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養老調查報告(精選5篇)

社會養老調查報告 篇1

摘要:文章主要是為了分析中國眾多貧困縣城社會養老現狀及問題,以信陽市貧困縣固始縣社會養老狀況調查數據為例,探討出它們存在的共同問題。通過計算調查數據,揭示了中國廣大貧困縣城因經濟發展水平低下、社會養老意識不足、農村封建意識強等因素,形成了社會養老體制不健全、養老資源浪費、農村老人的養老權益未能得到保證等問題。文章最後,提出了大力發展貧困縣城的經濟,在農村地區開展文化教育活動,健全社會養老體制,提高養老資源的利用等有效的建議。

社會養老調查報告(精選5篇)

關鍵字:貧困縣城的養老狀況;因素;問題;建議

導言

(一) 研究背景

隨着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的深度發展,多年的人口紅利正在持續的消失,人口老齡化越來越來嚴重。為了保證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社會養老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注和推行養老措施。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國一二線的大城市的社會養老發展的越來越快和發展的越來越健全,但是,眾多的直接面對農村廣大地區的貧困縣城在社會養老方面發展的較為滯後,各方面發展的不是太好。農村地區是我國發展的基石,幾億農民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是勞動力,貧困縣城地區的社會養老問題關係着我國社會的穩定和繁榮。因此,關注貧困縣城的社會養老問題也成為了全社會的熱點,去調查和分析廣大貧困地區的社會養老現狀,也是我們的職責。

(二) 文獻綜述

中國貧困地區養老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和政府的關注,很多專家人士都對貧困地區的養老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徐文芳和王汝志對貧困農村地區和農民工的養老保障制度進行研究,分析當今貧困地區養老保障制度現狀,揭示了制度不完善,傳統保障制度落後等問題。袁維勤和黃振華從政府在貧困地區養老問題中實施的政策出發,提出了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和政府介入等建議。郝金磊和羅慶是分析區域養老狀況差異,揭示了不同區域的養老狀況的不同。柳玉臻和劉斌借鑑國外養老經驗,運用二維視角,提出建立多支柱養老保險體制的建議。邢世波和公衍勇分別從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幸福感對比與農村集中自助型養老模式進行研究,分析出多模式結合的解決養老問題的措施。

(三) 研究意義

在看到城市養老保障體制發展快速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去關注瞭解中國廣大貧困地區養老發展情況。通過研究信陽市光山貧困縣的養老現狀,直面農村地區的養老問題,會對解決養老問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有利於完善貧困地區的養老保障制度、提高養老資源的使用效率;其次,有力維護廣大農村地區的社會穩定,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再次,有利於解放貧困地區的封建思想,維護老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和諧;最後,有利於建立一個穩定的養老模式,釋放出巨大的人口紅利。

一、調查過程及方式簡介

本次調查對象主要是固始縣城的各個養老機構和各個鄉鎮的養老機構;縣城和各個村落的居家老人及他們的子女;各個鄉鎮的關於養老服務的政府行政人員。這次調查內容主要是調查固始縣的養老保障制度現狀,社會機構養老情況和家庭養老狀況的對比,以及各個有關人羣對現在縣城養老狀況的意見和看法,對比固始縣和城市養老情況。在調查過程中我主要採取訪談法、問卷調查法、觀察法三種方法。其中,問卷調查法採用線上和線下兩種方法,線上共調查120人,僅收回98份問卷,回收率為81.6%,有效問卷90份;線下共調查100人,僅收回85份問卷,回收率為85%,有效問卷80份。通過這幾種方式調查,我得到很多關於貧困縣城養老狀況的內容。

二、固始縣養老保障現狀及問題描述

(一)社會養老保障體制不健全,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力度低,養老資源浪費。

固始縣城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缺乏工業基礎,經濟發展速度慢,並且農村地區存在更為嚴重的老齡化趨勢,由於農村青壯年人口向城市的大量遷移,導致空巢老人增多,以及長期的城鄉二元結構所造成的城鄉差距,養老基礎設施相對貧乏,養老保險制度不夠完善甚至缺失,使農村地區的老齡化問題成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中之重。根據調查數據,分析得出縣城養老機構的資源使用情況。

