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問題調查報告4篇大綱

本文目錄2020年教育問題調查報告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農村國小教育問題調查報告中國農村教育問題調查報告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廠礦、企業單位人才的短缺,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紛紛進城務工,許多父母不在孩子身邊,於是學校就出現了另一類羣體——留守兒童。練城一中在校生XX餘人,而留守兒童佔據比例1/3 ,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也是當前亟須解決的問題,對此,練城一中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嘗試。

教育問題調查報告4篇大綱

一、我校留守兒童的基本狀況。

目前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隔代監護,即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對“留守兒童”進行監護。對於這種監護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較放心。但這種監護方式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卻有着難以克服的問題。一方面是由於血緣、親緣關係,監護者多采用溺愛的管教方式。較多地給予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和過多的寬容放任,而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導。另一方面是祖孫輩年齡差距大,觀念不一樣,對待許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代溝”明顯,難以相互溝通。一般來説,祖輩們往往以他們自己成長的經歷來教育要求孫子輩,思想觀念保守,教育方法簡單。而現在的孩子見識廣,喜歡趕新潮,尋求刺激和創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觀念和教育方法很難為孫輩接受。另外,老人年歲大,精力不足,健康狀況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監護的有幾個“留守兒童”,真是力不從心。以上情況説明祖輩難以承擔監護教育之責。第二種是上代監護,即由父母的同輩人,如叔、伯、姑、姨、舅等親戚或他人撫養的監護方式。由於監護對象並非己子,監護人在教養過程中難免有所顧慮,不敢嚴格管教。這樣,上代監護也大多屬於物質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養成兒童任性的心理行為。而對於較為敏感的兒童來説,又容易產生寄人籬下的感覺,從而形成怕事、孤僻、內向的性格。

二、我校留守兒童留守原因。

1、家境貧困。因生活貧困,父母外出打工,其中包括因病致貧、家庭子女多負擔大等。

2、家庭條件差。因人均耕地少,多年來形成成年人到外地打工、做生意的傳統。

3、攢錢以備後用。用於孩子教育、建房、兒女婚嫁等,希望給下一代的成長提供更充裕的經濟支持。

4、社會原因。城鄉二元結構及所從事職業使進城農民工無法長期將子女帶在身邊,因為城鄉隔離的户籍制度以及與這種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入學、學籍、各地教材的選用不同等問題,推動了留守兒童這一羣體的產生。

三、我校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

1、 學習狀況一般。由於這些孩子在留守期間是和年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友生活在一起的。而監護人一般文化水平低,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學習,重養輕教,致使孩子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導,大多數留守兒童在學習上自覺性差,紀律不強,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被動地學習,學習成績較差。如六年級六班聶某,今年11歲,父母在外打工,其長年和奶奶生活,該生基礎較差,學習感到很吃力,每次考試語數均只有二三十分,且性格孤僻,很少與人交往,是典型的“學困生”。還有李某、張某等留守兒童也是典型的“學困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缺少父母的關愛,而祖輩的文化水平較弱,學習上缺乏監督;另一方面,隨着新課改的深入,實踐性內容增加,需要家長適當輔導,爺爺奶奶心有餘而力不足。從作業的完成情況來看,留守兒童的作業態度和質量都有明顯不足,留守兒童年齡都不大,沒有父母的監督和指導,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然不夠,學習狀況很不理想。

2、心理健康出現異常。經調查,有一部分留守兒童思想健康出現偏差,更談不上遠大理想、熱愛祖國等思想境界,甚至一部分兒童還沒有形成一種價值取向。出現不遵守規章制度、極度厭學、不誠實、拉幫結派、欺負同學、甚至小偷小摸等不良習氣。依靠父母得到的物質享受,極易形成孩子功利主義價值觀和享樂主義人生觀,養成好逸惡勞、奢侈浪費的習氣,並有可能形成“讀書無用論”、“拜金主義”等錯誤思想。留守兒童中心理不健康的比例要明顯高於其他正常兒童,通常表現出衝動、好怒、焦慮、自閉等不良的心理特徵。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能與自己的同學或朋友正常交流,受到挫折,無人傾訴。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較為明顯,如不能得到合理的引導,很可能產生不良後果。如我校七年級劉某,14歲,父母外出打工幾年未歸,由奶奶撫養長大並對其非常嬌慣,從小無人管束,厭學情緒特別嚴重,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現在養成了曠課,抽煙,打架的惡習,在校老師只能對其教育,因缺乏家長配合和對學校教育的支持,學校教育也顯得蒼白無力。

3、道德行為差。由於缺乏有效監管和教育,留守兒童往往對事物分不清好壞和是非,不能正確地看待問題,容易受社會上反面現象的影響,容易養成一些不良行為,經常説謊,愛説髒話,不服管教,悄悄拿同學的東西等。八年級六班張某,其父母在南方打工很少回家,而爺爺、奶奶身體不佳,不便到校和老師溝通,所以很難了解到學生在校的真實情況。張某逐漸養成了外出上網的壞習慣,常常在老師查寢後偷偷溜出寢室,向老師撒謊説去看病,由於上網打遊戲成癮,生活費不夠,最終發展為偷盜學生錢物。

