二、問題與不足

1.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夠。

一少部分教師根本不去深究教材,教育觀念還沒有根本地轉變。拿着新教材用着舊方式,憑着陳舊的經驗使用教材,很少體現出創新的意識。由於教師未能把教材與生活、社會、自然、活動相聯繫,缺乏對重點,難點,以及知識結構的宏觀把握,課堂教學顯得死板僵化。

2.教師課堂管理能力仍需提高。

課改要求教師要把課上活,但這樣一來就會給課堂教學帶來難度。一些教師不知如何應付課堂上“收不回來”的局面,造成課堂“失控”,影響教學效果。而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又“收”得過了頭,使得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情緒低沉,同樣也影響教學效果。

3.盲目追求教學形式的花樣翻新。

合作學習一哄而起,合作取代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從調研的情況看,課堂教學多次出現合作的場面,不管問題有沒有價值,有沒有明確的學習任務,給沒給合作的方法,就讓學生去合作,這實質是浪費教學資源,消磨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學生不會得到真正的體驗。同時,由於學生有了交流的環境,面面相視,免不了相互逗鬧,他們的學習精力不能集中,分散了聽課的注意力,這樣的合作教學,是沒有什麼實效的。

4.不能恰當地把握張揚個性和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關係。

在課堂上,我們看到,教師對學生的一些基本習慣上的問題置若罔聞。在一些課堂上,有些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使整個課堂學習環境、氛圍都很不理想,影響了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在座談交流中,有一些教師認為,經常地在課堂上提出學生學習行為習慣上的要求會束縛學生個性的發展,與課改理念相悖,而且影響教學內容的講授。

5.不能合理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有效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是值得推廣的,但有的教師將使用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時尚僅從形式上追求,就適得其反了。如課件製做不精,課件內容對本節課起的作用並不大,課件出現的“火候”沒掌握好等。另外,部分教師還不能掌握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和恰到好處地使用,這應引起高度重視。

6.個別教師教法存在老一套的現象。

在調研中發現,一些教師的課改意識不強,和傳統教學沒有明顯區別,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放不開,總覺得有些地方不講不行,怕學生不理解;本來提出一個問題就完全可以讓學生有話可説,可教師卻把它割裂成幾個簡單的問題,一問一答,讓學生跟着老師走,這樣一來,就大大地限制了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

另外,一些教師問題設計的隨意性太強,缺少層次和梯度,有的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有的問題不恰當、不精煉、不合時宜,讓學生茫然無措。板書沒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沒有跟着問題走。部分教師由於備課不充分,致使課堂教學計劃性不強,拖堂現象較嚴重。一些教師佈置的作業沒有針對性。

三、對策與建議

1.對於教師本人來説,亟待解決的問題有兩方面:一是一定要加強對課程標準及相關解讀的學習,調研中發現《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想,一些教師尚不能掌握,更難落實在教學行為之中,因此學習鑽研《課程標準》仍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二是要加強對專業知識的熟悉與學習,提高專業水平。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在實踐中苦練基本功,儘快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在不斷的實踐中把學到的理論內化,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2.學校應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的作用,多舉行一些觀摩課,給老師提供互相學習與研討的機會,加強學科知識間的聯繫,實現各學科知識的整合,達到優質課資源的共享。

3.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大多數老師參加有關培訓或相關教研活動,開闊視野,給大多數老師提供學習的機會,以減少教師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加強備課。集體備課不要流於形式;真正做到挖掘教材內涵,把握課程標準,科學合理的運用好的教學方法。個人備課時,要認真研讀新課標,多積累本學科與生活相聯繫的知識來充實備課內容。

5.要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課件、網站製作,博客應用),教師也應積極主動在這方面加強自學,以更好完成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

6.積極提倡課堂教學的開放,讓社會廣泛的重視。好的教學應該敢於面向社會展示,讓社會、家長和關心教育的人士都來關注課程改革,聽聽他們的呼聲,這樣更有利於促進教育的改革。從調研情況看,敢於這樣開放的教學有,但不普遍,還沒有形成這樣的風氣。

7.完善目標管理評估體系 ,發揮其導向、 激勵的槓桿作用

鑑於以上情況,作為主管副校長校長,我有責任和義務帶領全校教師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在上級各部門的正確指導下,積極尋求有關問題的解決辦法,針對以上問題,結合實際,切實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專題教育和培訓活動,使學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改革,教學質量更上層樓!

