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講話稿(精選16篇)

家風講話稿 篇1

父親上世紀50年代中期出生,從農村到縣城,他們那一代人吃了很多苦,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作風,但節約的生活並沒有影響父親的浪漫情懷。

家風講話稿(精選16篇)

父親的浪漫不是風花雪月,而是集陶淵明、徐霞客、辛棄疾於一體的浪漫。

他喜歡田園生活。他種了很多菜,常常吃不完,還時常讓我與姐姐拿到街上去賣。種菜需要積肥,父親常常挑着滿滿的糞桶從家裏穿梭而過,他這種行為總被母親怒斥,他總是為自己辯護:“沒有大糞臭,哪有五穀香!”其實當時父親已是鄉鎮黨委書記,母親是高級教師,工資比他還略高,家裏並不缺他種的這點菜。我想這是父親的浪漫,親近自然,熱愛勞動,敬惜民力,有着陶淵明“抱拙歸園田”的情懷。

父親愛行走。一直希望退休後買輛車,3萬元的麪包車就可以,只要能裝下媽媽和家當,包括煤氣罐和鋪蓋。他打算退休後開着這輛車去遊覽祖國各地。用雙腳丈量土地,記錄所見所聞——這是徐霞客似的浪漫。

父親喜歡下鄉。記得我與姐姐讀大學時有一次暑假,我們縣一個水庫被沖毀,整個村莊在水庫下面,通訊全部斷了,不知情況如何,他便帶我們一起去現場看看災情。因為路被沖毀了,我們3人餓着肚子步行了7個多小時,我的涼鞋底走斷了,腳上磨出3個泡。但當我們出現時,村民們非常激動。因為在村裏,父親是第一個出現的“縣裏的同志”。我們隨父親一起去查看災情也忘了疲勞,回來仍然走了7個小時,不再覺得難行。

我在襄陽工作時,報名參加援藏。父親很擔心,上網查找了許多西藏瓊結縣的資料,但還是鼓勵我積極報名:“只要祖國有需要,你就要主動接受任務!”我知道,憂國憂民,從不畏懼,時刻準備——這又是辛棄疾式的浪漫。

家風講話稿 篇2

“再窮莫偷”,這是母親常掛嘴邊的一句話。母親曾經是村裏的婦女幹部。母親在教育子女方面很嚴厲。從小到大,她絕不允許自己的孩子拿別人家一針一線,“別人家的東西再好,莫伸手”。

上國小三年級時,有次同桌不小心踩斷了我掉在地下的鉛筆。我很生氣,要他賠。他理直氣壯地説,能怪我呀,你的東西落在我腳下。雖然他不是有意的損壞我的筆,但我心裏咽不下這口氣。放學時,趁他不注意,我偷偷地把他的鉛筆藏進我的書包。晚上寫作業時,細心的母親很快發現了異常。在母親嚴厲的眼神中,我如實交代了“問題”。第二天,母親陪着我將筆還給了同學。

去年,時值八歲的兒子臨近暑假。晚上睡覺前兒子告訴我,學校要求學生自己購買《暑假生活》作業。我將10元錢交給了兒子。第二天,兒子上學後,我發現他居然將買作業的錢忘記在枕頭上了。中午,我們正吃飯時,兒子同學的奶奶來我家串門,説她孫子上學時把錢弄丟了,不等放學就哭着跑回來了。正説着,兒子興沖沖地放學了,手裏揚着本嶄新的《暑假生活》。不等我開口,母親已變了臉色,放下碗就往學校去了。母親剛走,兒子的同學過來找奶奶,一邊擤鼻涕一邊笑着告訴奶奶説他在房間裏把錢找回來了。母親回來時,笑呵呵地。瞅見飯桌上狼吞虎嚥的孫子,母親不動聲色地悄悄地附在我耳邊告訴我,兒子買作業的錢是老師墊付的,她已經把錢還給老師了。

家風是母親的一把戒尺,她時時刻刻鞭策着我、我的孩子,甚至更多的人……

家風講話稿 篇3

很多年前,爺爺退伍之後在我們村的大隊部附近開了個小雜貨店,生意不是太好,勉勉強強能夠生活。儘管這樣,爺爺每年年底都要去趟鄉税務所,説是去繳税。第一次去的時候,税務所工作人員告訴我爺爺,像他這樣的雜貨店,無論是店面的規模還是營業額,完全可以不繳納税收。

但是爺爺卻堅決不同意,他還説,繳税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必須要繳,再説了我是黨員,更應該起到帶頭作用。

爺爺納税從來沒有間斷過,這是聽我父親説給我聽的。我不明白,爺爺為什麼這麼固執呢?白白地浪費錢呢?再説了,他的雜貨店真的不夠納税資格啊!家人每每説起此事,爺爺總是把臉一沉:“你們懂什麼?這是國家大事。”

後來,爺爺的雜貨店不斷擴大、翻新,爺爺就馬不停蹄地去辦理營業執照,拿到了營業執照,爺爺眉開眼笑地對税務所的工作人員説:“哈哈,我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納税了,看你們以後還敢不敢為難我?”在場的人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爺爺説到做到,真的起到了黨員的帶頭作用,他不僅自己積極、主動納税,還動員身邊的開店的小老闆去辦理營業執照、主動納税。可是別人不像我爺爺那樣,他們都説爺爺是傻子。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

