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區調研報告(通用3篇)

新型社區調研報告 篇1

一、區社區養老現狀

新型社區調研報告(通用3篇)

截止20xx年底,區户籍總人口為93萬人,老年人口為20.2382萬人,佔總人口的22%。近年來,區社區養老工作積極推進,老人們不同程度都享受到了社區養老服務。

1、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區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在街道層面有6家,社區層面有118個社區設立了養老服務站。其中,符合市標準的有98個,a級(50平方米以上)66個,aa級(面積100平方米並擁有5張牀位)16個;aaa級(面積150平方米並擁有10張牀位)16個。77個社區養老服務站由社區自己運行;19個社區養老服務站是由街道社區提供用房,交給社會組織運行;2個社區養老服務站是由社會組織租賃,街道提供一半租金。有78個社區養老服務站的裝修費用由街道出資,20個由社會組織出資,通過申請公益創投予以補貼。

2、服務項目開展情況。區各社區養老服務站根據老年人的需求,積極開展照料和託養服務、就餐服務、康復服務、心理關愛服務及文體活動、保健、培訓等綜合養老服務30餘項。金陵六村等37個社區開展日間照料服務;南秀村、大方巷等11個社區開展短期託養服務;工人新村等19個社區開設了“銀髮餐桌”。38個社區能夠開展康復訓練;41個社區建立“心靈茶吧”;依託“心貼心”修腳網,建立了16個固定點,成立了14個上門服務組,為1萬多名老人開展低償修腳服務。大方巷社區開展音樂照顧服務,與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師生深入養老機構及社區開展活動96場次,服務3000人次。

3、社會資源利用情況。近年來,瑞海博老年康復中心、鶴顏養老服務發展中心、青春助老驛站、朝夕相處養老服務中心等一批社會組織陸續進入社區,開展社區養老服務。目前,全區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的社會組織共有39家,其中專業負責社區養老服務站運作的有21家。在區政府提供租賃房屋的基礎上,引入了“心貼心老年人服務中心”,設立老年茶社、老年影視廳、老年照相廳、老年網吧、免費講座、老年大學等,服務隊伍人數已從最初的30多人發展到400多人,95%以上的人員經過考試獲得初級護理員證書,其中30%的人員擁有中級證書。

二、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1、基礎設施薄弱,專業人才匱乏。《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施辦法》要求每個社區40%的辦公用房用於提供養老服務,但在目前社區自身辦公用房都沒有完全達標的情況下,很難真正執行。有些社區由於用房緊張,1a級養老服務站(50平方米)至今未能落實到位,只能一房多用,社區養老服務站的設施、功能、標準、供養水平都比較低。另外,有些社區養老服務站沒有專職人員,就算有一般的工作人員,也大多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崗位培訓,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2、服務水平不高,標準缺乏統一。由於專業人才的匱乏,導致目前從事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的很多是下崗職工,其中,又以年齡偏大的下崗女工居多,雖然他們經過短暫的服務技能培訓後能夠上崗,但是服務的專業化水平並不高。而且,由於缺乏統一標準,再加上條件限制,各個社區在服務項目的提供上水平參差不齊,有的社區服務項目較多,有的社區服務項目較少,有的服務質量較高,有的服務質量較低。

3、依靠社會偏少,資源利用率低。由於社區養老具有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的特點,社會組織不太願意參與進來。目前區參與社區養老的社會組織共有39家,其中負責社區養老服務站運作的只有21家,而且運作情況大都比較艱難。就算有社會組織參與進來,政府培育也不夠,沒有統籌利用好社會組織的各種資源,如醫務人員、志願者隊伍等,要是沒有更好的補貼政策,就會留不住項目,也留不住人,社會組織最終只能是自拉自唱,自生自滅。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思想認識不到位。由於我國長期以來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4+2+1”的家庭結構與“老有所養”的需求,要求政府承擔更多的養老責任和義務,而我們的思想認識仍停留在只重視gdp和傳統的家庭養老理念上。一些職能部門和社區管理與服務部門對開展和加強社區養老服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不足,觀念落後,沒有把社區養老服務事業提高到反映一個社會文明進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保持社會穩定的高度來認識,服務意識較差,導致老年人沒有享受到普惠的社區養老服務。

