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講話稿(精選17篇)

家風講話稿 篇1

1998年我做了母親。看着襁褓裏的孩子,我認真地思考了一個問題:“要把這個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沉靜思量再三,提筆在育兒日記裏我寫下了這樣的一段“……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陽光開朗、積極向上的人。”以此作為我對兒子的培養目標。

家風講話稿(精選17篇)

時光荏苒,他背起書包走進了校園。生性頑劣的他各種“狀況”不斷。於是有一天,我和他坐下來談心,最終我們達成了共識——“做讓家人感到幸福的事”,這成為我們家每個人的座右銘。同時我與孩子商定,我們彼此支持、鼓勵和監督,力爭做得更好。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在學校的每一件面對學生的工作都徵求他的意見,聽取他的反饋以及同學的評價,並且問他一個問題:“媽媽的表現你滿意嗎?媽媽讓你感到幸福了嗎?”對於他在學校做的事情,我們也這樣評價。當他代表班級國旗下講話,當他發表小作文,當他主持校內外大型活動,當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當他熱心社會公益……我都把他帶給我的幸福表達出來。後來,他問我:“媽媽,只有在我取得成績的時候你才幸福嗎?”我告訴他,“不是的,你能撿起遺落地面的一張紙屑,能投一個漂亮的球,能和夥伴兒快樂的遊戲,能獨立解決一個問題……我都感到幸福。向日葵追逐陽光,我們也應該追逐陽光,我們的陽光是一種心態,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有這樣的態度,哪怕是暫時的失敗都是幸福的。”這些話對於一個國小生來講,也許他不一定會全懂,但是可以看得出他在努力地做着。

升入高中後,高出我一頭的兒子長大了,可以帶着我走北京逛上海。在過馬路時候會細心地拽我一把,一如小時候我拽着他……我們就這樣,都在努力地做着讓家人感到幸福的事。再有三年,他會離開我,去探尋屬於自己的廣闊空間。相信在沒有我督促的時候,他會秉承陽光做人的方向。

家長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榜樣,孩子時刻在模仿中成長,家風的踐行更在於家長的身體力行。去年,我跟他商量,我想報考國家心理諮詢師,作為老師,這門學科對我的工作太重要。兒子聽了拍着我的肩膀説:“汪老師,我支持你。加油,我看好你!”孩子的話語讓我覺得很幸福!

家風講話稿 篇2

歲月匆匆,人生苦短。清明節將至,轉眼間母親離開我們已經6年了。母親的音容笑貌不時在我的腦際間回放,無盡的思念瞬時湧上哀思的心頭,眸中頓時感覺熱熱的。

母親的一生是清貧的一生,勞累的一生。在她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大事蹟。但她為人隨和,助人不求回報。母親雖然説不出什麼偉大的警言名句,然而,她內心藴藏着對子女的愛卻是無比深厚!直到現在,我無論身在何方,每每想起和母親的那一幕幕都會淚流滿面,因為我想念母親。

母親生於1939年。在她的一生中,經歷了許多坎坷與磨難。母親生下了我們姊妹弟兄三個,弟兄當中我排行老大。母親和父親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極其艱辛地將我們養大。中年之際,母親遭喪偶之痛。

我參加工作之後,每次送給母親一點零用錢,她都捨不得用,並會在我下次看望她時,連同我給的零用錢一起,給我更多。母親為了不給我們子女增添負擔,在身體有病的情況下還堅持做臨時工,掙錢補貼家用。母親晚年生病卧牀,我每次去看望母親。母親卻總是説病情有所好轉,不讓我請假照顧,要我安心工作,不必為她擔心。

母親文化不高,卻深知讀書的重要性,鼓勵我們讀書上學,掌握文化知識,為我後來的人生之路鋪就了好的基礎。母親在垂暮之年已是重病纏身了,卻仍然忍受病痛的折磨為我們操持家務。當我現在想來彌補,想盡盡孝心時,母親已經不在人間。母親走的那一天,我剛好從醫院回家準備母親的後事,結果就接到姐姐的電話,説母親走了。我恨自己為什麼要急着離開,沒有多陪母親一會,這種遺憾已經成為不可彌補的永遠。母親去世前我未能守在病牀前多陪她一會,未能在她老人家的牀前同她一起回憶過去的時光……母親走了,我卻無力挽留,悲傷的心情一直持續着,這種傷痛在我心裏埋得很深,這種感覺好像缺少了許多,失去了許多。

現在,只要想到母親我就會心痛,就無法剋制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母親的離去,留給我無盡的悲哀。母親的温柔、善良、剛毅與堅強以及為人的誠信與親和力,是我永遠要學習的。

母親是個正直、善良、節儉的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母親養育我們兄妹三個,當時一家人每個月十幾斤麪粉、半斤油,生活的清苦可想而知,五口人的家庭吃飯是個大問題,母親每天做臨時工來貼補。後來我想她晚年的體弱多病與當年拉扯我們兄妹三人的清苦生活不無關係。在我的記憶中,母親就沒有穿過新衣服,儘管當時條件有限,每當過年的時候都會請裁縫師傅給我們每人做上一件新衣服,她熬更守夜給我們做上一雙新布鞋。而她自己總是用我們的舊衣服縫縫補補來將就,後來條件好了,兄弟姐妹們經常給她買些衣服,她自己總是捨不得穿,都拿來送人。直到去世的時候,還有好多沒有穿過的新衣服。由於當年的清苦,母親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從不浪費一粒殘菜剩飯。後來病了,兒女們探視她買的營養品、水果等都捨不得吃,要留給孫兒們。

從小到大,母親始終教育我們要規規矩矩做事情,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湊熱鬧,不要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做事情要處於公心等。我們姊妹弟兄三個之間從來沒有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也沒有任何一個因為行為不當受過任何處分與責備,大家在不同的崗位都做出了成績。我想這與母親的引導與教育是分不開的。母親,你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偉大的一生。你沒有留下什麼,但你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你養育我們兄弟姐妹長大成人,你教我們兄弟姐妹怎麼做人,教我們兄弟姐妹怎麼處事,我們將永遠記住您的教誨,永遠不會辜負您的期望!我想,母親若是有知,一定會露出安詳恬然的微笑的。

春去春又回,花開復花落。轉眼間,母親離開我們已6年了,但不管世事如何變化,時光怎樣流逝,我永遠懷念您——我的母親!