得不到大家的擁護,爺爺仍然堅持納税,仍然孜孜不倦地教導我們,公家的税不能少繳,納税是國家大事。隨着我國納税政策的不斷完善,依法納税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且税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造福於天下,給老百姓帶來了很多的優惠和實惠。這個可能就是爺爺所説的“國家大事”吧!同時,我也對爺爺以前的做法有了新的認識,從心底裏佩服他。

前年,爺爺不幸因病仙逝。臨終之前,他不僅把經營一輩子的店交給了我父親,更重要的是把依法納税的事也交給了父親。“公家的税不能少繳,納税是國家大事。”爺爺的教誨我們銘記在心。

家風講話稿 篇4

父親是一名共產黨員。父親早年在廣東汕頭當兵,轉業後在一家國企做採購工作,從企業辭職回家後自己做裝飾生意。與人相處或者處理問題,他總是堅持內心的“理兒”。

父親是一個自制力很強的人,生活簡單,淡泊名利。父親的一個戰友在縣土地局工作,有一階段農村徵地用地吃緊,不論是開工廠用地,還是蓋房用地用土,都管得嚴,很多人想通過父親疏通關係,父親板着臉,來者一概拒之,父親説“人家是公家的幹部,不是為我當的官。我不圖啥好處,也不管這些事。”日常裏,父親與朋友聚會,只喝小酒,有誰膽敢勸他多喝,越了線,他就生氣。不貪名利,心寬體胖,這是父親的養生“理兒”。

父親常念責任“理兒”。父親是一個具有強烈家國情懷的人,在參軍期間,多次參加救災,曾在勞動生產中差點喪命,算是有過貢獻,即使這樣,父親也從不因為沒有得到應該的回報而抱怨,他自己説男人為國為家都是本分,不要計較。父親大概是方圓數十里內,唯一一個自己掏錢訂報紙的農民,讀報學習數十年不間斷。20世紀90年代,農村電視尚未普及,父親用省吃儉用下來的錢,購買了一台14寸黑白電視機,而且添置了充電瓶,每天夜幕降臨,準時把電視機擺放在正房門口、朝着院子,為街坊鄰里播放電視節目。父親常説,儘管咱們是農民,但不能當睜眼瞎子,跟着黨的政策和時代潮流,才不會被淘汰。

父親還有一個為孝的“理兒”。父親在本家年齡最長,在母親家也排行老大,孝敬老人且能一碗水端平。我爺爺在1981年秋天被檢查出患肝癌,為了方便照顧爺爺,父親決然從工廠辭職,帶着爺爺四處求醫問藥,同時也讓爺爺放鬆心情,減輕病痛。那時候肝癌是絕症,父親最終沒能挽回爺爺的生命,但盡到了一個子女的責任。爺爺走後,留下奶奶一個人,父親改變了盡孝的做法,他克服種種困難,帶奶奶出去旅遊,讓奶奶最高興的是,自己在有生之年去了天安門和故宮。我姥姥患的是甲狀腺癌,是父親帶着姥姥在醫院做的手術,而且隔一段時間父親還要騎自行帶着姥姥去醫院化療,那時候交通條件落後,我兩個舅舅都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次數很少,照料病重的姥姥全靠父親一個人。姥爺待我父親如兒子,後來姥爺居家養老,只有父親經常陪伴,姥爺的吃喝拉撒父親樣樣照顧周到。

父親愛念“老理兒”。他説“這是老百姓的規矩,啥都不講究,天不怕地不怕,想幹啥就幹啥,是要遭老天報應的”。

家風講話稿 篇5

前些日子回家,與父親談到家風的話題,父親一笑,“什麼家風不家風的,我就一農民,哪懂這些,重要的是你們都生活得好……”父親的意思我自然明白,當即一笑,也不再爭辯,只是看着日漸蒼老的父親,心裏充滿感激,因着這些年他的堅持與付出。

父親只是在土地上耕耘了大半生的農民中的一員,普通而平凡。如果非要説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大概是父親身上那重感情、講義氣、愛拼搏、肯苦幹的品質。村裏人每每提起父親,才會豎着大拇指,由衷地稱讚“老林這人不錯”。

父親總教導我們要與人為善。春耕時節,父親帶着我們平整完自家的田地後,便開始幫助缺少勞動力的鄉親幹活。只是,我們終究比不得父親,這樣的日子久了,看着父親忙進忙出,幫着左鄰搭涼棚,幫着右舍搭雞棚,心裏總會覺得不解,看着父親時,忍不住脱口而出“可是,為什麼總是你在幫他們,而不是他們幫我們!老實人什麼的最吃虧了!”父親説:“我只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別人,不是為了什麼回報。而你們,也應當記住,人生於世,做好自己,只是立身處世的第一步,與人為善,能幫別人一把就幫別人一把。老話説得好‘天地補忠厚、老實終久在’。活在算計裏的人才是真的吃虧!”