表一:養老機構的各方面使用情況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縣城各個養老機構中,在各個方面,實際情況和理想情況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特別在養老機構人數中,固始縣城各個養老機構幾乎沒有滿員情況,以至於各個養老機構都存在着很大的浪費,以及養老保障體制不健全的情況。

(二)封建思想重,養老模式單一,老人權益未能得到有效保證。

長期以來,廣大農村則遊離於制度之外,農村老齡人的養老,主要是依靠制度外的供給,在農村家庭日益核心化,而社會養老保險、養老機構等老年人照料服務又滿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農村老年人老無所養的現象將較逐漸顯現。因受到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很多不被子女贍養的老人和他們的子女不願意讓社會上的養老機構對他們進行贍養,以至於他們的生活十分不幸福,權利遭到損害,釀成很多慘劇,如老人獨自一人在家,多天後被發現死亡。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得到下表:

表二:不同地方老人接受社會養老的意願

注:城市、鄉鎮、農村各一百人。

從上表可以看到,隨着經濟發展水平降低,老人們接受社會養老的意願也逐漸的不樂意,他們更加希望得到自己子女的贍養。覺得受到社會的贍養會受到別人的看不起。

(三)老齡化更加嚴重,需被贍養老人羣體不斷擴大。

中國的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以後,伴隨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而出現的一個新的社會羣體,他們為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奉獻了巨大的努力,提供了巨大的勞動力。但農民工的職業屬於產業工人,但其户籍身份卻是農民,農民工將青春年華獻給了城鎮建設,老來卻被排斥在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之外。特別在固始縣,幾年前為全國各地提供了巨大的勞動力市場,但隨着老齡化的日益嚴重,他們被迫回到家鄉,卻沒有受到好的養老服務。他們很多人的子女因出外打工,他們成為空巢老人。

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21世紀的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這對光山這種國家貧困縣的衝擊更大,越來越多的農村老齡人口返鄉,這對社會和個人都是一個需要直面的問題。

三、固始縣養老問題的原因或結果分析

(一)、經濟發展水平低,人均收入低。

固始縣多年來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縣城農村人口大,缺乏工業基礎,以農業和一定的服務業為主,人均收入比較低,並且固始縣過度消費的觀念濃厚,給人們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在這種情況下,固始縣的社會養老保障有力一定的發展,但發展速度不快且體制不健全。經濟發展的水平決定了這個地域其他方面的發展,在河南省各個縣城中,固始縣的GDP排名十分落後,同樣限制了養老事業的發展。可喜的是,全縣生產總值由“九五”末的23.5億元增加到“十五”末的41.8億元,增長56.2%;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序中,5年間大的財政支持。

(二)養老模式單一,以家庭養老模式為主,老人不願接受社會的贍養。

在中國,農村的傳統封建思想一直是十分濃厚的,老人們無

論能不能得到子女的贍養,他們也不願意接受社會的贍養,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對自己一生的否認,會受到別人的白眼;並且他們的子女也不樂意把他們的父母送到養老機構,因為他們會得到惡名。這些傳統的封建思想,阻礙了養老保障事業的發展;並且,使很多老人的權益受到損害,釀成了很多慘劇,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

(三)城市户籍制度不完善,使農民工不能接受到城市的養老保障。

每一座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農村而來的巨大勞動力。他們為城市的方方面面發展都貢獻了巨大的奉獻和青春。但是,當他們老了,確受不到城市的養老保障制度的保障,這是一個社會的不公平和不合理。因此,國家應該大力改革户籍制度,使大量的農民工真正的融入到城市,接受城市的公共養老服務。固始縣全縣有近100萬的人口,分佈在全國各地,為各地的城市發展付出了巨大的汗水。傳統的户籍制度,使他們接受不到自己所奉獻那個城市的養老保障,老來無養,這不利於社會的穩定發展。

四、對策和建 議

(一)大力推動固始縣的二、三產業發展,提高經濟水平,逐漸完善養老保障體制。

固始縣21世紀工業發展進入全面提速時期,限額以上工業“九五”末只有17户,實現增加值2.3億元,“十五”末達到56户、5.3億元,分別增長229%和230%。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實現利潤、綜合效益指數等主要工業指標的增幅保持全市領先,20xx、20xx連續2年位居全市第一。20xx年,重點工業增加值實現8.2億元,較上年增長24%。藍天集團光化公司、遠大鑫鴛鴦、光山電業、強山集團四大企業在20xx年同時躋身全市贏利企業20強,一舉改寫了近年來全市贏利企業20強中光山為“零”的歷史。五是財政保障能力更突出。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九五”末5732萬元,增加到“十五”末的9797萬元,年均增長23.3%,20xx年達到1.2億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較20xx增長23.5%。這為養老保障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大的財政資金支持。