4、打工父母的一些觀念存在負面影響。認為自己下苦力掙的錢比文化較高的人掙錢還多的“打工”父母,在他們心目中滋長着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想,於是對子女沒有明確的要求,順其自然,從而“能讀書就讀,讀不好去打工也能賺錢”的觀念在兒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沒有掙得什麼錢的打工父母,認為是命運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對子女的一切不聞不問,不負責任。使“留守兒童”幼小的心靈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緒包袱,承擔着很大精神壓力,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和健康成長。

四、我校教育“留守兒童”的基本策略。

針對留守兒童日趨增多的情況,我校積極行動,認真研究對策,多措並舉,建立起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體系,使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1、要求家長努力承擔起教子之責。

目前多數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他們誤以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家長只要給錢給物當好“後勤部長”就可以了,至於讀書是學校和老師及兒童自己的事情,家長是沒有什麼責任的,他們一般認為兒童學習成績的好壞是由兒童個人的素質決定的。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通過宣傳、家校溝通,使家長改變了這些不正確的思想,樹立了“子不教,父之過”的教育責任觀,明確了教育子女是自己的應盡之責。即使是在外地務工的家長,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責任承擔起來,與學校、社會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學校要求家長主動與子女的任課老師、班主任聯繫,加強溝通,向老師説明自己的情況,瞭解子女的發展變化,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學校還建議家長加強與“監護人”聯繫及親子間的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學業、品行及身體健康狀況,並通過各種方式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指導,要求“監護人”一定要保證孩子充分的學習時間,一定要囑咐其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加強生活和學業的監護。另一方面要求家長要採取多種方式,注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問題,要儘可能經常回家看望子女,關注子女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況,讓子女感受到親情的温暖。父母在外也可以通過打電話,寫信等方式經常與子女進行情感交流和親子互動,使孩子能夠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

2、加強管理,施以愛心。

學校把 “留守兒童”的教育已經作為專項工作,常抓不懈。學校建立了“留守兒童”個人檔案。檔案資料的內容有,“留守兒童”姓名、年齡、行為習慣、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徵、學習成績,與臨時監護人的融洽程度,與打工父母的溝通情況等;臨時監護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文化程度、性格特徵,重點是監護人如何對孩子進行管教等;“留守兒童”父母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單位及工種、經濟收入情況、對子女的希望要求、與子女聯繫溝通情況等。並且做到一週一小結,一月一總結,每學期一總評。同時,學校充分利用校訊通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把學生的在校情況向家長彙報,同時也向家長了解學生節假日在家時的各種情況,掌握每個學生的第一手材料,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依據。尤其是注意發現後進生的各種思想動態,避免學生因家庭困難、家庭矛盾等因素厭學或輟學。從多方面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懷,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

3、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

我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定期舉行文藝、體育和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幸福、祥和的環境中茁壯成長。學校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定期舉辦寫作、書法、繪畫、文藝、體育等興趣小組,通過開展內容豐富、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了他們的健康發展。體育組經常利用課餘時間開展體育競賽活動,給留守兒童創造更多參與和展示的機會,讓他們建立自信心,體會成就感,培養對班級和學校的歸屬感,這樣有利於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更有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

總之,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一個越來越突出的社會問題,更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留守兒童的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需要學校、父母、監護人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但主陣地是學校,關鍵是教師,配合靠父母,練城一中本着對每一個孩子高度負責的態度,把更多的關愛和呵護給這些心靈最脆弱的孩子們,讓他們健康成長,力爭成為祖國豔麗的花朵。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2020年教育問題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中國由於地理和歷史環境的原因,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在山區人地矛盾更為突出,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下,山裏大量閒置的勞動力走出大山去城市務工來改變生活貧苦的狀況,由於沒有技術緊靠出賣勞力 ,收入微薄,僅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所需,無力將孩子帶在身邊,山裏交通不便,大都是半年、一年、更有甚者幾年也不回來看孩子一次。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急需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平頂山魯山、郟縣和洛陽嵩縣是山區的典型代表,總體而言耕地面積不足,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於外出打工,是留守兒童較為普遍和嚴重的地區。

調查內容:xx山區農村留守兒童

調查目的:通過對當地部分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學習及生活情況的調查,瞭解當地農村留守兒童現狀,以及其物質需求同心理需求,進一步針對當地留守兒童設計項目實施項目推廣

調查地點: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魯山縣背孜鄉、熊背鄉;洛陽市嵩縣德亭鎮、九店鄉;鄭州市新密市尖山鄉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走訪、訪談

調查時間:

一、調研背景

近年來,隨着經濟的飛速發展,在中國的農村、鄉鎮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背井離鄉湧入城市打工,隨之產生了一個羣體——留守兒童。其中0-14歲孩子佔據多數,他們正處在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父母長年不在身邊,在其成長的過程中缺乏必需的關愛和管教,嚴重影響了孩子們身心健康,其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儼然成為了建設和諧社會上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河南是勞務工輸出大省,也是留守兒童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這些勞務工對中原經濟的崛起做出了貢獻,他們的生活水平也稍有提高,然而仍無力將孩子帶在身邊,社會各界對中原地區的這些留守兒童的關注度普遍不夠,以至於我們不忍看到的悲劇接連發生。為了深入瞭解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及存在的問題,我們挑選了河南山區的新密尖山、平頂山的魯山、郟縣,洛陽的嵩縣,深入學校對留守兒童做調研活動。