想及此,我不由笑着對父親説“爸,其實我們家是有家風的!”

“嗯?”

“您不是説‘天地補忠厚,老實終久在’。我們就應當厚道做人、老實做事。”

“是這個理!”父親笑着點頭。

家風講話稿 篇6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家風到底是什麼?相信很多人一口答不上來,卻又隱隱想起什麼,也許是看到的一部電視劇,也許是讀到的一個故事,也許是要堅持的一種品質,也許就是一句掛在耳邊的不經意的教導。

每個行業都有行風行規,而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也有着歷久傳承的家風。家風是什麼呢?家風就是一種家庭規範,也是一個家庭內部的文化滋養,或者是有據可依的古法門規,或者是口口相傳的人生哲理。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這是中宣部部長劉奇葆的感言。是的,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也是一種有形的傳承。家風一般通過家規、家訓等有形的行為遵守,形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無形的道德精神氛圍。自古以來,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傳承,很多歷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泱泱華夏文明中,很多經典古籍都留下了家風傳承的影子,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如《國語》、《論語》等許多典籍中都藴含家風家教精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更是成為家教典範。

不同的家庭氛圍會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處事之道。有的家訓處事公道,積德行善;有的則自私自利,背信忘義。因此,家風的純正與否直接影響着整個社會的風氣。

好家風、好家訓是傳家寶。一些歷史故事中,我們也能窺見家風對後代為人處世的影響。我們所熟知的張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樣的胸襟與包容,化干戈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鄰里之爭,傳為後世美談。而這種淡泊致遠、克已清廉的家風也獲得了其後代很好的傳承,張英兒子張廷玉三朝為官,清廉公正,學識過人,為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輩那裏寬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寬了萬丈,“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的心胸因此坦蕩而無垠!

家風雖小事,關乎大國治。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相連形成民風,民風相融促成社會風氣。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傳承好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個社會要和諧美好,弘揚家風不可或缺。當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必須從一個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視家風和家教,突出價值觀和道德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每個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日常道德行為中,真正凝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風是祖輩經歷滄桑歲月,用智慧結晶出來的精神財富。但隨着時代的進步,家風傳承內容也應與時俱進,適時補充外延,做到與時代同歌,與發展共舞。特別是要與我們倡導的核心價值觀順接,要延伸至我們今天的時代主題中去,使得諸如環境保護、低碳生活、生態文明建設等要素增添到家風家教中,為這些好的倡導增添一份遵守與執行力,同時也使美好家風獲得新的發展空間而千載傳承。

家風講話稿 篇7

以前過春節,我們兄弟五個幾家聚在一起,吃年飯敬酒的時候,每個人在敬酒前,都要先背誦一首詩,背完了詩再敬酒。這是從王羲之“蘭亭雅集”那兒學來的。不同的是,王羲之和朋友們是現場作詩,我們是背詩。雖沒有茂林修竹,沒有流觴曲水,一頓飯倒也吃得意趣盎然。

巧的是,有一年我們在屋裏吃飯,外面竟飄起了漫天大雪,更給我們的聚會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興致。三弟是個作家,就乘興寫了一篇《雪澡精神》,真實記錄了我們這次聚會,並把這篇散文發表了。熟識我們的人,一邊誇老三的文章寫得好,一邊誇我們的這種聚會好。

有了朋友們的鼓勵,我們在堅持的同時,便想到了不斷改進。我對三弟説,春節聚一次不容易,背背詩固然好,如果能再抽出半天時間,坐下來好好聊聊,談讀書心得,談工作體會,談人生感受,過個“讀書年、學習年、文化年”,豈不更好?老三對我的建議,連聲説好。我説,既然你贊同,那你就講第一講,題目我都想好了,就叫《享受經典》。

20xx年大年九年級上午,三弟做了精心準備,我通知大哥、四弟、五弟幾家準時來參加。誰想,親戚朋友們聽説我們搞“家庭讀書會”,都紛紛要來,男女老少來了38口,最年長的78歲,最小的十幾歲。這麼多人,我家裏實在坐不下,一個當老師的親戚説,到我們班教室吧。

三弟講得不錯,足足講了兩個多小時。三弟講完後,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很多人又談了體會,提了不少很好的建議。建議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把這個“家庭讀書會”堅持不懈地辦下去,辦成我們家的一個品牌。每個人既是學生也是老師,都可以上台講。

從此以後,我們的“家庭讀書會”,越辦越有文化味兒,越辦越有人氣兒,越辦越受關注。

20xx年春節,我講了《我説<道德經>》。20xx年春節,我的小侄子劉暢講了《中國書法史》。20xx年春節,五弟講了《我讀<孫子兵法>》。

20xx年春節,大哥講了《傳承良好家風》。在講“家風”的時候,大哥特別舉了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裴柏村的例子:裴柏村有個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至明初,裴家先後出過59個宰相,特別是在唐代,每20xx年裴家就出1個宰相。裴家還出過59個大將軍;出過117個進士,其中有11個是頭名狀元。而在歷朝歷代裴氏3000多個有名有姓的大小官吏中,卻沒有出過一個腐敗分子。因為裴家有“兩條家規”:一是考不中秀才者,不準進入宗祠;二是當官有劣跡的,死後不準埋進祖墳。這“兩條家規”很厲害,一是鼓勵勤學上進,講求的是“才”;二是堅守清正廉潔,講求的是“德”。對今天的我們,仍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與我們“德才兼備”的選人用人觀,是高度契合一致的。