(二)大力推動農村精神文化教育,使養老公共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為使縣城老人得到一個好的晚年,政府應該多開展一些精神文化教育活動,改變老人的老思想;同時,做老人子女的工作,使他們更好接受到子女的贍養,形成一個家庭為主,社會為輔一個多模式結合的養老體系。更好的讓老人得到他們應有的權益,做到老來有所養,促進社會的進步發展和和諧。

(四) 改革城市户籍制度,使農民工得到城市的養老保障。

社會保障權利是勞動者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發生其他生活困難時,從國家、社會或有關部門獲得物質幫助或者基本生活權利。農民工羣體由於是“農民”身份,在國家現行制度安排下被納入了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但是他們常年生活在城鎮,城鎮的社會保障

體系又將其排斥在外,造成農民工的社會保障處於無人問津的真空狀態。

以醫療保險為例,在城鎮醫療保險計劃和農村合作醫療體制的覆蓋下,11.2%的農民工同時享有以上兩類保險,12.5%的人僅享有城鎮醫療保險,25.6%的人只享有農村合作醫療,而近一半的農民根本沒享有任何保險。因此,改革户籍制度,讓農民工能受到城市的養老保障,這是一個社會進步的體現。

社會養老調查報告 篇2

養老保險涉及員工切身利益,關係到企業發展乃至社會穩定的大局。企業拖欠社會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投保不足”容易造成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功能失調、影響社會穩定等嚴重問題。最近,筆者走訪了企業和職工,實地調查了我國企業保險不足問題的基本情況和原因,並對如何解決保險不足現象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主要問題

第一,保險不足現象由來已久。據調查,自1994年以來,出現了被保險企業欠保險的現象。之後,保底企業數量逐年增加,保底企業數量逐年增加。截至x年12月底,企業未足額投保累計已達834萬元。第二,保險不足的現象比較普遍。企業數量方面,我縣已繳納但未足額繳納保費的企業有51家,佔已參保的568家企業的9%;從企業行業來看,涉及貿易、文化、農業、工礦行業;從企業性質來看,無論是公營企業還是私營企業都存在保險不足的問題。第三,保底問題更嚴重。目前,我縣正常納税企業1103家,其中註冊資本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17家。註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未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企業58家。

二、原因分析

原因之一:企業責任感不強。“無意中”交保費。受年齡、文化水平和地區條件的限制,一些企業領導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不知所措。他們認為市場經濟的核心是一個詞——錢,所有的工作都圍繞着“錢”轉,忽視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係,尤其忽視社會保險制度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用,未能從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職工提供安全感、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認識保險支付工作。基於這個錯誤,在行動中拖欠養老保險費是惡意的。個體私營企業主認為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加重了他們的經濟負擔,為了利益,應該繳納“養老保險”抱着消極觀望的態度,得過且過,難以擴大範圍和收錢。另外,一些單位將本應由個人承擔的部分轉移給繳納費用的員工個人,增加了員工的負擔,在徵收過程中存在一定阻力。

第二個原因:企業經濟效益下降。“無能”承擔保費。隨着市場化的深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企業難以適應新的社會經濟環境,正在努力發展。企業效益下降,保費繳納壓力加大。我縣主要投保企業屬於電解錳金屬行業。自x年5月31日環保整治以來,大部分企業一直處於停產狀態,導致保險暫停和中斷,直接涉及55家投保企業,投保人數超過xx人,間接影響其他行業10萬人。還有一些企業由於市場縮小、生產效率低下等原因陷入經營困境,甚至面臨停產破產,無法為企業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費。比如我們縣絲綢公司,是原蠶桑局下屬的國有企業,成立於19xx年4月。由於生產經營不景氣,於XX年8月被宣告破產。企業負債2311。1萬元,無力支付職工養老保險費。累計投保約210萬元,涉及員工81人。

