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學習感悟:再談“教育自信”

1

教師的學習感悟:再談“教育自信”

之所以叫《再談“教育自信”》,是因為今年的8月4日,我在微信公眾號中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目叫《讓優質教育在“教育自信”的土壤中長出來》。今天,鷺江論道,林格老師,屈浩主任,還有北師大平台兩位校長,圍繞《迴歸文化母體,鞏固中國教育自信》的話題展開,讓我再一次思索“教育自信”,有了很多新的啟發,所以寫下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並非另起爐灶,而是在原有文章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和完善,期待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2

“教育自信”對一所學校而言,有什麼價值?打個比方,如果把一所學校比喻成一棵大樹,那麼“教育自信”就如同扎向土壤深處的根鬚。根鬚愈健壯,樹就愈發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如果根很薄弱,那麼無非兩個結果:一是這棵樹根本長不起來,二是即使這棵樹陰錯陽差地長起來了,看起來也一片繁榮,但實際上“外強中乾”,一陣風吹草動,就足以要了它的命。

3

説“自信”,我想先説中國教育的自卑。中國教育,很多時候是沒有底氣的。眾多的教育者表現出來的自信,大多是裝出來的。

自卑的表現之一是“否定太多”。對中國教育,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抱怨和批評,看不到自己的優勢,妄自菲薄,對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東西,幾乎“全盤否定”,總希望用國外的某些教育作為標準、模型或樣板來改造我們自己的教育。“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結果“病急亂投醫”。很多時候,“頭疼”的毛病沒治好,反倒“心肝肚肺”也出了問題。其實,支持中國崛起奇蹟的,正是中國教育培養出的一代代人才。教育不該僅僅作為吐槽和挖苦的對象,更需要的是認真研究與面對未來的積極建設。

自卑的表現之二是“左右搖擺”。缺乏定力,缺乏對教育自身規律的深刻認知,盲目模仿照搬現象嚴重,總渴望一蹴而就,找到“一勞永逸”的良方。被社會、家長所綁架,不敢堅持教育的真理。對校長而言,表現出的就是“牆頭草現象”,跟風嚴重,缺乏獨立的教育品格和氣質。今天學“洋思”,明天學“杜郎口”,今天這個模式,明天那個模式,欣欣然於大做表面文章。

自卑的表現之三是“急功近利”。不能站在生命的高度來認識教育的本質,在急功近利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遠,最終迷失。普遍缺失“基於學生”的教育思考,教育控制性被不斷強化。在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的氛圍中,出於追求升學率、增加競爭、提大學聯考試難度的需要,致使我國中國小課程的深度、難度已成各國之最,學生負擔過重,厭學情緒嚴重,越來越多的家庭把孩子送到西方發達國家就學。這,其實也是缺乏教育自信的表現。

自卑的表現之四是“急於設防”。學生過“聖誕節”、過“感恩節”,這還了得?這讓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情何以堪”?於是,一到聖誕節,捕捉“聖誕老人”的教育模式就悄然開啟。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困惑,背後無非是有一個不安的聲音:一旦學生過洋節,就一定會把我們的傳統文化丟掉或削弱。這樣的邏輯並不成立:世界的未來是開放與共融的,,學校的管理者,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簡單的思維邏輯,“閉關鎖國”、“掩耳盜鈴”只能是自欺欺人的“太平”。無論是“洋節”,還是“土節”,都是一種精神文化領域的公共產品,我從不相信,因為孩子們過了感恩節、聖誕節就會不愛國了。我們的圍追堵截,恰恰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4

作為校長,在學校建設中,如何增強教育自信?