2、體制機制不健全。目前,社區養老在總體上仍屬於政府推動型,帶有濃厚的行政管理色彩,部分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存在上層弱、中層空、基層虛的現狀,機制運行缺乏統一標準,社區權、責、利不一致。同時,政府職能在社區養老中存在缺位現象,政府對社區養老服務的支持力度不夠,主要表現在對非營利社會組織的培育不到位、投資社區養老服務的民間資本所應享有的相關優惠政策不完善等。

3、財政投入偏低。據統計,區20xx年可用財政收入為49.58億元,其中用於養老服務的財政投入總額為2898萬元,佔區財政收入的0.58%。扣除機構養老的投入,用於社區養老的投入及補貼為463萬元,僅佔區財政收入總額的0.093%,與機構養老的財政投入比為1:5.26。由於資金投入和扶持不夠,社區養老服務站等基礎設施破舊更新不及時、建設不到位,服務項目也難以拓展,有些老年飯桌由於虧本無法長期運作。

四、關於完善社區養老的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及原因,參考有關政策文件,學習借鑑其他地區經驗,現就進一步完善社區養老提出以下建議:

1、轉變觀念,增加投入,強化政府主導作用。要充分認識發展和加強社區養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社區養老作為迎接人口老齡化挑戰,滿足老年人需求和促進老齡工作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戰略措施,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進一步加強對社區養老工作的組織領導。建議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逐年提高社區養老財政投入佔財政收入總額的比例,保證每年給予財政上的支持,撥專款用於社區養老的發展和相關設施的建設。

2、統一標準,建設隊伍,強化社區依託作用。區政府對社區養老的領導體制要有明確分工,在民政部門指導下對老齡委機構獨立強化,成立“關心老一代協會”;在街道建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統籌社區養老事務;在社區設立社區養老服務站,具體承擔社區養老的服務和管理,最終在全區實現統一服務設施、統一服務內容、統一服務質量的“三統一”標準。每個社區明確1名專職社工,專門從事養老服務工作,每個社區養老服務站配備不少於3名的服務人員,並分批選送他們到高校或培訓機構學習老年服務知識和技能,提高做好養老服務工作的能力水平。

3、完善機制,激發活力,強化市場主體作用。儘快建立“黨政主導,民政部門組織領銜,相關部門協助,社會廣泛參與”的領導體制,充分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社區養老提供菜單式訂製服務項目,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增強社區自籌、機構投資和社會捐助,實現多方位、多層次的資金籌集方式。積極引入社會組織,開放社區養老服務市場,支持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管理運營社區養老服務,開展養老教育培訓、諮詢評估、標準制定、質量監督以及第三方認證等服務,逐漸將升級後的社區養老服務站交由社會組織運作,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

當前我國正在經歷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和最快速的人口老齡化過程。有關資料顯示,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1.85億,約佔總人口的13.78%,老年人年均增長率達3.28%。西方國家是“先富後老”或“富老同步”,當社會進入老齡化的時候,已經有了很強的經濟基礎,實現社會化養老的能力已經具備。而我們國家則是“未富先老”,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實力還比較薄弱,社會化養老準備不足。作為我國老齡人口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離退休幹部隊伍自身發生着深刻變化,特別是隨着“兩高期”的到來,高齡、空巢、獨居以及生活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將越來越多,給服務管理工作帶來許多新的課題。為落實國管局的工作要求,探索提高離退休幹部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新途徑新辦法,我們對離退休老同志關心的機構養老服務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拜訪國家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國資委(機械)、國家安全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等部委離退休幹部局、廣電總局機關事務管理局以及市民政局老齡辦、區民政局,參觀市第一和第五社會福利院、匯晨、東嶽、香山、蓰贏、曜陽國際、太陽城銀齡、燕達國際等老年公寓及北京壽山福海養老服務中心、金夢圓老年樂園,到海南實地考察市委招待所、武警三亞療養院、三亞鑫源和愛馨兩個老年公寓,向第三協作組各單位發函,同部委機關老同志進行座談和開展問卷調查等,在對機構養老相關政策、發展現狀等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完成了本報告。