家風講話稿 篇3

父親是老複員軍人,沒有什麼文化,有着軍人的堅毅和任性。打我小的時候,就一直聽父親常説“三句話”:別泄氣,有骨氣,重新來。漸漸地,父親的“三句話”成了傳家寶。在我失落的時候,只要想起父親的“三句話”,就勇氣倍增。

別泄氣。1993年高中畢業後,我迷上了寫作,還自費訂閲了不少報刊。每天忙碌着寫作。但是,整整折騰了一年,一篇稿件也沒有發表,母親抱怨,街坊鄰居説三道四,我的信心也動搖了。這時,父親堅定地説,“別泄氣,想當作家那麼容易呀?繼續努力。”隨後,父親把我引薦給了縣文化館的任永清老師。在任老師的指導下,1994年,我參加了山西大同電台的“94國土杯”徵文,我寫的散文詩《故鄉的春天》獲得優秀獎。至此,從開始步入了文學的大門,也摸着了寫作的門道。

有骨氣。因為我寫作水平不斷提高,鄉政府聘我成了信息員,專門從事新聞信息報道工作。在單位被人冤枉,自己窩火憋氣。可是,父親對我説,要有骨氣,這點委屈算啥。聽了父親的話,我繼續努力寫作,兩年後,我被縣地方誌辦公室抽調編撰《懷安縣誌》。一路走來,只要有骨氣,受點挫折沒事。

重新來。進入銀行工作後,我越發覺得自己文憑只是高中,缺乏金融專業知識,在工作中有些吃力。父親説,重新來,多學習些專業知識。我再次聽了父親的話,加強業務學習,知識增長了一大截,寫作也更加順手啦。

父親沒有長篇大論的説教和訓誡,也沒有循循善誘的旁徵博引,有的只是對生活的總結和感悟。父親的“三句話”就是最好的家訓,作為傳家寶,將這種家風世代傳承下去。

家風講話稿 篇4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很小的時候就聽過這樣的話。

那時候,家中的晚飯是一天中最為重要的時候:外出勞動的爺爺、媽媽、上學的孩子都會圍坐在一張大桌子旁吃飯。儘管端上來的也只是一盤子菜園子裏的炒大蒜、菊葉湯,但是,操持家務的奶奶總是讓我們必須等到爺爺坐到桌子的最上方動筷子之後,才允許我們姊妹五個端碗吃飯。而且吃飯也有規矩:一不許説話,説是會吐沫星子亂飛不衞生;二不許晃腿;三不許剩飯,這是最重要的一條,用爺爺奶奶的話説,剩飯是糟蹋糧食。

在爺爺奶奶的薰陶下,我們姊妹幾個在各自長大成人之後,也都是這樣教育我們的下一代的。

“笑髒不笑破”,這是媽媽的規矩。小時候,家裏孩子多,媽媽在社辦企業上班,總是早起晚睡為一家老少漿洗。記憶中的媽媽,都是晚上在燈下為我們縫補衣裳,即便是在物質貧瘠的年代裏,我們家姊妹5個都穿得乾乾淨淨。

爸爸一直在外工作,總是那麼忙碌。小的時候,我很少見到爸爸,直到我上了國中之後,才知道爸爸是南京市供銷合作總社的一名採購科長。在計劃經濟時代還是很有實權的,可是我們家,大姐、二姐的學費永遠都是拖欠,以至於懂事的二姐為了讓弟弟、妹妹夠繼續升學而不拖欠學費,任憑老師上門做工作也不肯繼續上學,16歲就開始上班掙錢幫助家裏分憂解。媽媽既生氣又心疼,衝着難得回家的爸爸發火:人家都説你在外幹部,孩子都沒錢上學。

“工作就要好好幹,不能讓人戳脊梁骨”,這是爸爸的規矩。爸爸在供銷社工作,因為爸爸勤勞、認真,工作踏實,被組織任命為供銷社書記。當了書記之後,爸爸工作依然忙碌而且更加辛苦,總是騎着“二八”自行車披星戴月,家裏的晚飯也總是熱了又熱。

因為爸爸的執拗,還與他唯一的大姐夫(我的大姑父)發生了很大的爭執。當時,大姑父開了個小店,進貨都是從供銷社批發部批發,大姑父想讓爸爸幫他批張條子,想多拿幾條暢銷的計劃外大前門香煙,不想被爸爸一口拒絕之外,還再三叮囑批發部經理,沒有他的允許,不允許任何人私下做主批給大姑父,氣得大姑父當着很多人的面指着我爸爸的鼻子罵:“我看你當一輩子書記!”

是的,爸爸沒有當一輩子書記,但他當了一輩子的老實人,實在做事,實在為人。

良好的家風是心中有規矩,守住小規矩才能守住大規矩。

家風講話稿 篇5

早些年,家裏境況不好,五口之家,基本上就靠父親給人家幹些泥匠活來維持一家生計。為了支持我和兄弟幾個的學業,從我讀高中那會兒起,父親便戒了煙。

我清楚地記得,父親每天晚上從工地上回來,口袋裏都會揣着一包香煙。這是房東家每天發給工匠師傅的,算是“額外補助”。父親不抽煙了,除了有時候因交際需要拆一包遞給工友師傅抽外,大部分都原封不動地帶回家,然後交給母親放進衣櫃裏。日積月累,數量多了起來,母親會隔三差五地拿幾包香煙到附近商店兑貨一些家庭日常生活必需品。兑換價比香煙的市場售價低一點,這種生意店老闆自然也樂意做。

我讀高中時是家裏經濟最拮据的時候。因離家較遠,我只能寄宿。我的寄宿用品都是用父親攢下的香煙兑換來的。每逢學校放雙週假,父親便早早地張羅,母親拿幾包煙到店鋪兑些豬肉,給我改善一下。晚上,父親從工地歸來,還要仔細詢問我的情況,從學習到生活,從身體狀況到人際交往。望着這用香煙兑換回來的肉湯,想起這來之不易的香煙,肉湯蒸騰起來的熱氣模糊了我的雙眼。

如今參加工作、成家立業多年了,吃肉也早已不是什麼奢望,苦日子熬過來了。我還是會想起多年前父親戒煙省錢、母親兑肉煲湯的情景,內心總是久久不能平靜,因為那香煙裏、肉湯裏,包含着太多太多的父愛和太深太深的親情,更為重要的是,父輩言傳身教的儉樸家風,讓我在耳濡目染中成熟。