二、調研基本情況説明

此次調研我們走訪小組採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對新密市尖山鄉發放問卷77份,平頂山魯山、郟縣發放問卷347份,洛陽嵩縣德亭鎮、九店鄉發放問卷164份,共計的588名適齡兒童作為調查對象。回收問卷數量550份。其中特別針對兒童關於留守原因,監護情況,學習、生活情況及需求,情感關係及需求等問題做了重點調研與訪談。

(1)留守兒童情況

對當地不同地區的調研發現尖山鄉留守兒童佔72.7%,平頂山魯山、郟縣留守兒童佔76.4% ,洛陽嵩縣71.4%佔 。平頂山山區留守兒童父母均不在家佔57.6%;

新密市尖山鄉留守兒童比例

平頂山留守兒童比例

嵩縣留守兒童比例

72.7%

76.4%

71.4%

表2-1 受訪兒童中留守兒童比例

而在對於這部分留守兒童的調研中發現,接近60%的留守兒童屬於父母均不在家的雙留守現象。平頂山山區留守兒童父母均不在家佔57.6%;一個月回來一次佔19.6%,多是半年或一年回來一次的佔67.2%。一年以上佔11.2%。嵩縣的因不少務工人員在洛陽周邊打工,多是父親外出母親在家照看孩子,不過均不在家也佔了31.1%,一個月回來一次佔45.1%,一年以上回來一次的佔8.5%。

(2)留守兒童監護家庭教育問題

在對各地區留守兒童現階段被監護情況的調研中發現,平頂山魯山和郟縣的留守兒童:由祖(外)父母照顧的佔48.7%,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佔30.5%,由哥哥姐姐或親戚照顧的佔19.6%,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佔1.8%,自己照顧自己的也有一定比例5.8%,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佔4.3%。在與父母的聯繫情況上不經常聯繫的佔據33%,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佔23.2%。

根據這兩項數據顯示,有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存在嚴重情感缺失的情況,這部分孩子大多表現得孤僻,語言表達能力差,自卑,學習成績差等。

在與能夠與父母聯繫的孩子中,被關心得最多的還是以學習,生活問題居多,佔總數的51.9%,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比例較為分散其中詢問學習和生活的佔27.4%。

而對於自己最喜歡的人這個問題的調研中發現64%的孩子選擇了爸爸媽媽,有1.1%選擇了誰也不喜歡。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在最喜歡的人上選擇爸爸媽媽的佔75%,有6.1%的選擇了誰也不喜歡,對於選擇誰也不喜歡這些孩子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這完全是一種漠視、消極的態度,其父母幾乎難得回家,甚至在走訪中發現,有很多孩子對於父母的樣貌等等並不能有很清晰的描述。

(3)生活問題及需求

在對500多名孩子的調研中發現,在對其自身衞生習慣的問題上,如:刷牙、洗澡,平頂山魯山和郟縣的留守兒童:在多久刷一次牙上62%一到兩天刷一次,有32.3%的孩子們從沒刷過牙,在洗澡上,52.5%的孩子們一星期洗一次,半年以上洗一次的有28.2%。在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在這道題目的選擇上,只有51.8%的孩子們一到兩天刷一次牙,有35.2%的孩子們半年以上洗一次澡。可見相比較而言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衞生問題堪憂。在家有誰洗衣做飯,祖父母的佔了43.9%,自己洗衣做飯的佔了20.1%,嵩縣的留守兒童61%由爸爸洗衣做飯,自己洗衣做飯的佔17.9%。

放學以後一般會做什麼,不管是魯山、郟縣,還是嵩縣的留守兒童都一致的選擇了在家寫作業分別佔68.8%、71.3%,幫家人做家務的12—14歲的孩子較多,佔23%,和同學玩佔比例比較小分別是2.7%、4.9%,孩子們普通表現出喜歡獨處,不願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在大一點的孩子身上表現的更加明顯。若日常生病了怎麼辦誰會到你去看病,選擇自己的分別是13%、13.3%。生日的時候是否會收到禮物,沒有的也佔相當的比例。平頂山山區的孩子佔了26.5%,嵩縣的更多一些佔了44.5%,生日的時候收到過蛋糕了分別佔了32.3%、32%。

(4)學校生活情況及需求

在你比較喜歡上什麼課上平頂山山區的孩子有31.2%選擇了語文、42.3%的選擇了數學,而選擇音樂美術的不多,因為大部分學校緊緊只抓學生的學習,少有開設音樂美術課。嵩縣的孩子們大致與之相同。在平時課外書的閲讀上,這兩個地區的孩子選擇作文書的較多分別是44,4%、37.8%。這也和學校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沒有多餘的時間閲讀課外書。在零花錢上,平頂山山區一週給1-3元佔37%,嵩縣山區的比例稍微大一些佔47.6%,沒有零花錢的也佔一部分分別所佔的比例是5.3%、10.4%。就這一調查結果來看,山區經濟狀況普遍不是太好。