第三個原因:缺乏有效的機制和措施。無法”收保費。一方面,雖然社保部門對養老保險政策進行了大量的宣傳,但仍有部分從業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養老保險與其老年生活的密切關係以及保險權利義務的對應關係。特別是一些福利待遇較差的企業的員工,在繳納養老保險費方面表現消極,甚至因為工資收入低、目前生活困難、單位的誘導宣傳而產生牴觸情緒。或者認為工作一天就能拿到一天的工資。只要你暫時有錢掙錢,以後還有沒有養老福利還是可以管理的;或者認為老闆總是處於主動地位,敢於督促老闆為自己繳納養老保險費,在思想上剝奪了自己應有的權利,更不用説維權,甚至支持和幫助保額少的企業為了眼前更多的收入而逃避政策,千方百計拖欠養老保險費。另一方面,雖然《社會保險法》規定企業有義務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但也有不按時繳納養老保險的處罰,但在實踐中,有“難以執行”問題。目前,是我國大力發展經濟的關鍵時期。一些企業在享受優惠政策的同時,也利用我們寬鬆的發展環境,拒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費。有的企業法律意識淡薄,投機獲利意識強。但以增加企業負擔、企業生存環境差為藉口,拒絕參加保險,導致徵繳機構即使查明情況並納入徵繳計劃,仍無法徵繳保險費,難以強制執行,情況十分被動。

三、工作建議

(一)加強政策宣傳,擴大養老保險的影響。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媒體宣傳養老保險政策法規,向公眾發出公眾諮詢和監督電話,及時解答公眾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有效提高廣大職工對相關政策法規的認識,提高維權意識。人力和社會部門要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溝通交流,充分了解參保單位的經營狀況,特別是各單位負責人的宣傳工作,增強參保單位的繳費意識。有關部門可以聯合組織召開欠費單位負責人和勞資負責人座談會,擴大養老保險的影響,協調繳費。可以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協調區域養老保險指標,關注繳費意識差、欠費嚴重的典型單位,定期在各種新聞媒體上曝光和通報批評,及時向社會反饋各單位的繳費信息,利用社會監督促進繳費。

(二)採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強債務清理工作。摸清單位經營狀況,進一步瞭解欠費信息,全面開展企業養老保險清欠工作。堅持分類實施、重點突破的原則,針對不同的欠費單位採取不同的措施,突出工作重點放在大拖欠款、長拖欠款的大困難户身上。對一次性還款有困難的單位,欠款單位可按規定製定清欠計劃,按計劃分期分批償還欠款;拖欠單位當年應支付的金額必須足額支付,以盤活往年的壞賬和死賬,不得再發生新的拖欠。對拖欠時間超過6個月或未按計劃支付欠款的單位,應按規定收繳或暫時停止提供發票,按規定支付欠款後進行處理。建立多項監督控制措施,將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納入各級政府或上級主管部門的考核內容,規範參保單位的繳費行為。比如欠費單位不允許參加各種先進評價,惡意欠費保險的不允許享受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採取多種措施,多管齊下,有針對性地清理欠費,在清理欠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切實提高養老基金的保障能力。

(三)明確職責,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地方税務部門要嚴格按照《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徵收社會保險費,與勞動監察部門密切配合,嚴格執法程序,加大執法力度。對有實際支付能力但屢繳不繳、支付意識淡薄的單位堅決給予行政處罰;對於拖欠嚴重、惡意拖欠的,要消除各種障礙,納入法律程序,實行滯納金兑現制度,給拖欠企業應有的壓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税收徵管部門要大力開展執法檢查,有繳費能力的企業要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徵收。在實際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履行義務、行使職能,努力做到嚴格執法、糾正違法行為。同時,應採取靈活措施,做好服務工作,及時收回欠款。對於暫時無力支付費用的企業,不應採取強硬措施,以免造成“殺雞取卵”悲劇。面對這類企業,需要在全面分析企業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補繳方案,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儘可能多的幫助,從各個方面幫助企業,使企業儘快走出困境,恢復支付能力。

(四)加強團隊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社保部門要倡導為社會保險做貢獻的奉獻精神,深入瞭解所轄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掌握其經濟運行的規律性,變被動為主動,使保費徵收有針對性。促進企業支付的實現,關鍵在於企業經營者。政府相關部門要採取切實有效的行政措施,督促企業繳納養老保險費,作為考核部門和相關領導政績的重要內容。繳納保險費是評選先進單位、優秀企業家和先進工作者的必要條件,特別是優惠政策的落實。實施擴大養老保險費徵繳目標責任制等有效措施,形成良好的養老保險費徵繳激勵約束機制,確保養老保險費按時足額徵繳。同時,從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基礎和廣泛覆蓋的角度出發,對破產和欠繳企業的養老保險費進行核銷,並簡化相應的辦理程序,及時實施。