家風講話稿 篇6

母親是一本書,翻開目錄,我看到的是“堅持”“善良”“勤勞”,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人生道路上的路標。

母親是一位普通的鄉村教師,也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從我記事起,母親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忙碌。30多年的教師生涯,培養了多少學生從小鄉村走出去,連母親自己也説不清楚。如今我走在城市的街道,有時就會碰到有人告訴我:“我是你母親的學生哩!”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從心底為母親自豪。

母親從沒畏懼過什麼。她始終能給孩子們快樂的空間,也讓每個孩子有安全感。在我幼年的時候。記得那時白天母親要去學校教課,回家還要做家務,還要給我們納鞋底、做鞋。兒時的我,常常在睡眼朦朧中,看見母親在橘色的燈下納着鞋底。她右手拿着錐子或者針線,右手的中指上戴着一個頂針圈,左手握着鞋底。錐子先在厚厚的鞋底上用力地鑽下一個小小的孔,然後把錐子放在桌上,拿起針,往頭髮間一摩擦,那個動作很優美。針慢慢穿過孔,母親在鞋底的另一邊用力拔出針,一根長長的線隨之而過。夜很靜,能聽見線穿過鞋底時的絲絲聲。橘色的燈光讓我感到暖暖的,慈愛的母親讓我心裏感到甜甜的。長長的歲月裏,我始終不能忘卻燈下母親納鞋的身影。

母親為人和善,心地善良。那時我們住在鄉下,鄰居是一個身體不是很好的孤身老太太,只有一個女兒,嫁給了外地人,常年不能回來照顧她,而她又不願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家。母親就把她當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有什麼好吃的都要給她留一些,逢年過節都要打發我們去看望,一直持續了20多年,直到她離世。對於村裏的一些孩子多、生活不寬餘的家庭,母親還時常將我們不穿的衣物送給他們。母親經常教育我們要善待那些可憐人,哪怕自己少吃一口都要行善,從小就給我們埋下了善念的種子。

母親勤勞淳樸,勤儉持家。一塊破布,一件舊傢俱,一截線頭,甚至一個用過的塑料袋都捨不得扔。母親很注重儀表和整潔,在我印象中母親曾很奢侈得買過一塊“的確良”布料,母親親自裁剪縫製,由於母親每逢盛大場合才穿上它,又穿得特別仔細,這件衣服一穿就是近20xx年,直到我工作,它才正式退休。母親對於吃從不講究,常常是能省則省。然而,在禮尚往來方面母親卻很大方,母親總説,借人平還人滿。

而今,我也為人父,但在母親眼裏我永遠是孩子。每當季節變換冷暖交替,總有母親的叮嚀提醒。從牙牙學語到姍姍學步,從少年到中年,我永遠也走不出母親的愛。母親的愛不需要華麗的語言,不需要強加的責任,母親的愛就像春天萬物甦醒,一切都是那麼自然。

母親是一本書,感謝母親,這本書將是我一生的珍寶。

家風講話稿 篇7

我的老家在豫東項城一偏僻鄉村,家鄉一帶稱父母為爹孃。前不久回老家,不經意間看到爹在世時使牲口用的鞭子,使我想起過去他老人家教育我和姐姐哥哥時常講的那句話——做人要守信譽。

爹1940年生於農民家庭,大名叫張義堂,小時候只念過半年私塾,十一二歲時喪父,二十三歲時喪母。上世紀60年代,為了能在大集體拿工分,爹十多歲時就開始學習使牲口,十六七歲就給生產隊趕車,二十來歲成了生產隊裏最年輕的老把式,趕車、犁地、耙地等農活樣樣精通。爹使牲口時雖然經常揚着鞭,卻很少抽打牲口。他常講,牲口通人性,就像人一樣,只要咱們人跟它守信譽,牲口就不會虧待咱。所以,每次出工前爹給牲口上套時,總是逐一拍着它們的脖子,俯身貼近牲口耳邊像許願似的輕聲説,老夥計今個兒好好幹,咱早幹完早收工,多歇一個時辰。經他調教的牲口一下地,個個賣力地把牲口套拉得繃直。爹每次都能像他承諾的一樣提前收工後,讓牲口原地轉三圈打滾休息,再牽到坑塘邊水面潔淨處飲水。這些事辦完後,爹把牲口拴到乾淨通風的樹蔭下,自己在附近背靠着樹蹲下,點上煙慢慢抽起來。

上世紀80年代末,國家實行了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家鄉一帶按照政策把責任田分包到户。那個時代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靠牲口種莊稼成了鄉親們的首選,生產隊解散後家家户户都需要添牲口。為方便農户買牲口,大隊集體從青海購買一批野馬,用火車運到了距離我們村百公里之外的漯河火車站。這是村裏歷史上沒有經歷過的大事,上上下下對這件事都很重視,大隊書記派爹帶着其他人去接這批野馬。聽娘説當時爹勇敢地答應了這項任務,還拍着胸脯給領導保證沒問題。我當時年齡很小,只知道爹要去很遠的地方給村裏辦一件大事。大概三四天之後的一個夜裏,睡夢中的我被娘叫醒後,説爹回來了,同時聽到我家衚衕裏好一陣熱鬧,馬蹄聲、馬叫聲打破了鄉村夜晚的寧靜,後來才知道那是爹帶的馬羣路過我家門前。緊接着,爹又幫村裏給每匹馬編了號、估了價。那一段時間爹一直在忙着馬的事,甚至吃飯睡覺也不回家,生怕出了任何差錯。結果爹帶回來的上千匹馬一匹不少,評的價錢個個公道,辛苦忙碌的成果不但受到大隊書記的表揚,還受到鄰里鄉親的稱讚。整個事情忙完後,村裏分給我家一匹小馬駒,以示對爹的犒勞。從那個時候,我懵懵懂懂地知道了爹在村上是個有分量的人。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家鄉一帶牲口數量增長得很快,基本上每家都有一個牲口,馬、驢、騾、牛等等。我家養着一頭小牛犢,在爹的馴養下差不多能夠配着其他大牲口拉犁拉耙。那一年臨近收秋前,爹又買了一匹雖然瞎一隻眼,但看上去身體很壯、力氣很大的騾子,我家勉強能夠獨自犁地耙地,成了村裏少有的不需“擱犋”的農户,就是不用跟別人搭幫。農曆八月十五前後,田野裏的玉米、大豆、芝麻、紅薯等莊稼次第收割,家家户户開始騰茬犁地、準備種麥。農諺説,種麥的時機把握,“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爹計劃着用這倆牲口輕鬆地把地整好,趕在寒露時把麥種上。可是,一個困難鄰居的求助打亂了爹的計劃。這鄰居喊爹二爺,他是個倒插門的女婿,是為了照顧精神不正常的岳母來到我們村的,家裏很窮,買不起牲口。看着鄰居求助的眼神,爹當即就應允了他的請求,答應幫他家整地種麥。那年由於天氣不太正常,加上小牛犢第一次乾重活,爹又安排先收拾鄰居家的地,儘管起早貪黑抓得很緊,最後還是在霜降前落下自家的一塊地沒種上麥。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一季麥種不上,全家就得少收多少糧食。當時,全家人都覺得爹太傻。每當娘埋怨這件事,爹就撂下那句話“做人要守信譽,吐了吐沫不能再舔起來”。前年我回家時偶遇這個鄰居,他仍豎起大拇指對我説:“三叔啊,俺二爺一輩子大好人!”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期,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為養家餬口和供孩子上學,爹加入了鄰村集上的牛行(其實是交易各種牲口的場所),從養牲口轉身賣牲口。他的主要工作是撮合買家和賣家成交,從中收取一點交易費用,當地人稱之為“説牲口”。依靠誠信仗義的秉性和熟悉牲口的特長,爹很快成為十里八村有名的説牲口行家。