在你最想得到的學習用品上不管是哪個地區的孩子們對這一需要都是很大佔了84%左右,且比例比較分散,其中普通的筆、書包、文具盒對大部分的孩子來説是一種奢望。

違反學校紀律上,平頂山山區有超過73.2%的孩子違犯過學校紀律,以和同學鬧矛盾居多佔30.7%。嵩縣與之情況大致相同。顯然留守兒童疏於監管。

(5)心理情況及情感需求

平時你有困難了會找誰,平頂山山區的孩子找爸媽的僅有15.3%,誰也不找的佔27.9%,嵩縣山區的孩子找爸媽的佔37.8%,誰也不找的佔了28.5%,你認為以後的生活會怎麼樣,平頂山山區的孩子有60.3%選擇了認為以後的生活會很好,可見孩子們對未來還是充滿了憧憬和嚮往。嵩縣山裏的孩子對這道題的選擇在認為以後的生活會很好的佔了31.7%,不知道以後生活會怎樣的佔了30.5%,沒想過的也有相當的比例佔了23.8%。

在最後幾道問答題上,孩子們的答案是五花八門。但都表現出一個主題那就是對爸爸媽媽的思念,以及希望爸媽能多陪陪自己。

如第一題,你最想要什麼禮物?孩子多選擇的是最基本的學習用品。如書包、文具盒、鋼筆等,也有的孩子想得到毛絨玩具。像郟縣12—14歲的孩子思維稍微成熟一點,大都開始深層次的思考問題,寫的答案也多讓人深思。如他們這樣寫道:“最想要的禮物是一家人在一起”“我最想要的禮物是家人在家”,還有一個孩子這樣寫“想要一本文言版的《聊齋》,一個大熊(因為這樣晚上就不會孤單)。在父母不在家有什麼困難上?有不少孩子説不會洗衣服、吃飯有困難。也有不少説學習沒有人輔導,還有的寫自己有心事不知道和誰説,很獨孤。在對待自己的生活希望和學習希望上,大多數孩子希望生活美滿幸福,希望考上一個好高中好大學,對於年齡稍微低一些多是要好好學習。在你最想對爸媽説什麼這一問題上,12-14歲的孩子多是説的感恩父母的話,也有孩子這樣寫:你們不用擔心我,一年回來一次就行。在反映其懂事成熟的同時,也相應反映出來,在其生活中情感依戀關係等等的單一性。

三、思考與建議

(1)思考

在走訪中發現,出現留守現象或者留守兒童隨之而引發各類問題的根源依然是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協調,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社會關注度不夠等問題上。但就這些問題依然是屬於政策性的問題,就現階段而言並不是能夠立即影響或者改變的。

就公益組織而言,是需要不斷提升該社會問題的影響力引起更多人的關注。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公益組織在解決一些社會的具體問題時,建立一種可以複製、或者規模化擴展的模式。在這種模式的推動下,再來做組織性的間接影響,比如説去影響政府,政府可以把這些做法擴大,或者影響一些其他的機構,從而提高對於這個問題的認識和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

(2)建議

針對項目調研地區,解決現階段其對學習工具用品,生活教育,以及情感陪伴是最為急需,並且也是可以操作並且可以推廣的模式。“留守兒童温暖包”作為一個切入點,同時開展志願者定期陪伴情感關懷,以及開設安全教育,生活教育課程模式。建立可複製可推廣項目機制。

並且就現在社會問題而言,留守兒童人身安全,心理安全,衞生教育等方面是非常關注的一個領域,另外就其父母或者臨時監護人而言,大部分知識水平沒有達到,學校教育對此並沒有專設課程,因此可以通過以志願者陪伴的方式對其這塊缺失做到很好的彌補,同時以學校老師為推廣終端。

農村國小教育問題調查報告2020年教育問題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約佔總人口的70%,農村國小教育的發展對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黨的xx大報告把教育放到了一個非常突出的位置,報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解決農村發展重要之本在於改善農村的基礎教育。據我所知,現在的農村教育的投入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的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是,農村的基礎教育面臨的挑戰依然十分嚴峻。整體水平離xx大提出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為了更好地瞭解農村國小教育的現狀,我在假期、對我所在鄉鎮的農村國小教育發展情況進行了走訪調查。或許有些以點帶面,但從調查的結果來看,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為了進一步瞭解情況,我還上網瞭解了一下全國的總體形勢。本篇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造成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原因,並探討解決方法。

一、農村國小教育狀況概述

客觀地講,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尤其在基礎教育方面,根據教育部門提供的數,近十多年來,全國90%以上人口所在地區基本上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了青壯年文盲,農村教育的結構調整和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政府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也有了明顯增加和政府把農村教育擺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採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發展農村教育,努力縮小城鄉、區域教育差距。

但是在當地,農村國小普遍資金投入不足,教舍簡陋、設施缺乏。學校週轉的資金少。農村國小與城鎮國小存在明顯的差距。

二、農村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由於地區相對偏遠和農村國小教師工資較低,使得當地學校的師資力量十分薄弱。農村學校老、中、青教師比例嚴重失調;教師隊伍後繼乏人的顯現相當嚴重。