社會養老調查報告 篇3

今年,省政府出台了《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試點工作將於今年在省內全面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以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為主,具有保障水平適度、交費方式靈活、適合農民實際的特點。根據實際對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推行進行了調查。

一、基本情況。

奇台縣位於吉木薩爾縣之東,木壘縣之西,北部和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131.47公里。地理座標為東經89°13′至91°22′,北緯42°25′至45°29′,總面積18000平方公里。境內有國家一類口岸--烏拉斯台口岸。在蘭新線鐵路修築之前,奇台曾是關內通往新疆的必經之道,絲路新北道、漠北道都要通過此地,所以,奇台也就成了關內和新疆的商品中轉地,商品貿易十分發達,故有“金奇台”之説。我縣總人口 202768人,全縣農業人口14.5萬人,佔總人口數的79.6%,農村18週歲至60週歲之間的人數(不含在校生)70911人,佔總人口數的14.4%,核實60歲以上享受待遇人口16061人,發放養基礎性養老金354萬元,發放率達100%。16-59歲農牧民符合參保年齡段人口70911人,實際參保人數達70492人,徵繳養老保險費782萬元,參保率為81.5%。

二、農村居民繳費及財政補貼資金測算情況

1、新型農保財政補貼:年繳標準設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共10個檔次,參保人可根據本人及家庭經濟狀況,按年度自主選擇,多繳多得。

2、特殊人羣有優惠 ,政策惠農暖人心 :對農村優撫對象、三老人員、領取《計劃生育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和《計劃生育父母光榮證》的人員,重度殘疾人、五保供養人,低保對象、愛國宗教人士凡年滿60週歲的,可按新農保政策規定計發養老金,並繼續享受本人原來按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享受的各項待遇。其中,對領取《計劃生育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和《計劃生育父母光榮證》的人員,應提高繳費補貼和基礎性養老金髮放標準。

3、年滿16週歲即可入“保” 年滿60週歲可按月領養老金:奇台縣年滿16週歲(不含在校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都可在户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新農保實施時,已年滿60週歲、未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可不用繳費,按月領取基礎性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得超過15年;距離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補費,累計繳費不得少於15年。

三、存在的問題

通過測算存在以下問題:

1、縣財政對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實施養老保險繳費補貼,以2%的標準按20%的參保率計算,全年需資金133.65萬元,按照我縣財政收入情況,縣財政無力全額承擔。

2、我縣60歲以上的(含60歲)農村居民38000人,如按照政策規定本人不繳納養老保險費,由財政每月補貼50元,需資金2280萬元/年,佔我縣20xx年財政收入的27%,縣財政更無力承擔。

3、目前我縣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尚未移交,機構、編制、經費等諸多方面制約此項工作的開展。

四、建議

1、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要求,採取重點突破、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方法,主要抓好村組幹部、外出務工經商農民、失地農民、農村專業大户、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户(雙女户)等重點人羣率先參保,逐步向有經濟條件且有參保願望的農民擴展,不斷擴大農保覆蓋範圍。

2、落實農保人員編制,明確管理和經辦機構性質,統一農保機構名稱,落實工作經費。建議

縣級勞動保障部門內設“農村社會保險股”,設置行政編制2-3名;設置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全額事業單位“農村社會保險經辦中心”,編制5-10名。

3、把宣傳發動作為推進新型農保試點工作的重要抓手,採取的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宣傳方式,使新型農保工作得到較快發展。一是通過“點對面”的宣傳方式,充分利用縣有線電視開辦專題欄目,採取立體式的宣傳;二是採取“面對面”的宣傳方式,組織流動宣傳車進行新型農保政策宣傳和諮詢服務活動;三是實施“點對點”的宣傳方式,聘請有宣講能力的參保者或到期領取户作為新型農保政策義務宣講員。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實現新舊體制的順利過渡,為加快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奠定良好的羣眾基礎。

