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俄羅斯日本應急管理考察報告

20****年10月15日至29日,國務院辦公廳赴俄、日應急管理考察團對俄羅斯、日本的應急管理工作進行了考察。俄羅斯、日本都是災害多發國家,應急管理工作起步較早。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兩國均多次經歷傷亡重大、影響深遠的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並在處置過程中逐步完善了應急體制、機制和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了符合各自國情的突發公共事件應對體系,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有關俄羅斯日本應急管理考察報告

一、兩國應急管理主要做法

(一)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的應急管理體制。

俄羅斯實行以緊急狀態部為核心,其他有關部門協調配合的垂直管理體制。前蘇聯解體後,在政治和社會經濟劇烈動盪、國內民族矛盾不斷激化的背景下,疲於應付各類突發事件的俄羅斯聯邦政府承受着空前壓力。1994年1月10日,俄羅斯建立了直接對總統負責的“民防、緊急狀態和消除自然災害後果部”(簡稱為緊急狀態部),主要負責自然災害、技術性突發事件和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和救援工作。緊急狀態部是俄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中樞機構,內務部、或者內衞部隊協助緊急狀態部處置突發事件。緊急狀態部直轄40萬人的應急救援部隊及裝備。該部隊作為獨立警種,按部隊建制,統一制服,統一警銜。在縱向上,俄聯邦、聯邦主體(州、直轄市、共和國、邊疆區等)、城市和基層村鎮四級政府設置了垂直領導的緊急狀態機構。同時,為強化應急管理機構的權威性和中央的統一領導,在俄聯邦和聯邦主體之間設立了六個區域中心,每個區域中心管理下屬的聯邦主體緊急狀態局,全俄形成了五級應急管理機構逐級負責的垂直管理模式。聯邦、區域、聯邦主體和城市緊急狀態機構(部、中心、總局、局)下設指揮中心、救援隊、信息中心、培訓基地等管理和技術支撐機構,保證了緊急狀態部有能力發揮中樞協調作用。緊急狀態部成立以來,雖然俄政壇幾經變化,但緊急狀態部的職能和地位不但沒有被削弱,反而不斷得到加強,在處理國內外各類復發公共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本建立了以內閣府為中樞,通過中央防災會議決策,突發事件牽頭部門相對集中管理的應急體制。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日本政府進一步強化了政府縱向集權應急職能。實行中央、都(道、府、縣)、市(町、村)三級防救災組織管理體制。在中央一級,平時由內閣總理大臣召集相關部門和提供公共服務的單位(如銀行、紅十字會、電信電話株式會社、廣播協會等)負責人共同參與中央防災會議。該會議是日常應急管理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制定防災基本計劃與防災業務計劃;在地方一級。地方首長和相關人士共同參與地區性的防災會議,制定地區性防災計劃。當重大災害發生時,內閣總理大臣徵詢中央防災會議的意見,在內閣府成立“非常災害對策本部”(類似於我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臨時指揮部)進行統籌調度,另外在災區設立“非常災害現場對策本部”以便就近管理指揮。同時,將國土交通省的防災局提升至內閣府內,並專設防災大臣(又稱防災擔當相)。日本政府內閣僅設二十個大臣,設立防災大臣這個職位充分體現了日本對防救災工作的重視。內閣府作為中樞,彙總、分析日常預防預警信息(核、工業事故、環保事件除外),制訂防災和減災政策,以及承辦中央防災會議日常工作等。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和處置,由各牽頭部門相對集中管理。內閣府牽頭負責地震、颱風、暴雨等自然災害以及沒有明確部門管理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總務省消防廳牽頭負責火災、化學品等工業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文部科學省牽頭負責核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經濟產業省牽頭負責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海上保安廳和環保署牽頭負責防治海洋污染及海上災害工作。

(二)運轉高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應急機制。

(四)建立和完善有關財税政策是推動應急管理工作發展的重要手段。

經過多年的發展,俄日兩國已經形成了通過經濟政策推動應急管理髮展的有效途徑,比如通過實施緩徵或減免税賦、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便利等財税政策,加快受災地區和企業恢復重建步伐;採取税收等方面的獎勵、補貼措施,鼓勵和支持公共安全技術和產品的發展;加大保險業的參與,全社會共同應對風險並承擔其影響和損失。這也是我們目前亟需研究和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