三、農村信息相對閉塞,重男輕女的封建意識比較嚴重

這些落後思想都制約了農村的發展。重男輕女等封建、迷信觀念讓農村國小教育“讀書無用”、“性別歧視”等怪現象盛行。在農村國小教育中,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瓦解那些不良習慣、不良風氣、讓農民從思想上重視教育,消除重男輕女思想等任務相當繁重,改變中國幾千年的傳統觀念任重而道遠。

四、農村國小的現代化信息建設為零

在我所走訪的幾所農村國小裏,沒有一所學校有一節信息課(這裏的原因多多),使得學生無法曉知外界的事情。而有的學校只有一台電腦,但是還是空閒地放在那裏,不能有效得利用。這樣以來就嚴重地制約了我國現代化信息建設的步伐。從而加大了城鄉教育水平的差距,也就抑制了農村的發展,使得新農村的建設更加艱鉅。

五、農村國小教育為適應發展採取的一系列針對性措施:

1、對農村教育資金的大筆投入。為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中國小衞生和生活條件,建設和諧、生態校園,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決定在部分省份“新農村衞生新校園建設工程”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工程”試點。這是一件好事。我希望當地有關部門按照黨的xx大精神,結實地搞好農村基礎教育。加大投入,使得農村國小的教育更好地發展。

2、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是發展農村教育的頭等大事。我建議採取措施:一是開展“送教下鄉”“支邊”等活動,達到城鄉教師間的互相交流。二是多培養農村骨幹教師,開展農村教師“名師工程”,調動農村教師工作熱情,用先進典型帶動一大片。三是加強農村教師培訓工作。“新教材培訓” 、“專家講座”、“名師講座”等。鼓勵教師根據自身特點積極參與一些教師團體,如“青年教師協會”、“作家協會”、“書法協會”等。四是辭退一些不合格的民辦教師,引進一批大學生到鄉村國小支教。五是學校內部把教改科研活動真正搞起來,做到“人人蔘與,人人有自己的課題”。六是督促農村學校認真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杜絕那些應付檢查的作假手段和形式主義。

農村是整個社會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農村基礎教育水平的低下是導致人口整體素質低下的重要原因。影響農村基礎教育質量的因素很多,我們全社會要積極地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教育做一點自己的貢獻只要我們肯付出一點點愛心,我想我們的國家將會發展強大。社會主義的建設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也只有加強我國的基礎教育的投入和建設,才能更好地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中國農村教育問題調查報告2020年教育問題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中國農村教育問題調查報告

內容提要:冷靜、客觀分析農村教育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制定科學有效的發展對策,克服計劃經濟形成的巨大障礙,推進農村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是擺在每一農村、農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緊要課題。

關鍵詞:農村經濟農村教育改革創新

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據8.8億人,相應的農村教育更應加強。農村教育出現如教育經費不足和學校負債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農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農民對新知識的吸收及民主與法治的貫徹實行造成障礙。這不但是問題而且將是農村教育的危機。

1、農村義務教育:"基本普及"之後的問題

自兩年前中國政府宣佈"基本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後,許多擔心中國農村教育問題的人士似乎鬆了一口氣。但是透過表面的"達標"我們會發現,農村的教育狀況並沒有登上一個"新的台階"。相反,在並沒有根除導致問題的根源而又遭遇農村税費改革等新的制度環境時,它變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問題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這一含糊的語義背後所隱藏的問題是,在15%的人口--大約為1億8000萬人--所居住的區域還遠沒有普及,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數百萬少年兒童作為共和國的公民難以充分享受他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即以官方公佈的"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1%來看,由於學齡兒童的基數過於龐大,沒有入學的0.9%的兒童數量實際上超過了110萬人。這龐大人羣的絕大多數當然是在農村,他們將成為未來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各地政府的作為所顯示的那樣,這種"普及"是在壓力型體制下"衝刺"的結果,一些縣鄉政府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使用了各種手段,包括"弄虛作假"這一經典式的法寶。而不擇手段的結果是導致了許多後遺症,比如許多鄉鎮所揹負的沉重的"教育債務",此外還包括入學率的下降和失學率的反彈。兩年前的一項抽樣調查表明:在已經通過"普九"驗收的1242個縣中,失學率超過5%的有209個縣,超過10%的有63個。在中西部,國中生輟學是一個帶有全局性的問題。而湖南省有關部門今年夏天對6個縣市的一項調查表明,農村貧困生的失學率高達30.4%(其中國小為39.7%,國中為20.0%),農村家庭用於教育的支出佔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貧困家庭教育支出佔其收入的比例竟高達92.1%.