自信源於堅信文化根源的自覺。在教育原理的剖析上,中國始終站在高位,這一點毋庸置疑。我們永遠不要“妄自菲薄”。寧靜的自信來自於對根部力量的深信。作為北師大平台的附屬學校,我們的教育之根在哪裏?第一在我們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裏,第二在北師大的教育文化體系中。我們無需去外面的世界“尋尋覓覓”。回頭看,這些文化底藴足以支撐我們在教育之路上,尋找到正確的方向。校長應該是個理想主義者,堅信文化根源的自覺,就是有擔當精神,就是堅持做自己理想中的教育。一棵樹改變不了一個城市的氣候,但每一棵樹都會讓鋼筋水泥的世界多了一份希望。如果每一個有教育情懷的校長,都能堅持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北師大教育理念的高度自信,按照規律去辦學,我們的教育不就多了許多亮色嗎?

自信源於堅持教育創新的勇氣。“天不變道亦可變”,大的體制我們無法撼動,大的環境我們無力更改,但沒有關係,每所學校都是一個實踐基地,我們可以嘗試許許多多屬於我們自己的創新實踐。一位校長,要時時以自己的創新意識、思維以及能力去感染、帶動教師創新力的形成和發展。賦予教師更多的專業自主權,鼓勵教師在教學中能自覺地將知識傳授和創新思維相結合,同時捕捉教師創造思維的閃光點,多層次、多角度地培養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當然,我主張目前的基礎教育改革應該走漸進式的帶有創新色彩的改良之路,不要疾風暴雨,恨不得一下子“革”了傳統教育的“命”,恨不得徹底拆了舊的,撅地三尺,再造新的。教育改革要在保證能夠“生存”的基礎上,從育人方向、培養方式、課程重構、管理完善等諸多方面尋求突破的路徑,以漸變的方式影響“鐵板一塊”的教育大氣候。這不是對教育積弊的消極妥協,而是能夠促進教育真正產生變革的智慧選擇。

自信源於恪守教育規律的定力。教育自信,需要教育者的激情,更需要教育者的理性,要遵循教育和人的成長規律,要讓教育、讓老師更“專業”。“教育不僅是藝術,更是科學”。要把研究重點轉移到不同學段兒童的身心特點上來,如此才不會犯南轅北轍的錯誤,學校才會具備理性的特質。譬如,短視性地追名逐利、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往往以犧牲孩子的身心健康、犧牲孩子的興趣、熱情、好奇心、創造力為代價,這個代價的結果,很可能就是我們的孩子會在人生的馬拉松上輸得體無完膚。我堅決反對簡單機械的分數排名乃至由此引發的一系列諸如按分排座位的教育行為。這種只看結果忽略過程的“黑貓白貓”論式的思維方式,極易戕害學生尊嚴、打擊學生自信。教育不僅要看到冷冰冰的分,更要看到活生生的人。教育應該是温暖的,對每一顆心靈懷有悲憫之心。堅持不排名不代表不鼓勵孩子積極上進、勤奮好學,我們是希望孩子由關照外在評價轉向自我評價、自我激勵,時刻與自己的過去相比,不斷完善自我,同時,學會對外尋求合作和幫助,促成一種態度、方法等層面的良性競爭。有人問:你能堅持嗎?我説:對教育規律的敬畏讓我必須堅持!再比如,明知道領導所指的路子並不符合教育規律,但我們就得不折不扣地執行;明知道教育的最大宗旨是育人,可為了“達標”,為了“政績”,我們甚至不惜讓學生説謊,應付各種各樣的檢查;明知道全力打造“尊師重教”的風氣才會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可面對“黑白兩道”的壓迫和綁架,就屈從了,任憑無視規則、無視傳統、無視道德的事件銷蝕着教育的健康肌體……尊嚴的底線被打破,教育就會染上“奴性”病,沒了骨架,缺了鈣,卑躬屈膝地在世間活着,還能奢望教育出有尊嚴的人嗎?教育的自信又從何談起?

5

據説法國人是有文化自信的,他們走路的時候把頭抬得高高的,因為他們身後有盧浮宮。我相信,我們的身後有長城,有黃河泰山,有唐詩宋詞,有孔子,有“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們也會開闢出一片肥沃的“教育自信”的土壤,讓教育之花綻放得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