我在家排行老小,從小就比較受爹的寵愛。上國小時逢星期天,總是頭天晚上就寫完作業,第二天再跟着爹趕集上會。因為我知道到了集上不光有好吃的,還常有古裝大戲看。爹經常騎着那輛老式永久牌自行車帶上我。我坐在自行車的前樑上,屁股下的前樑拴着爹的生意道具——皮鞭。爹用力地蹬着自行車腳蹬子,兩個車輪子飛快地在沙土路上奔跑着。就這樣,我跟着爹認識了他的很多朋友,也學會了很多大戲台詞,還了解了他在生意界守信譽的口碑。

隨着爹守信譽口碑的傳開,其客户也越來越多,就連遠在四五百里外的大別山區紅安、光山、羅山的客户也紛紛找上門來,但爹絲毫沒放鬆對自己信守承諾的要求。記得有一年農曆臘月二十左右,大雪紛紛揚揚一直下個不停,臨近年關賣牛户急着要錢過年。爹説成的牲口交易中,離我家20公里以外的一個客户還欠一萬多元。爹不懼天寒路滑騎車一天,冒雪趕到客户家去拿錢。第二天冒雪趕回家時,爹的黃色軍大衣被雪水浸透,並且沾了不少泥巴,他沒換衣服就忙着挨家挨户去送錢。

雖然爹離開我們已經多年,但他用言行為我們樹立了守信譽的家風。

家風講話稿 篇8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諧家庭是中國構建和諧社會體系中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沒有家庭的和諧就不會有社會的和諧。家庭和諧是構建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良好家風有助於家庭成員形成共同價值取向,使家庭成員能以民主平等、團結互助、勤奮好學、艱苦奮鬥、明禮誠信、遵紀守法等家庭行為規範約束自己,倡導科學文明、綠色節儉的家庭生活方式。

黨員幹部在良好家風傳承與發展方面要作好表率作用。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的特殊身份和職責所在,其擔任着修身、齊家、治國乃至平天下的重要使命,因而其必須要在家族、家庭成員面前認真做好良好家風的認知、學習和建構工作。

認知。所謂家風,即家庭、家族的風尚習氣,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管理家庭的文化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良好的傳統家風。家風是家庭、家族成員人文素養的根基,體現了一個家庭、家族的文化涵養。一般而言,家族、家庭成員一出生便籠罩在一張無形的家風之網內,其必然經過家風的教化才能蜕變成一個社會的人。也就是説,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其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信仰、倫理道德、語言及行為規範等都會或多或少的被家風所約束,家風會潛移默化的滲入其心靈,使其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而,良好的家風,對每一個人的影響至關重要。黨員幹部要具有對良好家風的認知,要有家風意識,在社會大眾、家庭日常生活中尋找良好家風的思想文化資源,為良好家風的傳播開闢更廣闊和深厚的接受空間和受動效果。黨員幹部要積極迴應和主動反應良好家風,積極導引具有感召之力的和社會正能量的核心價值觀,從而把良好家風提升成為積極向上的社會文化風尚。

學習。良好家風是中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的精神滋養。由於家庭環境、社會階層、生活方式等不同,使得各家家風呈現出各自的特色。作為黨員幹部,要學習、研究和借鑑各個和睦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個人背景、不同文化層次、不同生活方式等情況下所形成的良好家風。學習各種良好的家風家規,從而樹立行為規範,對一名黨員幹部來説非常重要。黨員幹部在對良好家風的學習中受到春風化雨的思想引導,發揮自我淨化、自我提高的主動性,自覺養成良好作風,並把它們潛移默化到自身的工作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時,黨員幹部在深入學習、研究和借鑑各地的良好家風過程中,弄清楚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充分認識到加強和改進家風建設的重要性,用良好的家風家規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從而帶好頭,示好範,推動各項工作開展,形成適合本地各個家庭應有的良好家風觀念和方法,構建適合本地區家庭的良好家風模式,為構建和諧社會夯實基礎。

構建。黨員幹部是羣眾的領路人,對於黨員幹部而言,在良好家風建設方面起到帶頭作用,就不能僅僅只顧建好自家家風的事情,還需在立足於自身良好家庭家風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示範作用,教育引導人民羣眾形成對良好家風的認知,引導人民羣眾在優良家風建設的實踐中,反思各自家庭家風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不斷調整和建構自己良好的家風模式,進一步形成自身家庭、家族和社區家庭的良好家風互動,構建屬於適合本區域各個家庭獨特的良好家風模式。

家風講話稿 篇9

家風又叫門風,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處事方法和精神風貌,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國如山,家是石,好家風必將促進好的政風和社會風氣。

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更應注重家風建設。一個人在家孝順父母,品行端正,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風正、行為端,在工作崗位也往往會盡職盡責。家風不正,難出好苗,更難出好乾部。共產黨員家風建設,與“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的做一名合格黨員一脈相通。

立德行,內修正氣。加強黨性培養,學習黨章、黨規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修品德,立官德。周氏家訓雲:“唯我周公後,濂溪百世孫。殷勤遵聖訓,篤信守賢文。禮樂千秋仰,圖書萬古存,居身恭儉證,處事厚謙温。報國忠廉潔,傳家孝義存”言傳身教,立德立行樹良好家風。