20xx年春節,我講了《做個“明白人”》。這個題目,是從系列重要講話中來的。近一年來,每逢重大場合,都要反覆強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我們家大多數人都是黨員,理應按照要求去做。即使不是黨員,也應該做個人生的“明白人”。

我講到,“明白人”至少要有三個條件或標準:一要有“一枚指南針”,就是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二要有“一個駕駛執照”,就是學會並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三要時刻懷揣 “一本交通規則”,就是嚴格遵守黨紀國法。“指南針”明方向,“駕駛執照”管技術,“交通規則”保安全,可謂 “人生三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我們的“家庭讀書會”,既是讀書學習的好課堂,也是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好時機。誰有了缺點毛病,家裏人看得最真切。所以,我們也倡導大家互相“提提意見”。這是“家庭讀書會”的豐富和延伸,又成了我們的“家庭民主生活會”。

20xx年1月12日,在xx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再次強調家風問題。他語重心長地説,要以老一輩革命家為榜樣,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講得真好,因為領導幹部的家風,關係黨風,關係社風。我們的“家庭讀書會”,不僅要堅持下去,而且還要越辦越好。

家風講話稿 篇8

家,是心靈的棲息地,是生活的加油站,是擋風遮雨的港灣。而對於我來説,家更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我們家是一個大家庭,爸媽共養育了7個子女,加上小輩們現在總共有30 多人。雖然我們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彼此之間卻始終相互牽掛、相互鼓勵、相互扶持。在這個大家庭裏,我們學會了擔當、學會了付出、學會了愛。

記得小時候,媽媽每月工資80元,10元寄給山東外婆養老,10元留給自己在學校吃伙食,其餘的都給爸爸統一支配。爸爸把大部分工資和養豬種地掙的錢,都用來給集體修水庫、建橋樑、買化肥。爸爸離開我們後,媽媽依然和爸爸一樣不捨得吃、不捨得穿,生活非常簡單,一日三餐基本以蔬菜為主,衣服都是買簡單樸素的,把省吃儉用留下來的錢,絕大部分用來幫助他人。在她的影響下,我們全家都養成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

爸爸媽媽從小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為兒女們謀私利,從小讓我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磨鍊,養成自立自強的生活習慣。年輕時,我們對爸爸媽媽不太理解,甚至有些埋怨。我記得,1974年,我在生產隊當婦女主任,由於勞動積極,肯吃苦,被大隊推薦上大學。當爸爸聽説村裏有位家庭貧困的退伍兵也想去上大學後,當即就給縣裏打電話,硬是把我的名字換成了退伍兵的名字。姐姐當年在單位做檔案管理工作,資料室多年沒人整理。盡是灰塵、又不通風,姐姐長時間待在裏面埋頭工作,慢慢患上了過敏性哮喘,好幾年卧牀不起。即使這樣,媽媽也沒有想到要出面説情,去給她換個工作。有時候,我們兄妹也會在一起議論:“媽媽是不是對我們不太關心呢?”然而,我在幫着整理媽媽的日記時,看到了一段關於姐姐的話後,終於我對媽媽有了更深的瞭解,日記裏説:“平榮的哮喘病今天沒有發作,精神也很好,我吊着的心才放了下來。平榮啊我寧願少活20xx年,也情願換你一天天的康復。”讀到這裏我禁不住淚流滿面,媽媽不是不關心我們,不是不幫助我們,她是把所有的情,所有的愛,全都給了她的學生和困難羣眾,把對兒女的愛,深深地埋在了心裏。

當年,爸爸甘祖昌不當將軍當農民的動人故事傳遍大江南北,近年來,媽媽龔全珍的先進事蹟又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現在,爸爸離開我們已經20xx年了,媽媽帶領我們全家一直堅守着當年的理想和信念,傳承着爸爸的精神和作風。

我們兄弟姐妹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在建好自己的“小家”的同時,盡力服務好“大家”,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帶動身邊的街坊鄰舍,努力成為社會和諧發展的一分子。對於全家人來説,向身邊有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也已經漸漸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大妹妹公榮擔任了社區“龔全珍工作室”巾幗志願服務隊隊長,經常帶頭開展志願活動,並先後為貧困學生捐款5萬多元。小妹妹和我的外孫、外孫媳婦都加入了志願服務隊,協助媽媽一同開展革命教育,服務基層羣眾。

家風正則民風純,家風正則政風清,家風正則社風好。在接見媽媽時説過“我們要弘揚這種艱苦奮鬥精神,不僅我們這代人要傳承,我們的下一代也要弘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同樣,我們也要把爸爸媽媽留下來的好家風當作“傳家寶”,永遠傳承和發揚,讓它在平凡樸實的生活中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家風講話稿 篇9