新型社區調研報告 篇2

20xx年10月21--29日,大巴山生態與貧困問題研究會邀請四川農大易同培教授一行2人,再次到花溪走馬村柏林灣社區開展專家服務工作。易同培教授深有感觸的説,此次社區服務工作,社區行動的變化,所見所聞,令人興奮與激越。二次社區之行對比鮮明,從農户自組織及生活、文化價值追求,看到了中國鄉村未來的前景

針對生態社區營造項目活動中的生物資源保護、生態社區發展規劃、濕地植物園、硐寨天然植物園、社區特色園區建設,開展調研、現場指導,工作成果展示與農户互動等活動。通過7天的社區考察,野外實地調研,研討交流等活動,從社區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社會經濟、農户生計、文化藝術等多視角,對“生態社區營造項目”從理論到實踐活動,進行了系統診斷,充分肯定項目建設機制、成效與影響,同時為項目深度發展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在大巴山生態與貧困問題研究會、社區農户的配合下,共同完成了社區5年發展思路、項目規劃與方法論述的《生態社區行動綱要》。為社區未來描繪一幅絢爛幸福生活圖景,社區農户深受鼓舞與鞭策。

《鄉村生態社區營造行動綱要》--社會、專家、社區視角

一、目標與思路(營造“生態優美,社會和諧,生活幸福”鄉村)

1、自然環境優美,物種多樣,生態優勢資源成為社區營造的亮點(特點鮮明);

2、重視生態社區發展長遠規劃,將在地生態資源融入社區營造活動,並持之以恆堅守環境至上的營造原則。如營造社區公共空間、學校、道路、人居環境、濕地路渠、理水、農圃等美化、可食景觀培育。

3、社區人文歷史厚重,值得深度挖掘,使之成為生態社區營造在地文化引擎。在社區現有成果基礎上,將傳統社區優秀文化元素、智慧、技藝植入現實社區生產、生活、社會、經濟、生態、文化各個層級,藝術提升社區精神品味與幸福感,復興鄉村文化(社區歷史、藝術審美、人文尊嚴價值追求),並形成鄉村生態人文自覺。

4、跨文化視角與行動,在全面復興鄉村文明的同時,社區自組織能力建設與社區內動力釋放尤為關鍵,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生計是社區騰飛兩翼,形成社區獨特的人文優勢,拓寬鄉村生態市場的社會基礎。

5、公序良俗,天人合一是生態社區營造的要旨。營造川東北區域獨具民俗原生態的鄉村本土發展模式。

二、生態社區5年項目行動計劃(預算310萬元,急盼社會組織及有緣人關注與合作)

1、營造保育在地天然植物園2處。即“濕地植物園、硐寨植物園”二處(預算50萬元)。

2、生態文化竹園(面積10畝,栽植觀賞竹200種,校社共建。預算20萬元)

3、城鄉互動生態農場1處(面積150畝,DIY體驗式、休閒生態農場。預算50萬元)

4、鄉村生態美化項目(道路、路渠、家居、農圃、濕地美化與亮化。預算15萬元)

5、在地生態資源試驗研究、馴化、繁育(戰略、戰術行動研究。預算10萬元)

6、殯葬文化建設項目(2處,文化尋根及殯葬文明建設。預算30萬元)

7、社區歷史文化遺蹟搶救性保護,對外展示(拍攝、聲像、出版。預算25萬元)

8、社區綜合性圖書館(集收藏、學習、科研、展示、教化於一體。預算60萬元)

9、社區生態產品(食材)營銷站(點)及人員能力建設(預算20萬元)

10、生態社區民俗及接待環境、能力建設(預算30萬元)

三、生態社區營造方法論

1、充分肯定當下社區營造的組織形式,進一步深化。創造條件讓社區每個參與者釋放內在潛力,形成社區的內動力與凝聚力。獻計、出謀、出資源,擴展資源動員能力和整合能力。開放性社會參與社區營造活動。