敢擔當,外修忠骨。堅定理想信念。只有在困難矛盾面前不縮手,在歪風邪氣面前不低頭,在問題失誤面前不諉過,維護做人尊嚴,堅守為官底線,才能實現人生價值。奮發有為,開拓創新。黨員應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絕不能滿足現狀、僵化停滯,因循守舊、不思進取。要開拓創新,用新思路新舉措開闢新道路,解決新問題。

守“三廉”,把“四關”。共產黨員應做到“三廉”,即知廉、倡廉、守廉。增強廉潔從政的思想意識,自覺做好廉潔自律工作。樹立“愛崗敬業、廉潔自律”的良好作風。“四關”即“權力關、金錢關、交往關、交往關”。把好權力關,在於堅持立黨為公;把好金錢關,在於堅持不貪不佔;把好交往關,在於堅持情趣高尚;把好人情關,在於堅持黨性原則。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從弱小到強大的本源。以勤治家以儉持家,戒奢靡,倡廉風。

家風是沉厚積澱的中華文明,是代代傳承的道德經典,是民族成長的精神足印。家風的作用就是通過每個家庭的道德規範作用,來影響社會的每一個個體成員,進而達到規範整個社會風氣的作用。重拾家風,黨員先行。

家風講話稿 篇10

父親是一名受黨教育、對黨忠誠的老黨員,他的黨齡比我的年齡還長。他總是把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如今的幸福生活歸功於黨的領導。父親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的價值追求和人生航向。回顧自己30多年來走過的人生軌跡,從一名農家子弟考入大學,從部隊軍官轉業到地方機關,除了自身努力外,與父親的“三知”家風密不可分,它總是在我迷茫、困惑、失落時,指引我前進的方向,給予我温暖的力量。

知書達理。父親常説讀書使人明智。一個人能夠靜下心來讀書,為人做事不會差到哪兒去。對父親最深的印象便是他求知若渴、手不釋卷。從母親那裏瞭解到,父親從小就愛學習,家裏窮買不起書,他就向別人借。幹完農活之餘,父親見縫插針抄書。父親所抄的書現在還在,我隨手一翻,字跡漂亮工整。堅持學習的他,知識面很廣,對國際國內形勢分析得入木三分,對四大名著裏的人物如數家珍,對“互聯網+”的理念娓娓道來……每次與他聊天都有收穫。如今,父親已年過六十,退休在家。不愛打麻將、不愛吃喝玩樂,每次回家,他總是手捧着書、架着眼睛、看得入神。

知恩圖報。父親時刻告誡我們,喝水不忘挖井人。父親結婚那會兒,要蓋新房,差300元。有個親戚知道後,冒着雨夜,走了好幾里路,把用報紙裹得嚴嚴實實的300元錢塞到父親手中。父親每每講到這眼睛總是紅紅的。“他是把自家辛辛苦苦養的豬賣了換來的錢呀。”父親説,當時接過錢的一剎那,感到300元是如此的沉重,心裏無比的温暖。時過境遷,33年過去了,當初的300元早就還了,可這恩情卻如同酒一樣,越藏越深。今年,那個親戚的小孩要在蘇州買房,那個親戚來我家借錢,父親把所有的積蓄都借給了他。晚上,母親有點不樂意了,説當初也就借了300元,你現在卻借給別人好幾萬。父親説,滴水之恩就要湧泉相報。沒有當初的300元,我們婚都可能結不成!母親不再作聲。父親的知恩圖報給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我人生道路上,指點我、幫助我、鼓勵我的人,我都銘記在心。知恩讓我感到生命中充滿了陽光,圖報為我前進注入了強大動力。

知足常樂。父親常説:“愉快的心情是知足換來的,失落的心情則是盲目攀比而來。”爺爺沒有給父親留下什麼家產,母親經常埋怨,父親便説,我們白手起家,不依靠上一代是好事,我們下一代也該這樣。在工作上,父親説,我幹好本職,過好日子就行了。發現無論遇到什麼問題,父親總是能以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去面對。這種知足常樂的家風常常把我從思想的牛角尖裏拔出來,從心理的陰暗面拖到陽光下。

父親是個老實人,與母親恩恩愛愛一輩子,踏踏實實過日子。沒有掙到多少錢,但每一分錢都掙得硬氣、花得踏實。沒有為我積累多少物質財富,但“三知”家風,已經讓我變成了一個精神富翁,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這是多少物質財富都無法比擬和替代的。

家風講話稿 篇11

父親是一名共產黨員。父親早年在廣東汕頭當兵,轉業後在一家國企做採購工作,從企業辭職回家後自己做裝飾生意。與人相處或者處理問題,他總是堅持內心的“理兒”。

父親是一個自制力很強的人,生活簡單,淡泊名利。父親的一個戰友在縣土地局工作,有一階段農村徵地用地吃緊,不論是開工廠用地,還是蓋房用地用土,都管得嚴,很多人想通過父親疏通關係,父親板着臉,來者一概拒之,父親説“人家是公家的幹部,不是為我當的官。我不圖啥好處,也不管這些事。”日常裏,父親與朋友聚會,只喝小酒,有誰膽敢勸他多喝,越了線,他就生氣。不貪名利,心寬體胖,這是父親的養生“理兒”。

父親常念責任“理兒”。父親是一個具有強烈家國情懷的人,在參軍期間,多次參加救災,曾在勞動生產中差點喪命,算是有過貢獻,即使這樣,父親也從不因為沒有得到應該的回報而抱怨,他自己説男人為國為家都是本分,不要計較。父親大概是方圓數十里內,唯一一個自己掏錢訂報紙的農民,讀報學習數十年不間斷。20世紀90年代,農村電視尚未普及,父親用省吃儉用下來的錢,購買了一台14寸黑白電視機,而且添置了充電瓶,每天夜幕降臨,準時把電視機擺放在正房門口、朝着院子,為街坊鄰里播放電視節目。父親常説,儘管咱們是農民,但不能當睜眼瞎子,跟着黨的政策和時代潮流,才不會被淘汰。