第三,從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佈之後到xx年實現"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間,總計有1億5000多萬少年兒童完全沒有或沒有完全接受義務教育。這其中包括未入國小的近3200萬人、國小階段失學的3791.5萬人、國小畢業後未能升學的5000多萬人,以及國中階段失學的3067.6萬人。這一龐大人羣的一部分顯然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顯示着他們的存在:從國家今年公佈的"8500萬青壯年文盲",到各地以種種暴力手段威脅着社會的低文化層青少年犯罪。這些事實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員們的深刻反思,同時也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鏡子。

2、城鄉教育對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農村教育問題的另一個表現在於同城市的比較。這方面的直觀感受往往會讓有良知的人痛心疾首:從北京市某所花費3億元人民幣建設的國小,到貴州、甘肅乃至於距北京數十公里內存在的"危險校舍";從城市的"中產階級"或"白領"們每年要花費數千元去培養其子女的"綜合素質",到農村那些尚未實現温飽的家長們要為籌集數十元的學雜費而一籌莫展;從城裏重點國小或"實驗國小"的教師們到"新馬泰"去度假旅遊,到廣大農村裏的多數教師領不全他們每月的薪水……新世紀的天空下"農村中國"與"城市中國"的兩幅圖景,的確顯得"光怪陸離",讓我們看到城市教育的虛假的繁榮和農村教育的真實的危機。

不過,僅憑直觀感受來評説城鄉教育差距可能會被一些"權威人士"指斥為以偏概全。為此我這裏提供兩個系列的重要數據,即城鄉各教育階段升學率的差距和城鄉中國小生人均教育經費的差距,以此來進行全面的觀照。

就教育機會的差距而言,在國小階段,除了因高度殘疾而無法入學的極少數情況之外,幾乎100%的城市學齡兒童都進入了國小,而農村每年尚有100萬左右的兒童沒有入學。在國中階段,在《義務教育法》公佈之前的1985年,與城市的國小畢業生幾乎全部(升學率為101%)升入國中相比,農村國小畢業生的升學率只有64%,其中貴州、廣西和西藏三省區農村不到50%.到1999年,農村的升學率上升到了91%,但低於90%的省區仍有15個,其中貴州和內蒙分別為72.4%和75.7%,西藏更只有38.1%.全國則有130萬的農村少年在國小畢業後即走向社會成為"勞動力"。

義務教育階段城鄉教育機會的差距,到了高中階段進一步擴大。從國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來看,城市的升學率從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農村則從22.3%降到18.6%,兩者的倍數差從1.8倍擴大到3倍,絕對差從17.7個百分點擴大到36.8個百分點。而許多省區內部的城鄉差距要大於全國的情況:1999年,城鄉差距超過3倍的省區達15個,超過4倍的有5個。安徽和貴州省的城鄉差距都在3.6倍(分別為55.7%:15.4%56.2%:15.4%),湖北達到3.9倍(71.4%:18.4%),山東(72.3%:16.8%)和河南(57.4%:12.9%)則分別達到4.4倍和4.5倍。在上述省區,城市的升學率都超過了全國城市的平均數,而農村的升學率則低於全國農村的平均數。

關於大學階段的城鄉教育差距,可以用學生的城鄉分佈來對比。據對1989全國高校錄取的61.9萬名新生的統計,來自農村的學生佔總數的44%,城市的佔56%.以各自出身的人口母體為基數來換算,可知當年大學階段城鄉教育機會的差距為4.9倍。而隨着高中階段城鄉教育差距的擴大和近年來高等教育"高收費"的影響,相信這種差距90年代末之後進一步擴大了。不過,由於缺少全國的數據,我們難以給予量化。而從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1999年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的情況來看,來自農村的學生只有902人,佔總數的17.8%,這與同年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近70%形成鮮明對比。通過計算可知,在這兩所生產"精英中的精英"的著名學府,城鄉之間教育機會的差距,若以城鄉高中畢業生的數量為基數,可以量化到7.7倍;如果以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為基數,則可以量化到10.3倍!

讓我們再來看看城鄉之間因教育資源的不平等分配所造成的在校生人均教育經費的差距。它在相當程度上涉及教育質量問題。

就全國範圍而言,1993年,城市國小生的人均經費為476.1元,農村為250.4元;城市國中生的人均經費為941.7元,農村為472.8元。差距分別為1.9倍和2倍。到1999年,兩者的差距都擴大到3.1倍,絕對金額分別為1492.2元:476.1元和2671.2元:861.6元。

如果將比較的單元下放到省級行政區,城鄉之間的極差將更加突出。1993年,上海市(包括所屬郊區)國小生的人均經費高達879.2元,而安徽農村只有125.6元,相差7倍;北京市國中生的人均經費為2157.7元,貴州農村僅為214.1元,相差10倍以上。至1999年,極差進一步拉大,國小生的城鄉差距擴大到11倍(上海市3556.9元:貴州農村323.6元),國中生的城鄉差距則擴大到12.4倍(北京市5155.2元∶貴州農村416.7元)。

而同一省區內部城鄉之間也同樣存在着巨大差距。以貴州為例,在整個90年代,其城鄉國小生的人均經費差距都在3倍,國中生都在4.2倍。鄭州市1999年國小生的人均預算內教育經費為河南省農村平均額的5.9倍,相當於滑縣農村的14.7倍;關於國中生的情況,最高的新鄉市與全省農村的平均數相差5.9倍,與最低的延津縣相差11.4倍……

3、教育財政改革:"以縣為主"的侷限

應當看到,城鄉之間的巨大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城鄉經濟差距的結果。但同時也必須承認,它是教育資源的汲取和分配製度即"分級辦學"制度的必然歸結。