4、建立健全基金監管機制,確保基金安全。財政部門要建立健全農保基金管理辦法,農保機構要建立基金內審稽核制度;社會保險基金監督部門要將農保基金納入日常監管業務範圍,切實履行監督職責,對基金的徵繳、支付、管理等進行定期檢查。同時還要加強財政、監察、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

社會養老調查報告 篇4

今年寒假我和村中的幾個同齡人主要針對老年人的居條件及現狀,健康狀況,精神狀況,醫療保障狀況和文化體育等幾個方面在九龍村展開了調查。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當前,人類社會正經歷着一個巨大變化。這就是全世界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五歲以下嬰幼兒。老齡化已成為全球性的社會問題。這無疑將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超負荷的負擔。然而,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到上個世紀末,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3億人,佔全國人口的10%,而在老年人羣中,農村老人約佔80%。目前,我國農村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佔農村人口的7%以上。這些確鑿的數據深刻地揭示了人口老齡化正日益逼近我們。如何解決好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口的生活問題,尤其是農村養老的問題。是當代中國必須關注,也必須解決好的問題。因為農村養老問題的妥善解決直接關係到中國農村秩序的穩定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關係到中國農村社會的和諧。

一、老年人生活來源問題

該村老年人生活費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他們的子女供養,大多數農村老年人都和自己的兒子、孫子生活在一起,並承擔部分的家務勞動,如做飯,打掃衞生,照顧小孩等等。二是少數體格交好具有勞動能力的老人自己還擁有土地,土地的收益基本歸老年人自己支配。據調查該村正常家庭中基本不存在老年人生活困難的問題。另外該村有少數五保户,他們居住在大崗村的敬老院裏。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由財政局、民政局提供生活費用。生活在家裏的老年人每月可以領到100元左右的生活補貼。保障了他們最基本的生活。

二、老人的醫療問題

醫療問題在農村問題中應該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大多數村民的經濟條件一般,只可以承擔老年人非重大疾病的費用。我們去的時候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經在該村實行,也能為該村老年人減輕了部分醫療負擔。按規定,每人每年只需要10元,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數目醫療費用享受不同比例的報銷數額。此項政策在該村得到了很好的推廣,絕大多數人都加入了農村合作醫療。儘管有村民反映合作醫療存在報銷手續繁瑣,且必須在定點醫院看病等各種不便,但合作醫療為大家帶來了明顯的補助,所以村民都對這項制度表示肯定,並希望未來能在此基礎上改進,更進一步的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應當注意的是雖然合作醫療制度給村民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在現目前,醫療費用主要還是由老人所在的家庭承擔,當老人出現重大疾病,無錢看病,因病致貧的情況仍然存在,當然這個問題也是社會普遍問題,在醫療保險還未能在農村實行推廣之前,這基本難以徹底解決。不過值得欣喜的是在我們的調查中沒有發現有現遺棄重病老人的現象,就算遇到了重大疾病,家庭還是會盡力為其醫療。

三、老年人的休閒活動

由於現在農村的大多青壯年子女都外出務工以賺取比留下做農活更多的酬勞,所以該村的老年人要承擔一些日常的簡單田間勞作和家務勞動,家裏有小孩的還要照看小孩,因此老年人的空閒時間並不算太多。在我們隨機抽查的老年人中,部分老人偶爾觀看電視節目。原因有多個:一是為節約電費。二是給家裏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三是現在的電視節目除新聞和極少的電視劇外,老人們都不喜歡。該村還沒有設立圖書角,原因是考慮到光顧的老年人不會太多。這與農村老人受教育的程度是有很大關聯的,所以與城市的老人不同,這裏的老人對國家大事也不太關心。對精神生活關注相對較少。

四、老年人的精神狀態

我們隨機抽取了幾十個老年人進行了調查。其中對生活感到滿意的比例超過了80%。大多數老年人對目前的生活現狀都表示滿意對未來的預期都充滿樂觀,這裏的老人更多的體現出了與世無爭的清淡。由於該村老年的生活比較充實,生活中有瑣碎的夥計,家裏有孫輩的孩子,所以籠罩在城市老人中的孤獨感和彷徨感在該村很少見。該村被調查的老年人絕大多數沒有宗教信仰,他們並不迷信於鬼神。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老年人對目前生活感到滿意,晚年生活幸福安康。老年人對自己生活的滿意率為94.4%。調查中,有63.3%的老年人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感到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31.1%的老年人感到基本滿意;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感到不太