父親還有一個為孝的“理兒”。父親在本家年齡最長,在母親家也排行老大,孝敬老人且能一碗水端平。我爺爺在1981年秋天被檢查出患肝癌,為了方便照顧爺爺,父親決然從工廠辭職,帶着爺爺四處求醫問藥,同時也讓爺爺放鬆心情,減輕病痛。那時候肝癌是絕症,父親最終沒能挽回爺爺的生命,但盡到了一個子女的責任。爺爺走後,留下奶奶一個人,父親改變了盡孝的做法,他克服種種困難,帶奶奶出去旅遊,讓奶奶最高興的是,自己在有生之年去了天安門和故宮。我姥姥患的是甲狀腺癌,是父親帶着姥姥在醫院做的手術,而且隔一段時間父親還要騎自行帶着姥姥去醫院化療,那時候交通條件落後,我兩個舅舅都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次數很少,照料病重的姥姥全靠父親一個人。姥爺待我父親如兒子,後來姥爺居家養老,只有父親經常陪伴,姥爺的吃喝拉撒父親樣樣照顧周到。

父親愛念“老理兒”。他説“這是老百姓的規矩,啥都不講究,天不怕地不怕,想幹啥就幹啥,是要遭老天報應的”。

家風講話稿 篇12

自小時候記事起,在我們那個古老村莊——豆村,夜裏都是最美好的。

風清,月朗,燈光如螢。在一片綠色掩映下,炊煙安靜地縹緲而去,順着一縷縷燈光,照射出誘人的美味,如活色活香的古典動畫,把人們都吸引回了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家的唯一的燈光,都是如一盞小紅燈籠,掛在屋裏正中,如家中的太陽。常常,全家吃飯圍着那個燈;而冬天的夜晚,鄰居朋友圍爐而坐,也是那個燈。而沿着高大四方的城牆邊走去,西門外護城河外邊那個全村最亮的燈,就是生產隊養育40多頭馬牛的飼養室的燈了。

我們家的燈,只有15瓦,爸爸特意買的最小號的。我們兄弟姊妹四個就是在那個燈光下,學習做作業的。而大一點,要去學校上晚自習,教室沒有電,學生都提着一盞自制的煤油燈。我有時自習回來,會拎着燈,搓着手跑去大隊的飼養室,坐在給牛送飼料的的籠子裏,下面有暖和的草料,頭頂有金碧輝煌的100瓦的燈泡,雖然有牛反芻的聲音、有小馬駒小牛犢戲鬧的聲音,還有温熱的牛糞發酵散發出的特有的味兒,而我只會為在亮堂的燈光下讀書而滿懷心喜,樂在其中。

後來,爸爸知道了,就不讓我去了。説那是公家的地方,不要去佔公家的便宜。

有一年,爸爸負責給生產隊看西瓜。我很高興,老早就喊着要搶負責給爸爸送飯的任務。第一次去,是離村5裏多路的灘地裏,天都黑了,在窄窄的路兩邊,全是高高的玉米,一個人越走心裏越害怕,老擔心傳説的惡狼從秦嶺裏下來,從青紗帳裏突然鑽出來,不時給兩邊偷看,感到頭皮發麻,於是加緊了腳步,一溜小跑似往地裏趕,快到了卻看不見光燈,就一陣大喊,爸爸才點亮了簡易窩棚的燈。那年,送了很多次飯,只有一次中午,碰到生產隊賣西瓜給外地人,和藹的老隊長才給了我一塊西瓜。現在,那個吃過的西瓜裏最甜的味兒還在記憶中。

後來,在縣城最好的學校裏上高中,教室熄燈早,就經常在老師的宿舍外、路燈下,就着燈光看會書。那時,有許多同學三三兩兩的在熱鬧的燈光下,大家也不覺得冷,反而比賽似的成為校園裏的一道風景。而老師們也都細心地等同學們回宿舍睡覺走了,才熄燈。就像家裏的燈光,始終暖暖地為你亮着。

在外工作了、結婚了之後,爸媽來上千公里遙遠的地方看望我們,仍然是那個只讓開一盞燈的習慣。我們這個小家庭也就都習慣了爸爸的規矩。直到現在,我們家蓋起了三層小樓,樓上樓下裝了不少燈,也裝了好幾個電視,爸還是要隨手關燈。通常家裏只能亮起一盞燈,而不同的是全換上了節能燈。

如今,爸媽快80歲了,仍然不願休息,還要經常下點地種點菜。勤儉節約、對人寬容、不佔便宜,成為父母心地開朗身體硬朗,村裏人緣威信好的祕方,一如家裏那盞不是最亮卻永遠温暖的燈光。

我兄弟倆在父母要求下,都積極申請加入了黨組織。我們看到家裏的燈光,就想起了父母的教誨,公家燈光的便宜都不能佔。守護家裏那盞不是最亮,但最温暖的燈光,就是守護住了幸福。

家風講話稿 篇13

環境對人的影響除了有形的模仿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家風的重要性由此可見。要説起我家的家風,那就是老爸從小教給我的“節儉”二字。

父親是個盡職盡責的村幹部,也是羣眾眼中值得信賴的黨員。在我的印象裏,老爸一向很注重節儉。小的時候我家住在農村,他喜歡自己動手,修修補補,整理房間時會細心地把我們姐弟丟棄的小物件收起來,放在用廢木板釘的木盒裏。父親還常常把撿到的那些被遺棄的舊螺母、廢釘子擦拭乾淨,如獲至寶地放進盒子。時間長了,那隻木盒就被塞得滿滿當當的。我是一個愛乾淨的孩子,很不喜歡家中放着一堆破垃圾,幾次提出把木盒中的東西丟掉,都遭到了老爸的反對。他語重心長地告誡我説,那是家中的“聚寶箱”,説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場呢。

記得有天早上我正要出門上學,突然系在腰間的皮帶環崩斷了,這下可把我急壞了,只好提着褲子去找老爸想辦法。老爸不慌不忙地打開木盒,伸手在裏面扒拉了幾下,就從裏面找出了一隻皮帶環,扣在皮帶上一試大小正合適,似乎是專門為我的皮帶量身定製的一般。我既感到驚喜,又非常感激,真的沒想到老爸那隻默默無聞的“聚寶箱”,在關鍵時刻為我解了圍。

後來,我發現這隻“聚寶箱”簡直成了一隻“魔盒”,總能變出我們想要的東西。大衣上的扣子掉了,盒子裏就能找到配套的鈕釦;晚上停電了,裏面就有半截蠟燭;木椅脱榫了,裏面就能找到木楔、鐵錘和釘子……日常生活中應急的小物件,總能在這隻“魔盒”裏找到相應的配件。逐漸地,我感到生活中再也離不開這隻“聚寶箱”了。