2、社區規劃及活動,必須建立在對自然的學習和認知基礎上,舉一反三。學會學習、獨立思考,甚至對歷史經驗的反思,並對行動結果不斷完善與修正,社區被認同的結果。可量化,可操作,可驗證。在不違背社區人文、自然、社會良性互動原則下,長遠惠及子孫與自然的大戰略。需要集思廣益,逐漸形成在地生態社區規劃與行動的文化自覺。

3、重視資源動員、整合,外部環境開拓、推介與社區自我成長相協調,逐漸形成以社區受益對象為主,外部幫助支持為輔的資源儲備。構建公正、公平、公開透明、監督到位的資源使用機制,形成資源參與良性互動的社區營造環境、強大的.資源社會動員能力。

4、社區營造應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循序漸進,堅持數年。以當下存在的諸多危機、緊迫、生態災害事件為參照,冷靜應對生態、食品、市場、文化價值危機的挑戰,增強自我改善意識和行動的有效性。

5、堅信自己的認識與努力一定成功,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堅信城鄉優勢互補,鄉村人文、自然優勢獨特,獨具魔力,是社會發展的人文根基與源頭所在;堅信鄉村多元治理的文化自信,信仰可以改變未來;堅信持之以恆就會形成鄉村文化全面復興。

新型社區調研報告 篇3

關於**國小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

: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主要學科,它起到其他學科所起不到的獨特作用筆者力求在較全面的調查瞭解的基礎上,在《課程標準》指導下,從教育觀念,學生自身情況,學校辦學條件,教師教學能力,社會環境因素等方面入手,查找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問題形成的原因,為解決問題依據。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 教學現狀 生活化 德育

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是對學生系統進行品德教育的必修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導渠道,是我國學校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標誌,它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着重要作用。為了檢測學生對學科知識、技能的掌握及運用程度,瞭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以便在今後的教研過程中找準切入點,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努力提高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質量和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特對洪山區卓刀泉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現狀作以下調查、分析。

一、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瞭解全校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師隊伍現狀,各班品德與社會課的開課情況,教師的課堂教學實況以及學生的品德狀況,更重要的是瞭解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以便有針對性地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上好每一節品社課,使我們的品德與社會教學更快地與新課改接軌,使我們的學生先成人再成才,進而成為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材。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小的德育工作進一步加強,學生的道德素質不斷提高,德育課程改革成效顯著,為培養";四有";新人發揮了作用。但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現象,這些問題對我們青少年的成長十分不利,這些現象引起我們對品社課教學的反思。正是基於上述目的、意義,需要力求在較全面的調查瞭解的基礎上,在《課程標準》指導下,從教育觀念,學生自身情況,學校辦學條件,教師教學能力,社會環境因素等方面入手,查找國小品社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問題形成的原因,為解決問題依據。

二、調查方法及對象

本次調查主要採取訪談調查、問卷調查和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形式。

訪談調查:調查的對象是該校校長、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品社課任課教師以及三年級到六年級各班抽出的30名學生。為了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調查之前與各位調查者不打任何招呼,做到即談即記錄。

問卷調查:對全校國小3-6年級學生(各年級每個班隨機抽取學生組成調查樣本,三年級到六年級學生人數分別為:30、45、40、35)進行了品德與社會學科的 “普九”質量跟蹤測試,採用試卷形式,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結合本學科特點,以閉卷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比較全面的測查,包括基礎知識、創新知識、實踐知識等。

教學實踐調查:主要通過對四年級、五年級課堂教學時的觀察、學生髮言情況以及學生親身的表現情況來發現。

調查主要圍繞三個問題。品社課教學取得的成績、品社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解決問題的建議。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取得的成績

1、學生的認知水平普遍提高,行為能力有所加強。據抽樣調查,實行新課改以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努力使兒童不僅要經受認知的挑戰,從中獲得發展智力的滿足,而且更多的是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享受心靈上、上的滿足,向生活學習,在生活中學習,在迴歸生活的過程中得到正確的價值觀的引領,實現兒童的學習過程成為其認知與情感、頭腦和心靈、道德實踐全投入的過程。如通過“生活中的道德規範”的學習,學生們知道了社會生活中必須有道德,要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從小就應該養成生活自理,學習自覺,自強自立,不依賴他人,不甘落後,積極進取等方面的知識。行為上通過家校聯繫,共建“學生成長紀錄檔案”等活動,讓家長和老師對學生進行,同學共同努力,相互幫助。同學們的道德實踐,基本上達到同年齡人所應具備的良好標準。