1998年我做了母親。看着襁褓裏的孩子,我認真地思考了一個問題:“要把這個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沉靜思量再三,提筆在育兒日記裏我寫下了這樣的一段“……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陽光開朗、積極向上的人。”以此作為我對兒子的培養目標。

時光荏苒,他背起書包走進了校園。生性頑劣的他各種“狀況”不斷。於是有一天,我和他坐下來談心,最終我們達成了共識——“做讓家人感到幸福的事”,這成為我們家每個人的座右銘。同時我與孩子商定,我們彼此支持、鼓勵和監督,力爭做得更好。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在學校的每一件面對學生的工作都徵求他的意見,聽取他的反饋以及同學的評價,並且問他一個問題:“媽媽的表現你滿意嗎?媽媽讓你感到幸福了嗎?”對於他在學校做的事情,我們也這樣評價。當他代表班級國旗下講話,當他發表小作文,當他主持校內外大型活動,當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當他熱心社會公益……我都把他帶給我的幸福表達出來。後來,他問我:“媽媽,只有在我取得成績的時候你才幸福嗎?”我告訴他,“不是的,你能撿起遺落地面的一張紙屑,能投一個漂亮的球,能和夥伴兒快樂的遊戲,能獨立解決一個問題……我都感到幸福。向日葵追逐陽光,我們也應該追逐陽光,我們的陽光是一種心態,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有這樣的態度,哪怕是暫時的失敗都是幸福的。”這些話對於一個國小生來講,也許他不一定會全懂,但是可以看得出他在努力地做着。

升入高中後,高出我一頭的兒子長大了,可以帶着我走北京逛上海。在過馬路時候會細心地拽我一把,一如小時候我拽着他……我們就這樣,都在努力地做着讓家人感到幸福的事。再有三年,他會離開我,去探尋屬於自己的廣闊空間。相信在沒有我督促的時候,他會秉承陽光做人的方向。

家長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榜樣,孩子時刻在模仿中成長,家風的踐行更在於家長的身體力行。去年,我跟他商量,我想報考國家心理諮詢師,作為老師,這門學科對我的工作太重要。兒子聽了拍着我的肩膀説:“汪老師,我支持你。加油,我看好你!”孩子的話語讓我覺得很幸福!

家風講話稿 篇10

河的對岸傳來一聲聲“啪嗒啪嗒”的聲音,那是父親打稻穀的勞苦與收穫聲。父親操作着打穀機,穿着解放鞋的雙腳迅速輪換地踩着打穀機踏板,暴起青筋的粗糙的雙手接連拿起一把又一把割下來的帶葉稻穀在進行脱粒,動作靈敏、嫻熟,不停息。父親額上的汗珠嘩嘩流下來,在陽光的照耀下,匯成了一條細細的閃亮河流。

父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跟田地打了一輩子交道。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一茬又一茬。從我兒時的記憶到現在,父親一直在種稻穀。從選種、播種、出苗、澆水、施肥、滅蟲、鋤草、抽穗、灌漿到收穫的過程中,便是父親最忙、最勞累的時候。他春耕秋收的四季勞作的情景永遠在我心間抹不去。而看着自己親自收割的稻米供全家品嚐並維持着一家的生活時,便是父親最興奮的時候。如今,父親還會説,我們吃了一輩子的“綠色食品”。

種田,也很講究,需要一絲不苟。在村裏,大夥兒都誇讚父親,説我們家的田埂子最方正,也沒有雜草。確實是這樣的,在種田的每一個環節,父親都是最認真的。很小的時候,父親還把這種勞動的精神教我們姊妹,教我們學插秧。

天矇矇亮,父親便領着我和姐姐出門了。到了地裏,父親便教我和姐姐用繩子從地的前頭拉到尾,保證第一株是整齊的,大概一人橫排插九株,第二個人接着第一個人繼續插九株順下來。父親教我們上身弓起,雙腳立在泥巴里大概快到膝蓋,左手拿秧,大拇指與食指要分秧,右手大指迅速從左手分下來的秧,捏秧後中指插,保證插下去的秧是立着的。在左右看齊時,人按照三三三的角度依次往後退,保證插的秧橫對齊、豎對齊。父親説,做事要做漂亮。

普師畢業後,我從湖南老家來到了新疆喀什工作,眨眼近20xx年了,在離開父母的時間裏,已年邁近70的父親一直在種稻子。

作為兒女的我們,特別地心疼,一直勸父親不要太勞累。父親每次都説,不種了,不種了,到後面還是誰也阻止不了。還安慰我們説:“我種的少,夠吃就行了,不賣了。”在和父親通電話的時候,父親興奮地告訴我,現在黨的政策好了,你要安心工作,你在新疆工作領工資,我在家種地還可以領到直補金。

我知道,父親是在種田的勞苦與收成中找到了生活的甜蜜。父親用種地這種方式,支撐了一個大家庭的生活,蓋上了新房,送了幾個子女都上了學。這是他一生的樸素希望,和純淨夢想。種地是一門哲學。父親便是那個在土地上給我們傳授哲學的人。

家風講話稿 篇11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家風是文化,滋養後代。家風正,父慈子孝,家庭和睦,鄰里守望,英才輩出。父母言傳身教,家庭教育勿忘優良家風。