到了上中學的時候,我家搬進了縣城,我在擁有自己獨立房間的同時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聚寶箱”,將一些暫時用不着的舊物譬如電腦軟盤、數據線、電話線接頭、水龍頭墊圈、玻璃膠之類一一收集其中,以應不時之需。現在,我進入了大學讀書,又把自己的“聚寶箱”帶進了大學校園,還在寢室之中帶動室友興起了節儉之風。將來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也要把勤儉節約作為我家的“傳家寶”傳下去。

是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這種無形的力量,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一生。良好的家風不僅能造福社會,還能澤被子孫,延及後世。

家風講話稿 篇14

對家風認識,原來停留在家庭教育層面。學習了《準則》,有了新的認識,家風是作風反映,連着黨風政風。當前,絕大多數黨員幹部的家風是好的,但也有個別黨員幹部治家不嚴,濫用權力為親屬謀利,甚至縱容家人違法亂紀。黨員幹部的家風不正,已經成為作風問題滋生、腐敗現象蔓延的重要根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黨員幹部要重視“治家”,在“修教、嚴己、防小”上下功夫。

治家首先“修教”,要在愛而有度、教之有道上下功夫。關愛家人,這是人之常情。但以什麼理念、態度、方式關愛,卻大有學問。放眼古今,大凡留下美名的清官正吏,其家教家風也讓後人“仰之彌高”。諸葛亮教誨兒子修身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祖孫三代被譽為“三世忠貞”;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國藩教育子女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子女中不少成為著名專家學者。良好的家教家風,既是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本質的體現,也是對子女真正關愛、培樹成才的保證。父母之愛子,則為計之深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用“正能量”培養教育孩子好學上進、自尊自立;用嚴格的家規管理教育親屬子女應該倡導什麼、反對什麼,從骨子裏去掉傲氣、戾氣、霸氣,低調做人,踏實做事,遵規守紀;用違法案件的慘痛教訓給親屬子女常敲警鐘,讓他們知道滿足,懂得珍惜,當好“賢內助”,做好“官後代”。

治家重在“嚴己”,要在勤儉自律、以身作則上下功夫。前段時間,看到一篇關於羅榮桓元帥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典範的文章。1947年7月,羅榮桓從莫斯科治病回到哈爾濱,全家被安排住在市區一處很寬敞的獨立庭院裏。他多次向有關部門提出將這處庭院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處房子住。後來,羅榮桓搬到與時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譚政一起住。譚政住二樓,他住一樓。羅帥對家人説:“住的房子大小,看來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們是黨的幹部,要時時想到生活在基層的人民大眾,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樓越來越高。”羅榮桓還説:“生活不要特殊化,一味追求舒適的生活,講究吃穿,貪圖享受,就要變壞的。”就是像羅榮桓、周恩來、焦裕祿等黨的先鋒模範一生清正廉潔,嚴管家人,鑄就了共產黨員的高尚品行和廉潔操守,培育了好家風,留給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以身作則”是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是最形象具體的傳達與詮釋。作為黨員幹部,如果因為當了領導,心氣就高了,説話就橫了,生活就享受了。這樣,子女就會效仿,家風就難以樹正,也就遲早會發生問題,把自己送上“不歸路”。要管好親人,黨員首先要管好自己,加強自律。在己身正的前提下,劃清公私角色的界限,保持職業身份與家庭角色的距離,加強對家屬親人的教育、提醒、約束,使他們自覺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良好的家風和清廉的作風。

治家必須“防小”,要在防微杜漸、堅守底線上下功夫。從大量揭露出來的違紀違法案件看,腐敗分子並非一開始便是腐化墮落之人,他們剛開始從政為官時,也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慎言慎行,卻在面對金錢、美色、人情時,失去了防微杜漸的自覺意識,未能經受住考驗,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有的是家屬親人收受別人一件衣服、一瓶化粧品、一點特產等,或者睜隻眼閉隻眼,或者輕描淡寫説説,無形中縱容了家屬親人,給人留下了縫隙,腐敗打開了缺口。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貪“小”多了,就想貪大,就會上癮,最終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家人。治家、防腐須從源頭做起,從小處抓起。黨員幹部要時刻謹記“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愚者暗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等至理名言,面對誘惑謹小慎微,只有慎始,才能善終。要經常和親人交流溝通,準確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對苗頭性問題,及時制止、嚴肅批評,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家風講話稿 篇15

我的父親已年近古稀,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父親在工作中勇於擔當,在奉獻中享受快樂。

1964年,年僅17歲的父親國中畢業後,便滿懷豪情地投入到內蒙古保安沼地區大規模的電力線路建設工程中去。

父親是個工作上不服輸,敢啃硬骨頭的人。當年的施工條件極其艱苦,翻山越嶺、風餐露宿是工作的常態。生活狀況難以想象,只能睡倉庫、住菜窖、吃乾糧。經過3年的艱苦奮鬥,父親硬是和同事們一起讓保安沼大地通上了電。

從參加工作之日起,父親就立志成為一名電力技術“達人”。然而,對於只有國中文化的他來説,這談何容易。白天,他泡在車間,檢查設備,研究圖紙,鑽研技術。晚上,他點燈熬夜,攻讀電力專業書籍。功夫不負有心人,父親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了自己的業務技能。

父親有時要爬上電線杆,進行高危的帶電作業。父親怕我們為他擔驚受怕,從來不對我們講工作場景。還是別的同事和母親聊天時,説起了父親長年在“刀尖上跳舞”。帶電作業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慘劇。每次接到帶電作業任務時,父親總是第一個衝上前。

由於變壓器市場供不應求,缺少配電變壓器成為保安沼地區的供電瓶頸。為此,父親從外線班調出,參加了變壓器試製工作。父親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加班加點製造了55台配電變壓器,為保安沼地區的正常供電立下了功勞。

1980年,內蒙古自治區勞改局東部分局水電處在保安沼地區成立了供電所,父親受命為供電所修試室主任。修試室負責保安沼地區供電設備的檢修試驗工作,保障着供電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父親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在他的帶領下,修試室出色完成了一次次檢修任務,攻克了一道道設備改造難題,為保證保安沼地區電力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20xx年,父親從供電所副所長的崗位上退休。因工作需要,他被返聘做供電設備修試管理工作。退休不褪色,父親依然盡心盡責堅守崗位。