自1985年實行的以鄉鎮為主的"分級辦學"制度,作為一項至為重要的公共政策,未能起到統一調配資源以確保全體適齡人口平等地享受義務教育權利的作用,而是在單純強調發揮地方"辦學積極性"的邏輯下,將應該由政府、社會和家長共同承擔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主要轉嫁給了農民,將理應由各級政府共同承擔的責任主要轉嫁給了鄉鎮和村。其結果是,不僅給廣大的農村和農民造成了沉重的負擔--1985-1999年間向農民提取的"教育費附加"總額超過1100億元,1993~1999年間向農民徵收的"教育集資"超過516億元;鄉鎮財政則普遍成了"教育財政"--,而且進一步強化了城鄉分割的二元教育制度。它不是將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在教育層面上縮小,而是將其擴散和放大,從而造成了農村教育的遲滯和城鄉教育差距的擴大,農村少年兒童的失學和教師工資的大面積拖欠也隨之變成了幾乎不可逃脱的"宿命"。

所幸的是,在"分級辦學"制度運行了16年之後,它的弊端終於得到了承認--雖然是一種誰也不負責任的默認--。去年6月,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新體制。今年4月26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強調要實現兩個轉變,即把農村義務教育的責任從主要由農民承擔轉到主要由政府承擔,把政府的責任從以鄉鎮為主轉到以縣為主。5月中旬,國務院辦公廳又在相關文件中對"以縣為主"作了詳細規定,其核心是縣級政府負有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責任,即通過調整本級財政支出結構,增加教育經費預算,合理使用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做好"三個確保"(即工資發放、公用經費、危房改造及校舍建設),而鄉鎮不再承擔義務教育投資責任的重壓。新體制運行一年之後,據新華社的報道説,全國已有75%的縣市實行統一發放教師工資,今年內則要求全部推行到位。

上述轉變應該説是一個較大的改進。在縣這一級更大的行政區域內調度教育資源,較原來的制度有利於提供農村教育資金,有利於減輕鄉鎮政府和農民的負擔,也有助於緩和鄉鎮政權因向農民攤派教育經費而造成的緊張和衝突。不過,進一步的分析會使我們發現,縣一級財政的實力決定了這一新的制度的先天缺陷,由此不能抱過大的期望。

在現有的"分税制"財政體制下,縣級財政所佔份額很小,加上鄉(鎮)級財政也只超過全國財政收入的20%(中央政府佔51%,省和地市兩級佔27%)。在現有的2109個縣級行政區域中,財政收入超億元的縣不足600,包括574個國家級貧困縣在內,財政補貼縣多達1036個(均為1999年數據)。大部分縣連維持"吃飯財政"的水準都困難,一些縣全年的財政收入甚至不夠用於教育的支出。

基於此,絕大多數縣級財政顯然無法擔當教育經費投入主體的責任。進而言之,"以縣為主"仍然沒有擺脱教育上城鄉分割的格局,因為縣級行政區域仍然屬於"農村",從鄉鎮為主到"以縣為主",只是在農村內部調整教育資金的汲取和分配方式,並不能從根本上改善農村教育的基礎條件,縮小近20年來越拉越大的城鄉教育差距。從對這項制度的最大預期來説,"以縣為主"的教育財政可能緩解一縣之內教育上"貧富不均"的情況,但卻難以改變一個市或地區內部、一個省區內部、以及全國範圍內極端"貧富不均"的局面,無法消除城鄉之間教育的天壤之別。

中央政府似乎試圖通過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和對貧困地區教育援助的力度來解決"以縣為主"後農村教育財源不足的問題,但迄今為止,努力遠遠不夠:"十五"期間總的投入額度只有330億元,包括總計50億元的"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資金;每年50億元用於中西部貧困地區中國小教師工資發放的專項資金;30億元的"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資金(xx-xx年)。這些資金只相當於數年之前國家和地方政府一年內對農民收取的"教育費附加"和教育集資的收入。而即便將所有資金--不再出現中途截留--都用於國家級貧困縣,每縣每年能夠分得的部分也只有1000多萬元,最多能解決"吃飯"問題。有鑑於此,有必要採取更大的舉措來加以調整。

一是從教育平等和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的理念出發,限定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水平和生均公用經費、教學設備的最大差距,以確保農村義務教育條件的改善和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差距的縮小。參照目前的現狀,生均公用經費差距在全國範圍內不應超過2倍,在同一省區內不應超過1倍,教師工資水平也應以不大於上述倍數為宜。當然,確定最大差距並非要將城市中國小的現有條件和教師收入砍下來,而是大幅度提高和改善農村的辦學條件。

二是按照財權和事權相對稱的原則,將過去十多年間顛倒了的權利義務關係徹底扭轉過來,明確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作為義務教育投資主體的責任和義務,而不是"以縣為主"。中央應承擔義務教育投入的50%左右,省和地市兩級承擔30%,縣鄉兩級承擔20%(其中縣承擔15%,鄉鎮承擔5%)。中央政府承擔的份額是就全國範圍而言,省和地市兩級也是就各自管轄的行政區域整體而言,並不意味着平均分配,而是結合前述第一條原則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傾斜。