玉不琢不成器,樹不修不成材。養育孩子歷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養育孩子不僅需要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更需要孩子品行端正。

曾看過一則報道,發生在江蘇常州。一對年輕夫婦帶了一名6歲左右的男孩到一家餐廳消費,因為兒子看中了裝飾餐廳用的氣球,父母執意要取走,遭到服務員的拒絕。令人沒想到的是,孩子的母親竟然拿出一萬元要買下氣球。面對兒子的需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理性地面對需求。但遺憾的是,孩子的父母做出了不當的選擇,用鬧事、用萬元賭氣為兒子買氣球。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也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關鍵要看父母怎麼愛孩子,這不僅是教育方法的問題,更是教育理念的問題,還反映了家風問題。

年幼的孩子,看中了佈置餐廳用的氣球並執意要拿走,尚情有可原,而作為父母,怎能一味為了滿足孩子,而置家庭美德、社會公德於不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很容易受父母言行舉止的影響。如果父母總是以一副有錢人的張狂面目出現,覺得錢多能買來一切,能擺平一切,那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極有可能會種下“金錢是萬能”的罪惡種子。父母以愛孩子之名,公然地破壞公共秩序和正常法理,蠻不講理謾罵服務員,欲強行買走非賣物品,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種下“拳頭就是哥”強盜禍根。

“不就是氣球嘛,有什麼了不起?”霸氣母親拿錢敲打桌面,在孩子面前,在大庭廣眾之下,透出對事態的不屑,無理取鬧,這種缺乏理智的粗暴舉止,更是養成孩子嬌縱任性的不良土壤。孩子的心靈猶如一張白紙,“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如果父母不懂得進行科學的教育,讓所謂的“愛”衝昏頭腦,無疑會將孩子引向歧途。

常言道:“愚人用流血換來教訓,智人用教訓避免流血。”教養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不斷學習總結、不斷完善提高的過程。父母應以自身言行營造良好的家風,以科學的家教還孩子一個燦爛的明天。

家風講話稿 篇12

父親是老複員軍人,沒有什麼文化,有着軍人的堅毅和任性。打我小的時候,就一直聽父親常説“三句話”:別泄氣,有骨氣,重新來。漸漸地,父親的“三句話”成了傳家寶。在我失落的時候,只要想起父親的“三句話”,就勇氣倍增。

別泄氣。1993年高中畢業後,我迷上了寫作,還自費訂閲了不少報刊。每天忙碌着寫作。但是,整整折騰了一年,一篇稿件也沒有發表,母親抱怨,街坊鄰居説三道四,我的信心也動搖了。這時,父親堅定地説,“別泄氣,想當作家那麼容易呀?繼續努力。”隨後,父親把我引薦給了縣文化館的任永清老師。在任老師的指導下,1994年,我參加了山西大同電台的“94國土杯”徵文,我寫的散文詩《故鄉的春天》獲得優秀獎。至此,從開始步入了文學的大門,也摸着了寫作的門道。

有骨氣。因為我寫作水平不斷提高,鄉政府聘我成了信息員,專門從事新聞信息報道工作。在單位被人冤枉,自己窩火憋氣。可是,父親對我説,要有骨氣,這點委屈算啥。聽了父親的話,我繼續努力寫作,兩年後,我被縣地方誌辦公室抽調編撰《懷安縣誌》。一路走來,只要有骨氣,受點挫折沒事。

重新來。進入銀行工作後,我越發覺得自己文憑只是高中,缺乏金融專業知識,在工作中有些吃力。父親説,重新來,多學習些專業知識。我再次聽了父親的話,加強業務學習,知識增長了一大截,寫作也更加順手啦。

父親沒有長篇大論的説教和訓誡,也沒有循循善誘的旁徵博引,有的只是對生活的總結和感悟。父親的“三句話”就是最好的家訓,作為傳家寶,將這種家風世代傳承下去。

家風講話稿 篇13

父母是樸實的農民,他們都是黨員。從父母身上,我繼承了一箇中國最普通家庭的傳世家風——孝順、勤儉。

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一生養育九個子女,卻只留下舅舅和母親兩個。舅舅作為南下幹部隻身留在了湖南,在老家舅媽帶着四個兒女苦苦操持。在那個物質極端匱乏的年代,舅媽養育四個兒女已經不易,奉養外婆的任務便落到了父母的身上。那時父親家中也非常困難,祖爺爺年逾九旬,叔叔、姑姑們都在上學,我和妹妹都是纏人的時候,一家的口糧全靠爺爺和父母三人。但是物質生活的匱乏絲毫沒有減退父母對老人的孝敬,家裏有口好吃的,母親都是一分五份,先打發我跟妹妹分頭送給老人送去,然後我們才能回家共同享用一份,我和妹妹學着母親的樣子,再把那一份四等分,一家人有滋有味地享用那口美味。現在想來,當我的女兒乖巧地把美食奉給爺爺奶奶的時候,這份孝心的根源正是我家的家風——百善孝為先。