2、品社課教學不再以考試為唯一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實行以來,農村中國小對學生品社課學習效果的,主要是從學生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兩個方面來考察。訪談和問卷調查表明,學生大多具有較高的道德認知水平、正確的道德理念和良好的道德行為,主流值得肯定。他們能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用於道德實踐,他們普遍認為要孝敬師長,對人有禮貌,在家裏要做家務,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假期應該幫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別人有困難要給予幫助,要愛護公共設施,誠實守信很重要,講粗話、髒話不文明,有損形象,拾物要交公或交還失主等。

(二)發現的幾個主要問題

1、教師隊伍匱乏,沒有專任教師,品社課出現不上不講的情況。

全校各班幾乎沒有一名專職的品社課教師,除個別班由兼任品社課,或有任課教師但同時還兼任其他科的教學外,其他班均由班主任兼品社課的教學,這是由該校的生源及教師的編制決定的。班主任既要上好語文、數學,又要上品社,甚至還要上體育、音樂、美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麼一個班主任要完成這麼多的教學任務,而其主要精力又要放在“主科”——語文、數學上,其他學科的教學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不上不講的情況是品社課只是擺在課表上。由於主管部門有失妥當,學校不重視,教師改上其他課,一些學校和教師(包括家長)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注重語文、數學等上邊要考核評比的科目,認為品社課是“副課”,上與不上得看主課的教學情況而定。品社課被語文、數學等學科擠佔了。同時大部分教師不備課,85%的品社課被挪為他用。

2、教學理念滯後,教學方法陳舊,教學積極性偏低,獨白式的灌輸是課堂教學的主流。

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對課堂教學的現狀表示不滿意的佔61.5%,説不清的佔14.8%,滿意的僅為23.5%。當問到現行的教學方法是否需要進行改革時,教師中有77.9%的表明堅決同意的態度,19.8%的認為應學習國外先進教法,1.8%的表示恢復傳統教法,僅有0.5%的認為可維持現狀。 無論是問卷調查,還是課堂觀察,都發現獨白式講授法仍牢牢地佔據着大多數課堂。承認目前品德課教學“灌輸過多,學生學習被動”的教師佔本次調查人數的71.6%,在對學生調查中也有44.7%的人認為教師通常是“上課照着教科書、講”,36.9%的人認為有時是這樣,只有18.3%的人認為很少是或不是。試想這種以獨白式講授和灌輸的方法讓學生被動地接受道德認知、道德規範的教學怎能引發學生道德情感的共鳴,又怎能使學生在體驗中自覺地將道德要求內化為道德行為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呢?除此之外,有的教師受教材的制約,仍抱着陳舊的教學思路不放,仍然按着舊的、固定的模式去套上品社課,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氣氛單調、呆板,效果不佳。教育理念滯後,教學方法陳舊。

新課程走進每一位教師已近二年,很多學校也搞了新課標的培訓工作。確實有一部分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有了很大改觀。但仍有一大部分教師還在穿新鞋走老路。傳統的教育仍在這些學校、這些教師心裏根深蒂固。教師獨霸課堂,以知識為本位,以教師為本位,以教材為本位,教學過程中不講方法,只讓學生背條條框框,造成學生思維不開闊,能力較差。有很多教師仍沿用傳統的教育理念,把學生當作盛裝知識的容器,忽視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缺乏師生民主和諧關係的協調。教師代替學生體驗,代替學生思考,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與新課標所倡導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背道而馳,這是影響綜合科教學質量的又一重要因素。