應該承認,在傳統的城鄉分治的思維和制度空間內,並不容易做到這兩點。但是反過來説,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調整城鄉之間和各級政府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依然在老框框裏做小幅度調整,也就難以徹底改變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以及它同城市之間的令人感到殘酷的差別,並且有可能拖垮普遍貧弱的縣級財政--就象已經"拖垮"了的鄉級財政一樣。

通過調查,特大膽提出農村教育問題改革的幾點設想:

(一)重新認識農村教育、構建農村教育新體系

農村社會、經濟、文化多種差別的存在,要求農村教育發展模式必須從本地實際出發,允許各地自主創新。這樣,農村教育的目標就會隨之多元化,農村教育除了為城市培養人才外,更多的要承擔起全面培養適合農村、熱愛農村、建設現代化農村的高中初級優秀人才。因此,農村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強化地方人才的培養和穩定意識。要堅持教育與經濟發展的一體化戰略,從解放與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的實際需要出發,確定教育目標,設計教育模式,規劃教育未來。我們可以借鑑高等教育改革的思維方式去興辦農村的教育事業,緊緊把握改善農村教育結構這一突出問題,力求辦學的最佳效益。一是繼續推進農村教育結構和佈局調整。按照國家規定的相應標準,把義務教育階段分散開去的學校,通過寄宿制或接送制等方式集中起來去辦。該撤併的學校堅決撤併,該合併的班級堅決合併,該精簡的教師堅決精簡,使有限的教育資源優化組合、高效配置,發揮最佳社會效益。二是要進行學制改革。大力發展綜合高中教育,其學制可以延長為4--5年。廣開各種辦學渠道,不斷擴大綜合高中的辦學規模,使盡可能多的農村學生接受高一層次的綜合高中教育。通過改革使農村教育形成"成職普"、"國中高"、"農科教"相結合的完整的立體網狀結構和良性的運行機制。

(二)農村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全面發展的各級各類人才

農村教育要徹底摒棄以升學為目的,單純教人學知識的偏頗做法,從這一認識出發,高度重視學生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注重學生精神品質的培養。精神品質是人的精神存在,它包括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心理品質三個方面,是人的最根本的素質。教育治貧,首先必須從解決精神貧困入手。要教育和引導學生在認識人與自然(包括社會)的矛盾中樹立創業理想;在認識人與他人的矛盾中提升道德境界;在認識人與自我的矛盾中確定生命理念。通過社會理想、羣體道德、個體生命理念三個層次動機的持久培養,激發並使學生最終形成比較穩定的想農村之所想,急農村之所急,為農村的振興奮鬥終生的責任感和積極性。同時,要取得國家的政策支持與傾斜,通過有效的方式,辦起富有地方特色的農村高等教育,從本地區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實際需要出發,培養和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為家鄉脱貧致富盡心竭力的高級人才。

(三)實施國中分流教育

農村國中在農村教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從教育效益看,國中是農村新增勞動力的出口;從實現"普九"和鞏固"普九"成果看,國中是重點和難點。因此,改革農村國中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為推動和促進農業的發展,使農業科學技術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在實施農村教育過程中普遍重視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向農業輸送高素質的農業技術人才和農業工人,農業職業技術教育成為其農村教育的主體。同樣,發展中國家也將農業職業技術教育作為農村教育發展的戰略選擇,採取各種措施,把農業職業技術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相比之下,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卻十分薄弱,相當一部分學校仍然是以升學為主要目的,學校的一切活動都圍繞着升學率,學校自我評價和社會評價的惟一標準也是升學率,分流教育根本無從談起。在有些地區,當我們問及國中分流教育時,幾乎所有的校長、鄉教辦主任都回避這個問題。不過他們承認,在農村國中如果真的實行分流教育的話,學生輟學率會大大減少。實施農村國中分流教育,缺少師資設備是客觀原因,但思想觀念不轉變、思想認識不到位,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在農村教育中沒有位置,這一主觀原因是不能忽視的。

目前,我國農業正在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智力密集型產業轉化,急需各級各類技術人才,這就向農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即如何適應這種變化,加速培養新的農業產業大軍和技術人才,推進農業向現代化產業轉化。據調查問卷,有86.7%的農户迫切希望孩子從小接受農業科普知識、基本農業勞動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為此,應當把農村國中教育定位在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為農村經濟、社會進步服務上,在學生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識基礎上,重視培養為農業服務的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四)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力度

長期以來,農村教育投入嚴重不足,xx年三門峽市教育部門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佔全市國民生產總值的1.7%,距離《教育法》規定的佔國民生產總值4%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從提高全民素質與維護國家穩定的需要出發,教育經費預算仍需向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傾斜,建立起義務教育由公共資源負擔的原則框架。這樣才能杜絕義務教育普查中弄虛作假現象,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温鐵軍:《“三農問題”:世紀末的反思》,《讀書》,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2)孫傳釗《隱蔽的遺產》,《讀書》二○○一年九月

(3)李書磊:《村落中的“國家”———文化變遷中的鄉村學校》,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