不管在家裏還是在單位裏,我都是一個勤快的人,勤勞也是我家的家風。父母用他們的勤勞養育我,我又把這份家風傳遞給自己的孩子。母親經常告誡我們“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爹孃手裏愛勤人”。這樸實無華的語言中藴含着偉大的哲理:勤勞可以興家。生產隊時父母是工分最高的,聯產到户之後我家不僅倉廩豐實,而且還搞起了家庭養殖。農家院中,豬在酣睡,雞在啼鳴,羊在咩叫,牛在反芻。父母用勤勞的雙手換來了老人、子女的衣食無憂。鄰里百家有事的時候,父母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幫張家蓋房子,幫李家辦喜事。父母的勤勞換來鄰里的和睦,更換來家庭的和美。

父母雖然嘴裏説不出“成由勤儉敗由奢”的話語,但是勤儉持家卻是他們的法寶。生活困難的時候,勤儉讓我們得以温飽;今天生活富裕了,勤儉的家風也不能丟。如今國家提倡反對浪費,厲行節約,勤儉節約不僅是我家一個小家事情,更是一個大家、一個國家的事情,只有世代傳承,我們才能家興國旺。

家風講話稿 篇14

自小時候記事起,在我們那個古老村莊——豆村,夜裏都是最美好的。

風清,月朗,燈光如螢。在一片綠色掩映下,炊煙安靜地縹緲而去,順着一縷縷燈光,照射出誘人的美味,如活色活香的古典動畫,把人們都吸引回了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家的唯一的燈光,都是如一盞小紅燈籠,掛在屋裏正中,如家中的太陽。常常,全家吃飯圍着那個燈;而冬天的夜晚,鄰居朋友圍爐而坐,也是那個燈。而沿着高大四方的城牆邊走去,西門外護城河外邊那個全村最亮的燈,就是生產隊養育40多頭馬牛的飼養室的燈了。

我們家的燈,只有15瓦,爸爸特意買的最小號的。我們兄弟姊妹四個就是在那個燈光下,學習做作業的。而大一點,要去學校上晚自習,教室沒有電,學生都提着一盞自制的煤油燈。我有時自習回來,會拎着燈,搓着手跑去大隊的飼養室,坐在給牛送飼料的的籠子裏,下面有暖和的草料,頭頂有金碧輝煌的100瓦的燈泡,雖然有牛反芻的聲音、有小馬駒小牛犢戲鬧的聲音,還有温熱的牛糞發酵散發出的特有的味兒,而我只會為在亮堂的燈光下讀書而滿懷心喜,樂在其中。

後來,爸爸知道了,就不讓我去了。説那是公家的地方,不要去佔公家的便宜。

有一年,爸爸負責給生產隊看西瓜。我很高興,老早就喊着要搶負責給爸爸送飯的任務。第一次去,是離村5裏多路的灘地裏,天都黑了,在窄窄的路兩邊,全是高高的玉米,一個人越走心裏越害怕,老擔心傳説的惡狼從秦嶺裏下來,從青紗帳裏突然鑽出來,不時給兩邊偷看,感到頭皮發麻,於是加緊了腳步,一溜小跑似往地裏趕,快到了卻看不見光燈,就一陣大喊,爸爸才點亮了簡易窩棚的燈。那年,送了很多次飯,只有一次中午,碰到生產隊賣西瓜給外地人,和藹的老隊長才給了我一塊西瓜。現在,那個吃過的西瓜裏最甜的味兒還在記憶中。

後來,在縣城最好的學校裏上高中,教室熄燈早,就經常在老師的宿舍外、路燈下,就着燈光看會書。那時,有許多同學三三兩兩的在熱鬧的燈光下,大家也不覺得冷,反而比賽似的成為校園裏的一道風景。而老師們也都細心地等同學們回宿舍睡覺走了,才熄燈。就像家裏的燈光,始終暖暖地為你亮着。

在外工作了、結婚了之後,爸媽來上千公里遙遠的地方看望我們,仍然是那個只讓開一盞燈的習慣。我們這個小家庭也就都習慣了爸爸的規矩。直到現在,我們家蓋起了三層小樓,樓上樓下裝了不少燈,也裝了好幾個電視,爸還是要隨手關燈。通常家裏只能亮起一盞燈,而不同的是全換上了節能燈。

如今,爸媽快80歲了,仍然不願休息,還要經常下點地種點菜。勤儉節約、對人寬容、不佔便宜,成為父母心地開朗身體硬朗,村裏人緣威信好的祕方,一如家裏那盞不是最亮卻永遠温暖的燈光。

我兄弟倆在父母要求下,都積極申請加入了黨組織。我們看到家裏的燈光,就想起了父母的教誨,公家燈光的便宜都不能佔。守護家裏那盞不是最亮,但最温暖的燈光,就是守護住了幸福。

家風講話稿 篇15

説來好笑,已年屆不惑的我居然不會玩,不會打麻將、不會打撲克、不會“鬥地主”……幾乎所有娛樂活動都與我無緣,顯得有些木訥,更有人跟我開玩笑説:“啥也不會玩兒,簡直白活了!”我有時也着急,“三缺一”的時候上不了場,別人眉飛色舞談論打牌時,自己不知所云。