滿意的佔5.6%。調查中,有96.6%的老人對子女給予自己的關心和照顧是滿意的;感到非常滿意的佔24%;感到比較滿意的佔5.1%;感到基本滿意的佔19.6%;感到不太滿意的僅有3.4%。

這一代的老年人都是經歷了許許多多生活磨難的一代,特別是農村的老人,在過去經濟困難、社會*的日子裏受盡了各種痛苦,相對平靜穩定的生活已經使他們感到非常的滿足。這就是中國農民非常質樸可愛的一面。他們的兒女雖然大都在外打工,給以他們的關懷不夠多,但他們都對此持理解態度,隨着時代和經濟的發展,老人們都支持子女出去闖自己的世界,而子女基本都能在物質上履行贍養的義務。而在精神上,老人們多依靠老年間交流活動排遣寂寞。人老了有好靜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獨。來自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農村老人過慣了苦日子,對物質要求並不高,在能滿足温飽的今天,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親情,當然這也與經濟發展之間有一定的矛盾,不過這些矛盾都是可以通過家庭內部的和諧温暖來解決的。

面對未雨綢繆的心態,有關專家已經建言,無論中國將來養老保險體系的結構如何,現在的當務之急都是恢復養老保險體系的信譽和資金的可行性。畢竟“一個運行良好的現代社會不可能放棄養老保障”,如果人們普遍對養老金能否維持一個體面的生活表示懷疑,那就説明這項改革還沒到位。

儒家認為:“孝為百行之冠,眾善之始,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文行也,德之本也。”可見,儒家思想以“孝”為先,“孝字上半部為老,下半部為子。有老人扶子之義。”因此,孝的道德倫理觀最初是用於協調父與子之間關係的行為準則。到了封建社會時期,儒家思想佔據了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主流,並列為三綱五常之首,凡是以孝為先,封建統治者正是依據此統治來縛着勞苦大眾的思想靈魂,進而進化上升到“效”、“忠”的意識形態高度,有利於封建統治階級政權的鞏固和維持。這個轉變過程本質上包含着“政治”和“倫理”的雙重含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在中國統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使得華夏農耕民族“順從、軟弱”的農耕民族性格代代延續,成為農耕民族根深蒂固,頑固不化的傳統思想觀念。因而,在這種崇尚儒家封建文化的氛圍中,農耕民族總是認認真真地盡孝道。於是孝順父母這一古老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便逐漸成為農村家庭養老的核心因素。

中國有句俗話:人生七十古來稀,然而現在説“活到七十不稀奇”。隨着我國經濟水平、醫療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的平均壽命也在不斷延長。隨着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口健康狀況有所惡化,患病率、傷殘率不斷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將更多的需要日常護理,這必將加重家庭負擔,也必將導致年輕人消極拒養老人情緒的增加。

總而言之,養老問題是關係到千家萬户的問題,因為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目前,我市積極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建設,逐步構建了公辦、民辦、居家“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新模式。一是積極推進公辦養老服務。二是穩步發展民辦養老服務。三是發展居家養老。面對社會老齡化,我市的農村養老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只有正確解決了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才能讓大多數的人生活安康,才能全力助推“雙提升”。

社會養老調查報告 篇5

一、引言

目前,中國不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在國家經濟還欠發達的現狀下,人口未富先老,大量老齡人口對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重禮節、講孝道的民族,如何服務老年人,讓他們能安度晚年成為重中之重。為了瞭解我國養老服務行業現狀,促進養老服務事業良性發展,在肖雲老師的幫助下,利用此次寒假的機會,對兩所分別是城市和農村的養老院,進行了有關養老服務隊伍建設的問卷調查。

二、調查情況

調查時間:20xx年2月7日、8日

調查地點:雲南省保山市養老院、雲南省保山市水寨鄉養老院

調查形式:發放四份問卷,由服務人員填寫兩份,由入住老年人填寫兩份,收回四份。

三、調查結果

經過對相關人員的詢問和對問卷的查看,我簡要總結了城市和農村養老服務隊現狀的異同點。

㈠相同點:

①所調查的這兩所養老院都是公辦性質的養老機構,每月定期收取一些基本費用;

②所調查的這兩所養老院都未給老人提供法律諮詢、援助;