勇於擔當傳家久,敢於負責繼世長,這就是父親留給我的無字家風。當我參加工作後,父親的擔當精神更是無時無刻不激勵着我,讓我做事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當我也成為一名黨員後,面對接踵而來的急難險重任務,我更是挺身而出,勇挑重擔。

家風講話稿 篇16

家,是心靈的棲息地,是生活的加油站,是擋風遮雨的港灣。而對於我來説,家更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我們家是一個大家庭,爸媽共養育了7個子女,加上小輩們現在總共有30 多人。雖然我們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彼此之間卻始終相互牽掛、相互鼓勵、相互扶持。在這個大家庭裏,我們學會了擔當、學會了付出、學會了愛。

記得小時候,媽媽每月工資80元,10元寄給山東外婆養老,10元留給自己在學校吃伙食,其餘的都給爸爸統一支配。爸爸把大部分工資和養豬種地掙的錢,都用來給集體修水庫、建橋樑、買化肥。爸爸離開我們後,媽媽依然和爸爸一樣不捨得吃、不捨得穿,生活非常簡單,一日三餐基本以蔬菜為主,衣服都是買簡單樸素的,把省吃儉用留下來的錢,絕大部分用來幫助他人。在她的影響下,我們全家都養成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

爸爸媽媽從小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為兒女們謀私利,從小讓我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磨鍊,養成自立自強的生活習慣。年輕時,我們對爸爸媽媽不太理解,甚至有些埋怨。我記得,1974年,我在生產隊當婦女主任,由於勞動積極,肯吃苦,被大隊推薦上大學。當爸爸聽説村裏有位家庭貧困的退伍兵也想去上大學後,當即就給縣裏打電話,硬是把我的名字換成了退伍兵的名字。姐姐當年在單位做檔案管理工作,資料室多年沒人整理。盡是灰塵、又不通風,姐姐長時間待在裏面埋頭工作,慢慢患上了過敏性哮喘,好幾年卧牀不起。即使這樣,媽媽也沒有想到要出面説情,去給她換個工作。有時候,我們兄妹也會在一起議論:“媽媽是不是對我們不太關心呢?”然而,我在幫着整理媽媽的日記時,看到了一段關於姐姐的話後,終於我對媽媽有了更深的瞭解,日記裏説:“平榮的哮喘病今天沒有發作,精神也很好,我吊着的心才放了下來。平榮啊我寧願少活20xx年,也情願換你一天天的康復。”讀到這裏我禁不住淚流滿面,媽媽不是不關心我們,不是不幫助我們,她是把所有的情,所有的愛,全都給了她的學生和困難羣眾,把對兒女的愛,深深地埋在了心裏。

當年,爸爸甘祖昌不當將軍當農民的動人故事傳遍大江南北,近年來,媽媽龔全珍的先進事蹟又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現在,爸爸離開我們已經20xx年了,媽媽帶領我們全家一直堅守着當年的理想和信念,傳承着爸爸的精神和作風。

我們兄弟姐妹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在建好自己的“小家”的同時,盡力服務好“大家”,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帶動身邊的街坊鄰舍,努力成為社會和諧發展的一分子。對於全家人來説,向身邊有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也已經漸漸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大妹妹公榮擔任了社區“龔全珍工作室”巾幗志願服務隊隊長,經常帶頭開展志願活動,並先後為貧困學生捐款5萬多元。小妹妹和我的外孫、外孫媳婦都加入了志願服務隊,協助媽媽一同開展革命教育,服務基層羣眾。

家風正則民風純,家風正則政風清,家風正則社風好。在接見媽媽時説過“我們要弘揚這種艱苦奮鬥精神,不僅我們這代人要傳承,我們的下一代也要弘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同樣,我們也要把爸爸媽媽留下來的好家風當作“傳家寶”,永遠傳承和發揚,讓它在平凡樸實的生活中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家風講話稿 篇17

請朋友寫了一副對聯:“處世無他莫若為善,傳家有道還是讀書”,掛在我的書房裏。之所以喜歡這兩句話,是因為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我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他的命很苦,一歲零一個月時,爺爺就病逝了。父親在村裏僅僅讀過幾年私塾,就不得不輟學務農。或許是因為自己未竟的夢想,在子女讀書的問題上,父親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偏執和果斷。他希望我們自己爭氣,把書讀好。

那時候,我們家真的很窮,窮得有時連吃穿都顧不住。但為了給我們交學費,父親想盡了辦法。他上山挖過藥材,抓過蠍子,農閒時下過煤窯,後來不知從哪裏賒來兩隻奶羊。父親是村裏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靠養奶羊供子女讀書的莊稼人。因為這個,父親經常受到村裏一些人的嘲笑,他們説父親是十足的傻子,不知道給地裏上化肥,卻把錢扔給學校。父親聽到這些“風涼話”,只是笑笑,並不放在心上。隔些時日,父親就會到學校去,給我們送些乾糧或衣服,順便問問我們的學習情況。

父親常説:“讀書和種地一樣,不能懶,一懶百事不成。”有時,他也拿小時候背過的句子激勵我們:“好讀書,家貧不能常得。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放假的時候,父親也會讓我們幹些輕微的農活。他喜歡歷史故事,有時翻開我們的歷史課本,讀得津津有味。就這樣,父親用他的遠見和執着,供出了兩個大學生、一個高中生、兩個國中生。讓讀書的家風在我們這一枝上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母親也是一個苦命人,不識字,一輩子不曾出過遠門。但母親心很善,見不得人遭災受苦,寧願自己忙一些,能幫別人時從不忍拒絕。母親是做鞋能手,村裏的年輕媳婦裁不成鞋樣兒納不成鞋底,都會找母親請教,母親總是笑臉相迎,手把手地指導,掏心掏肺地把她們當成自家的媳婦。母親奶水旺,村裏有些人家的嬰兒常來借乳。有這樣一件事:我三個月大時,鄰居從外地抱回一個剛出生的男嬰。母親看到這個可憐的孩子,立刻動了心,就答應給這個孩子餵奶。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母親還得從事繁重的勞動,飲食又差,奶水本來就不多,哺乳兩個孩子實在勉強。但母親依然堅持下來了。村裏人和家人都説母親傻,但母親自有她樸實的道理。母親沒上過學,不懂得什麼高深的學問,但她知道只要施以援手就能救人一命。

讀書是人生的跋涉,行善是人生的境界。這些樸素的家風,不僅成為父母一生的寫照,也成就了我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