我的父親就“不會玩”。父親生前是一名山村國小教師,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從我記事起,父親幾乎每天都在備課、批改作業,從來沒見他“玩過”。父親不會騎自行車,每天要步行往返6公里山路到村國小上班,經常起早貪黑。有一次,父親到一個輟學的學生家中做家訪,近夜間12點時,才一瘸一拐地回到家。原來,天黑路陡,一不小心崴了腳,可父親卻不以為然,一邊吃飯一邊興奮地講着做家訪的過程:“沒白去,這孩子明天上學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父親所教的班級連年在同類別考試中名列前茅,父親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母親是農民,父親忙完工作後自然幫助母親做農活。我們兄弟倆寫完作業後也跟着父母去勞動,撿柴、割草、種地……

父親寫得一手好毛筆字。一進臘月,鄰居們便陸續把紅紙拿來找父親寫春聯。父親專門買來筆墨和《春聯大全》,根據各家不同情況書寫春聯,有時還先念給鄰居們聽,鄰居們都很滿意。由於工作量大,經常要熬夜書寫,我便在一旁“打下手”,裁紙、研墨、念對聯,那淡淡的墨香至今令人回味。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有人勸父親寫對聯時應收費,可父親卻一笑了之。

父親當時月工資幾十元,養家餬口顯得緊巴巴。一次支工資後,父親一數錢發現多出來一個月的工資,全家人高興得不得了。可父親卻冷靜地説:“很可能發錯了。”他步行3公里到會計家核對,確實是多發了,便把多支的錢退了回去。

父親的言行潛移默化影響着我。1992年,我在師範上學時曾撿到60元錢,當時夠我兩個月的生活費。可我還是上交到學生科,為此學校還發通報表揚了我。師範畢業後我被分配到一所鄉村國中當老師,在學校住宿,業餘時間都用在讀書寫作上,不斷有稿件見諸報端。後來調入縣委宣傳部工作。

父親寫對聯也薰陶了我。我的楹聯作品曾在中宣部《黨建》雜誌等單位主辦的“把楹聯寫在黨旗上”活動中獲優秀獎,在中央電視台等單位舉辦的20xx豬年春節春聯徵集活動中獲獎。

自己這麼喜歡“玩文字”,可能真應了那句老話“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吧。

家風講話稿 篇16

爺爺、奶奶給我講述家族的故事,醇厚的家史似一罈老酒,愈久愈醇,使我沉醉其中。

據有關資料,我的楊氏家族起源於黃帝之後西周王族。楊姓出於姬姓,源於晉地之楊國(今山西洪洞縣東南)。我將這個起源説與爺爺,爺爺深表認同。因為他的長輩曾告訴他,我們楊姓來自山西,明朝時遷來武安,先入上團城鄉高村,後輾轉移至礦山鎮東寨坡村。楊姓在寨坡是大姓,我的老爺爺叫楊本裕,出生於清末,少時酷愛讀書,後迫於生計,入藥行為生,彼時武安藥商全國知名。在奔波各地的過程中,老爺爺勤於讀書,也因此多了一份對中國戰亂社會的深刻觀察。苦難的生活促進了思想的警醒。老爺爺接觸了共產黨人,加入共產黨,利用藥商身份,在日偽所佔邯鄲城從事地下工作,為革命作出了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任邯鄲市制藥廠廠長,是邯鄲市第一屆人大代表(當時稱為邯鄲鎮)。

我的爺爺1938年出生,從小在老家寨坡長大,七八歲時由老爺爺接來邯鄲上學,沒多久邯鄲解放了。受老爺爺影響,爺爺也酷愛讀書,後入邯鄲師範,16歲執掌教鞭,教齡44年,相繼在河北、山西等地教書。

我跟爸爸是一中校友,他們那一屆的同學們共同組建了正德基金會,來回報母校。爸爸媽媽師範院校畢業後,都走上了教師崗位。作為長期工作在教育戰線的教育工作者,他們更關注道德、做人、做事等諸多方面的環境對孩子人格的塑造。他們常對我説,要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友好待人,努力工作,堅持學習。正如我們一中的校訓所説“做學問首先學會做人”。

自悟、自覺閲讀形成的書香家風能夠促進社會風氣的風清氣正,誠如我所看過的《書香,也醉人》中所言“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閲讀水平”。在作品中,眾多名家以優美的文筆,將人的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人與自然、生命的思考、英雄人物的再現、傳統文化的薰陶等一個個主題充實了我的精神世界。

現代社會信息爆炸式增長,多媒體素材的大量普及、互聯網及電視視頻節目的色彩絢麗、電子移動快餐式閲讀的盛行將人們的思維打造得很功利。而醇厚的書香深深紮根於我幼小的心靈間,也給了我人生最美好的精神食糧,讓我在曾經的迷惘、困惑和年少的輕狂中找到人類文明的厚重,給我無盡的前進力量。在一本本書的精神力量的潛移默化中,潛心養神,體驗着平凡中愛與智慧的力量。充實的書香釀就了樸實的家風,在這個大家庭裏,我們都沒有虛度青春,與書香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