3、課程內容過分強調學科體系嚴謹性、過分注重經典知識的傾向,教材脱離學生生活經驗,難以滿足不同地區學校和學生需要的傾向。

4、忽視主體性道德教育,脱離生活實際,是課堂教學低效的重要原因。

在課堂上教師脱離社會生活實際,特別是脱離學生的道德生活實際的高遠的、單一的道德理想出發,將道德教育變為空洞的説教和灌輸,一昧地片面強調學生對道德義務、道德責任的認同,而無視義務和權利的對等性,忽視學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忽視引導和機會與情景使學生對個體的人格尊嚴、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予以體認,忽視主體性的發展,學生受到是來自多方面的不應有的限制和束縛,個體差異、獨立人格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這樣的教育(學)不僅限制了兒童的智慧更限制了道德的發展。

5、孩子們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堪憂。

現在的青少年成長期正面臨我國社會變化最劇烈的時期,市場經濟和大眾傳媒的負面,社會矛盾的複雜化,國內外意識形態鬥爭的尖鋭化,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青少年的文化滲透,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封建迷信等消極腐朽的,無一不對青少年產生影響甚至是腐蝕。孩子們有意或無意地感覺到老師講的和家長説的不一致,上課説的和社會上見的不一樣,大人們説歸説做歸做。孩子們容易被困惑了,受誘惑了。

6、學生品德狀況良好,但不容樂觀。

由於每天到國小實習,不用訪談我便能感受得到:各班學生都非常文明有禮,尊敬師長,見到客人都能主動問好,並且有良好的環保意識,愛清潔、講衞生。通過與校長座談,瞭解到各校均沒有品德劣跡生,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能落到實處。但通過與學生座談又瞭解到:有不少同學自理、自立能力差,自己能做的事不能自己做,全部由家長包辦代替,還有的同學愛花零錢,沒有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從該校小賣部的學生買小零食吃的學生絡繹不絕就可看出來

(二) 幾點改革措施和建議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確保品社課教學的優化,搞好培訓工作,提高師資水平,更新教師觀念

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時,一是加強品社課教學人員的配備與基本訓練,二是及時發現品社教學人才,三是培養品社課教學骨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確保品社教學的優化。品德與社會課以“參與社會,學會做人”為課程的核心,教學內容從個人身心、家庭、學校一直涉及到國家和世界,包含了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識、能力和做人的正確態度與價值觀。因此,對任課教師的人品與學識均有較高的要求。這樣,各學校不僅安排教師時要選擇具有良好道德素質,相關專業知識和較強教學組織能力的教師擔任教學工作,而且還要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教師是新課程實施中的關鍵環節,教師素質直接影響新課程的實施效果。為了防止教師們“穿新鞋,走老路”,為保障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必須搞好培訓工作,為新課程培養合格的教師。首先,對教師培養與培訓目標進行調整。要改變以往普遍存在的或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或以具體方法、技能傳授為主的培訓目標,要致力於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適應新課程要求的教育觀念和實際教育行為、能力的綜合提高,幫助教師理解、內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所提倡的基本理念,實現教師實際教育行為的切實轉變。

其次,改進教師培訓的方法。在培訓過程中,不僅適當採用集中講授的方式,更要充分運用親身實踐、現場觀摩、即時反饋、小組研討等方式,保障每一位任品社課的教師都能接受適當的、有效的、持續的培訓,使其真正轉變教育觀念:即以學生為主體,改變教師權威的`教授地位,以教材為載體,教師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

3、要實現四個轉變

這四個轉變是:(1)由過去的灌輸向積極地引導轉變。過去我們考慮比較多的是教什麼,重在講道理。教師在備課和教學會考慮最多的是怎樣把要教的東西給學生講清楚。現在應從“重在講”變為“重在引”,教師要研究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給予積極的引導。(2)由問題的主考官向積極啟發轉變。(3)由課堂上的主宰者向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合作伙伴、朋友轉變。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要能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對於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不加掩飾,與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各種問題。(4)由道德行為的評判者向輔導者轉變。對一個事物、一種道德行為不要由教師來評判對與錯,而是輔導學生通過比較、研討,學着自己判斷。教師要樹立服務意識,為學生學習服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道德行為習慣。