關於國中語文教學情況調查報告教學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一、調查目的

清遠市莫豔輝語文教師工作室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 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已成功立項,為了深入瞭解山區國中語文教學情況,工作室在XX年11月份設計了《國中學生語文學習調查問卷》和《國中語文教師調查問卷》,併發放給連南民族初級中學和所有鄉鎮國中學生代表與語文教師,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瞭解國中學生學習語文和語文教師教學的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開展本課題的研究。

二、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的對象是xx縣部分國中學生和國中語文教師。

三、基本情況

《國中學生語文學習調查問卷》共發放300份(其中縣城學生髮放160份,鄉鎮學生髮放140份),回收xx份(縣城學生回收155份,鄉鎮學生回收102份),回收率xx.6%(縣城xx.9%,鄉鎮72.9%),縣城學生共提出了135條建議,鄉鎮學生提出了62條建議;《國中語文教師調查問卷》共發放xx份,回收54份,回收率為xx%,語文教師共提出了32條建議。

四、結果分析

從調查問卷中,我們歸納出以下結果:

(一)學生方面

1.學生對學習語文感興趣。問卷調查中有xx.4%的學生對學習語文“有濃厚的興趣”或“有些興趣”。

2.“幽默風趣”成為學生比較喜歡的課堂語言。問卷調查中,xx.6%的學生認為最喜歡的語文教師應當是“幽默風趣”,57.6%的學生最希望語文教師擁有“幽默風趣型”的教學語言風格。

3.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語文課堂。問卷調查中,77.8%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課堂“影響很大”或“有些影響”。

4.“教師在講授中提問交流”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語文教學形式。問卷調查中,76.3%的學生最喜歡的語文教學形式是“教師在講授中提問交流”。

5.語文教師應當多些研究“導入”“總結”等課堂語言。問卷調查中,40.1%的學生最喜歡語文教師“導入語言”,其次是“總結語言”,佔24.5%,再次為“評價語言”,佔19.8%。

(二)語文教師方面

1.“語言生動”成為學生喜歡語文課的主要原因。問卷調查中,40.1%的語文教師認為學生喜歡語文課的主要原因是“講得生動,語言富有吸引力。”

2.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語文課堂教學。問卷調查中,xx.3%的語文教師認為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課堂教學“影響很大”。

3.語文教師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問卷調查中,66.6%的語文教師“偶爾”或“沒有”經常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29.6%的語文教師最希望提高“教學語言表達能力”。

4.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有待提高。問卷調查中,語文教師認為課堂效果“非常好”的僅為1.8%,“一般”的佔xx.8%。

5.開展本課題研究對語文教學有促進作用。問卷調查中,96.3%的語文教師認為,工作室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 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對語文教學“有較大作用”或“有些作用”。

五、調查總結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比較全面地瞭解了連南縣國中語文教學情況,掌握了第一手資料,達到預定目標,為工作室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 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作了鋪墊,從問卷調查中我們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語文教師語言表達能力對語文課堂影響很大,語文教師應當經常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形成學生喜歡的教學語言風格。

2.學生喜歡“提問交流”的語文教學形式,語文教師應當在導入語言、評價語言、總結語言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3.工作室結合實際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 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可以促進語文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當然,本次問卷調查存在問卷調查不夠廣泛,不夠深入,回收率較低等問題,今後工作室會繼續開展更全面更深入的調查研究,為開展《優化山區國中語文教師課堂言語 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策略研究》課題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撐。

關於中學英語教學調查報告教學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按學期初工作要求,為深入瞭解基層學校的教學研究情況,尤其是要了解各校對《農安縣教學質量管理辦法》的落實情況,不斷地探索教學規律,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在學期初對部分學校進行了調查研究,現簡要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教學視導調研共計6所學校(農安一中、農安三中、農安四中、農安五中、龍王中學和永安中學)。聽了各校的教學情況彙報,聽課10節,當堂測評收回試卷50份,收回農安縣國中教學質量調查學生問卷90份,查看學生作業(月考試卷)80份,與教師個別交流、集體座談30人次。

二、突出成績

1.大部分英語教師能樹立學習意識。如:農安四中的王藴堯老師,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注重教學問題的研究,並把個人的教學體會、公開課課件發到了公共信箱上,同大家交流。教師整體學習意識較濃。