③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人員中女性居多,且年齡都在36歲以上。老年人對服務人員的文化程度無太高要求,但在交談過程中得知,老人更希望服務人員要通情達理,自己能與其談心,且不要經常輪換;入住養老院的老人都認為最好的養老方式是家庭養老,經常於子女在一起;

④服務人員都認為當前養老服務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不願意長期從事這一工作、缺乏必要的技能、政府不夠重視。服務人員都認為,可以通過提高報酬和福利待遇的方法來提高養老服務隊伍水平。 ㈡不同點:

①城市養老院每月基本收費遠遠多於農村養老院。城市養老院提供的服務明顯多於農村養老院提供的服務。農村養老院的居住條件、就餐條件等都與城市的存在很大差距。

②城市養老院入住人員和服務人員都多於農村養老院。城市養老院平均一位服務人員照顧2—3位老年人,農村的平均是一位服務人員照顧5—8位老人。城市養老服務人員有工作時間的規定,而農村的是隨叫隨到;

③城市養老院所入住的老年人多為有退休金的退休工人,農村養老院的多來自家庭環境很差、無固定收入的農民家庭或是無生育能力無子女家庭;就觀念而言,城市老年人希望得到更多精神層面的照料,而農村老年人只是希望吃飽穿暖不病就可以了;

④城市養老服務人員大多獲取過養老護理資格認證書,沒有的也在準備去培訓考取。農村養老服務人員則沒有考取過,也沒打算考取。城市養老服務人員的收入高於農村養老服務人員,且城市養老機構是設有激勵措施的,而農村養老機構沒有;

四、調查分析

雖然調查結果只來源於四份問卷和部分詢問,但在我國同雲南省保山市、雲南省保山市水寨鄉經濟水平相當的地方是很多的,這個結果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我國,公辦性質的養老服務機構佔養老服務機構的大半,有重要的地位。公辦性質的養老服務機構費用較個體私營的低,這是大部分老年人入住公辦養老機構的重要原因。每月雖收取一定的費用,但只是基本的生活費。入住老年人逐漸增多,這就要求公辦性質的養老機構要合理收費,嚴格執行收費制度,不給老人強加一些額外的費用。

法律觀念、維權意識淡薄使原本就是弱勢羣體的老年人在遇到侵害時,無法及時捍衞自己的權利和利益。近些年傳出有老年人被服務人員虐待的事件,其實這折射出了很多體制上存在的漏洞。很多養老機構認為給老人提供法律諮詢、援助並不重要,並且,這種觀念很普遍。給老人提供法律諮詢、援助其實是給老年人的生活加一道安全護欄。建議各級政府可以到所管轄的養老機構進行調查,沒有給老人提供法律諮詢、援助要責令其提供,實施監督。

年齡在36歲以上的人,一般都具備照顧老年人的能力和經驗,所以很多養老機構都會樂意錄用,女性居多是因為女性在照顧人這一方面更為細心體貼。當然也有男性,在體力方面女性就遜色於男性,這就是很多養老機構女性居多,但也有男性的原因。由於老年人自身條件每個人都不相同,所以建議養老機構在選用服務人員是要注重年齡、性別的構成,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安排人員。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城市和農村養老機構之所以存在很多差距,

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經濟水平,當然生活觀念、家庭環境等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對於一部分城區各種條件都不錯的養老機構,政府應鼓勵,使其保持並逐步完善。對於大部分條件不太好的養老機構,政府應該多多支持,加大宣傳,影響或是改變一些落後的養老思想。建立激勵機制,逐步提高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注重服務人員溝通能力和技能的培養,讓老人感覺温馨,多謝人文關懷。再有,應培養一種關愛老年人的社會風氣,讓他們能在這樣的氛圍中,安度晚年。

五、調查心得

在此次調查中我發現,老年人在養老機構裏過的好壞與否,可以直接反映出這個地方經濟水平生活水平和道德水平的發展程度。我也從這次實踐中學會了如何同需要進行調查的人溝通,説明我的來意,讓老年人不懼怕。當然也遇到了困難,農村養老機構中仍有不識字的老人,無法看懂問卷,也有聽力不太好的老人,溝通很困難。

老年人其實很容易就被忽略被忘記的,老年人也很容易就感到孤獨的。我們確實應該多多關心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