4、開足課時,加大監管力度,不欠一節品社課,配齊任課教師

課程標準要求“各學校都應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設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不得隨意減少課時或提前結束課程,並按照班級數額和課時要求配齊教師。”這個規定的提出是有針對性的,以往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有的學校往往認為思品、社會課都不是“主課”,而隨意削減。尤其是到考試階段,即使開設也早早結束課程,讓出時間給語文、數學等“主課”。根據我們縣的“縣情”,各校都能做到開足課時,在配齊教師方面會有一定困難,但不管怎樣,各校不能忽視綜合科的地位與作用,思品、社會課一定要有人上,而且要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

5、溝通課本內外,學開放型的教學內容。

使用手中的課本時,應注意創造性地使用,既善於利用課本,又敢於跳出課本。其實課本只是一個藍本,特別是品社課,三分得於課內,七分得於課外。我們的課堂應既包括課本內容,又充滿生活內容、現實內容和時代內容。因此,對現有部分教材內容必須靈活變換:(1)教材內容由大變小。根據國小生的認知水平與實踐能力的情況,對於他們的品德教育尚處在學會最起碼的做人道理、養成最初步的道德行為階段,因此教育內容要由大變小。(2)教材內容由繁變簡。從認知、思維、記憶的角度來説,只有研究對象越具體,人的認識才會越深刻。(3)教材內容由虛變實。教學內容運用故事、寓言等的目的是將抽象的道理通過淺顯通俗的形式使之更形象化,有助於學生理解。

6、多方配合,要提高品德課教學實效,追求整體效應。

品德與社會課與生活聯繫緊密。有時需要走上社會,利用校外課程資源,因此,必定不能關門上課,有些內容的學習也很難用課時來劃分。所以,各學校應注意本課程與學校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班隊活動、課外活動、各科教學以及鄉土資源中的鄉土地理、民風民俗、傳統文化、生產和生活經驗等緊密配合,從而使校外課程資源可以有選擇地進入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成為師生共同建構知識的平台,以發揮教育的整體效應。

要提高品德課教學實效,必須抓住兩點: 第一,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按需執教,只有真正樹立主體教育,並深入研究主體性水平發展策略,才能帶動課堂改革向縱深發展;只有遵循兒童生活邏輯,聯繫兒童道德生活世界,並以兒童生活的主體活動或遊戲為載體,才能真正滿足兒童的道德需要並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第二,創設多種活動情境,激發學生道德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多從兒童道德生活實際出發,創設遊戲、表演、競賽、操作、問題探究等活動情境,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構建知識和能力,杜絕“三多三少”現象,即杜絕“教師講得多,學生討論少;結論下得多,學生思考少;理論講得多,學生實踐少”的現象,使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煥發出來,將道德教育要求轉化為學生學習的需要、道德的需要,讓學生自覺而積極地將道德他律轉化為道德自律,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從而有效地提高品社課教學實教。

7、迴歸生活,學用結合,注重實踐。

在品社教學中做到:教學目標“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模式“生活化”、教學“生活化”。即教育內容上選擇生活榜樣,激發學生興趣;創設生活情境,提高學生認識;開展生活實踐,內化學生行為。在教學上要內容多項化;標準多樣化;主題多元化。這個過程始終需要強調師生的共同參與。這樣使得學生在享受中成長,在“真實生活”中發展智慧、在“平等對話”中滿足需求、在“親身體驗”中自主構建。老師要強調和引導學生實踐的積極性、參與性。老師也應更多地關注課後實踐的指導和檢查。比如可舉行“環保知識知多少”的知識競賽,開展“從我做起,拒絕塑料袋”的活動,組織好環保小隊,定期交流實踐成果等。教師還要注意應隨時觀察、組織評析、及時表揚,以鼓勵學生的行為實踐,使學生的行為發展及時得到外界的反饋信息,從而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悦,有效地為保護家庭周圍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保護環境成為學生長遠的自覺行為。

8、家、校共同努力,養成良好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特別是家長的行為習慣對孩子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學校應經常同學生家長聯繫、溝通,成立家長學校,建立家校聯繫卡,以便使學校及時瞭解孩子在家的表現,同時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這樣,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一定會使學生養成勤勞節儉、自立自強,按時完成各種任務等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