2.創造性的開展“三課”、“三制”活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在聽的10節英語課中,教師從語言知識的突破、教學方法的優化、學生問題的預設等多層面考慮,努力設計出最佳的教學方案;教學設計層次清晰,注意到知識有機銜接,同時側重知識點的操練、鞏固和運用設計。比如:農安五中陳桂榮老師在講“what’s the matter?”時,能拓展和復現出”what’s your trouble? / what’s wrong?等相關知識。教師能根據授課內容,分析到位,在注重各個教學環節的同時,還能注意細節性問題,教學設計不僅能突出重點,化解難點,還能結合考點加以分析,使學生不只是掌握知識,還能提高能力。農安一中開展的“創新杯”活動,農安三中開展的“秋實杯”、“創新杯”及隨機聽課活動,農安五中開展的“春華、秋實“杯教學大賽,農安四中開展的“四課”系列活動。促進了教師的研究意識,提高了教師的研究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以生為本,突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提高學生綜合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多數英語教師都已接受了這種觀念。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能加強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學生活動面較廣、活動量較大,教師努力搭建小組合作學習的平台,通過一些任務的佈置,讓學生人人蔘與,充分體現他們學習的主體地位,兼顧聽、説、讀、寫四項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4.優化手段,增加英語課堂教學容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根據學校實際條件和教學內容,採用一些輔助教學的手段,如利用實物來教單詞,讓學生去直觀感知,從而培養他們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利用圖片進行對話教學,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使課堂教學圖文並茂生動形象;製作多媒體課件,如:龍王中學張文輝自制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去接觸英語,從而更好地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

三、主要問題

1.英語教師專業水平欠缺,新上崗教師教學經驗不足。農村英語教師原始學歷非英語專業佔80%,而新課標要求教師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語音語調準確,適當使用母語,但我們的英語課有不少教師在用中文講解。有的教師語音、語調不夠清晰、流暢、標準;有的教師板書缺乏規範性,板書能力差;有的不能熟練、適當使用輔助性教學設備。

2.教學理念落實不到位。新課程標準給我們一個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原則,而有的教師不能準確把握課標,對課堂教學的理解還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忽視了語言教學的情境性和交際性,忽視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目標不明確,學生參與面窄,互動、合作學習流於形式。例如有的教師對閲讀課教學目標模糊,只是在單詞的認讀和釋義上大做文章,忽視了聽、説、讀、練的具體實踐,教學效果欠佳。

3.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通過聽課,發現不少英語教師仍然採用一支粉筆一張嘴, 一塊黑板講一堂課的教學模式,有的學校錄音機都很少進入課堂,更談不上實物展示和多媒體直觀教學了。課堂上講得多,練得少,課堂氣氛沉悶。有的教師上課隨意性較大,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是多少、教師要滲透多少、學生應掌握多少、課堂當堂訓練量是多少,在教學過程中都沒有很好的體現。有的老師一堂課就練習幾十個不規則動詞,有的老師一堂課就講一個閲讀短文,甚至有的讓學生做一張試卷,對一對答案,就完成了一節課的教學內容。

4.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達不到課程標準要求。如閲讀教學,新課標對國中學生課外閲讀量的要求為:七年級(三級)的課外閲讀量達到4萬詞,八年級(四級)的課外閲讀量累計達到10萬詞,九年級(五級)的課外閲讀量累計達到15萬詞。通過訪談調查發現,學生課外閲讀量根本達不到這個要求。

四、教學建議

1.樹立學習意識。

全體英語教師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解讀新教材,探索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對縣裏開展的集體會課內容要認真學習,反覆研究,及時反饋。

2.形成研究風氣。

英語教師要積極參與問題研究,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解決問題的計劃、實施方案、和操作步驟。要利用網絡交流教學體會,研究教學問題。不斷提高研究水平。

3.探究教學方法。

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教學,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多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勇敢交流,在教學活動和實踐中強化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交際中使用英語、感悟英語、體驗英語,提高英語口筆頭表達能力,着力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切忌教學的盲目性,課堂教學每一個環節的設置都要有利於不同學生的學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得以提高。

4.創設外語情景。

課前要開展值日生彙報或講故事活動;課上教師要用英語組織教學,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聽英語,説英語;課後多開展英語教學活動(英語角、辦英語報、英語競賽等)。

5.培養語用能力。

從單詞、詞組入手,培養學生的組句能力,重視連詞成句練習,指導學生掌握句子結構,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如寫作教學,要利用課本中的重點詞、詞組、短語讓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練習,在練習好句子的基礎上(同時注意時態、人稱、單複數),進行組句成文練習。教師在佈置寫作之後一定要及時批改,並及時在課堂上反饋,有意識要學生背誦、默寫精彩的句子、語段,對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大有益處。

英語教學工作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惜的成績,但我們還應該積極研究課改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養成教後反思的習慣,在反思過程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反思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要重視集體研究,形成集體智慧,生成優質的教育資源,實現資源共享,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