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縣政府工作報告

雲陽縣位於重慶市東北部,長江三峽工程庫區腹心地帶,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篇雲陽縣政府工作報告,一起看一下吧!

雲陽縣政府工作報告
雲陽縣政府工作報告篇1

各位代表:

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是雲陽經濟社會發展“平穩較快、持續發力”的一年。這一年,改革發展穩定考驗着我們的擔當,經濟新常態考驗着我們的智慧,嚴重的自然災害考驗着我們的能力。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人民眾志成城,砥礪奮進,完成了縣xx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生態經濟示範縣建設實現良好開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0.2億元,增長11.8%,人均GDP達到18080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1.6:43.3:35.1。地方財政收入突破20億元,增長16.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1.2億元,增長17.6%。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5億元,增長15.1%。實現進出口總額945萬美元,增長51.9%,其中出口815萬美元,增長44%。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289.4億元,增長14.9%;人民幣貸款餘額102.5億元,增長17.4%;存貸比達到35.4%。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7%和13.5%。主要約束性指標全部達到控制要求。

——這一年,我們不斷夯實發展基礎,強化產業支撐,區域經濟“優化升級”!

工業經濟逆勢上揚。完成工業總產值165億元,增長30.9%。完成工業增加值53.4億元,增長16.1%。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總數達67家。新培育十億元級企業2家、五億元級企業1家、億元級企業5家,億元以上企業達20家。“三個百億產業集羣”實現產值104.6億元,佔工業總產值的63.4%。新發展微型企業477户,總量達4977户。簽約重大工業項目9個,投資總額10.9億元。PVB樹脂一期、長安跨越專用車等10個項目開工建設,萬力藥業、杜公酒業等10個項目順利投產,雲陽鹽化等10家企業提能增效。工業園區入駐企業61家,每平方公里產值達58億元,增長16%;規上工業集中度達到83%。6個返鄉創業園入園企業達到77家,產值突破20億元。盤龍等4個返鄉創業園創建為市級小企業創業基地。雲海藥業、金田塑業、科雲空調被評為重慶市制造業百強企業。創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重慶市名牌產品4個、重慶市知名產品1個。

農業經濟穩步提升。完成農業總產值54.7億元,增長4.9%。實現糧食產量42.4萬噸,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出欄生豬87.3萬頭。柑橘冷藏能力達到7萬噸,產銷16萬噸。山羊、肉牛出欄繼續位居全市前列。蔬菜播種面積達到35萬畝。中蜂、烏天麻等特色產業規模壯大。新認證名牌農產品5個,“三品一標”17個。“故陵椪柑”通過全國地理標誌產品認證。“雲陽紐荷爾”獲評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青槓樹牌黑木耳”等榮獲第十二屆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菊花、柑橘走出國門。引導組建禾康眾業集團,實現抱團發展。新培育市級龍頭企業11家,專業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162個,家庭農場430户。上壩巾幗辣椒等4個專業合作社榮膺“全國農民合作社示範社”。龍缸百里生態經濟走廊建設全面啟動。江北片區農機具展示展銷中心建成投用,推廣農機具1.1萬台(套),新修機耕便道150公里。統籌城鄉“5+2”重點改革拉開大幕。敲響全市農村土地經營權在市場公開交易第一槌,土地集中經營度達41.4%。

生態旅遊蓄勢迸發。接待遊客210.6萬人次,旅遊業綜合收入12.1億元,分別增長30.6%和42.3%,旅遊人均消費提高近10%,正在實現由過境遊向目的地遊的華麗轉身。龍缸創建5A旅遊景區資源評價資料上報國家旅遊局,絕壁棧道、旅遊碼頭全面完工,世界第一懸空玻璃廊橋和索道、景前服務中心如期推進,單日遊客突破萬人。張飛廟庫岸治理工程順利完工,遊客接待中心啟動建設。三峽梯城成功創建4A級旅遊景區。鄉村旅遊發展漸入佳境,月月有活動、季季有高潮,成功舉辦巴陽枇杷節、龍角柚子節等13個鄉村旅遊節會。清水土家族鄉、歧山村分別被評為農家樂市級示範鄉、示範村。

商貿發展勢頭強勁。實現批零總額132.6億元、住餐營業額18.2億元,分別增長19.9%、18.3%。渝東北最大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開業興旺,城中城商業廣場、億聯建材家居汽車城拔地而起,區域商貿服務中心和物資集散地輪廓初現。鄉鎮商圈、社區便民店、規範化鄉鎮農貿市場基本實現全覆蓋。創建市級鄉鎮商圈2個。新培育限上商貿企業102家,總數達454家;新增億元商貿企業3家,總數達13家。商貿龍頭企業新建農村網店16個。新增O2O電商平台2家。新培育外貿企業8家,總數達51家。新增住宿酒店11家、特色餐飲店22家。舉辦展會13次,拉動消費10億元。江口成為全市商貿百強鎮,河牛船務被評為重慶市服務業百強企業。

——這一年,我們堅持統籌兼顧,完善城鎮功能,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城鎮建設快速推進。新增城鎮人口1.2萬人,城鎮化率提高1.4個百分點,達到38.2%。城鎮建成區擴大1.7平方公里。實現建築業總產值95.7億元、增加值20.3億元。商品房新開工182.6萬平方米、銷售160萬平方米。城鎮集羣和輻射功能加速形成,市級中心鎮建設改造升級,江口、高陽獲評國家級重點鎮,現代化小城鎮建設品質不斷提升,其他集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啟動建設農村居民點44個,建成市級美麗鄉村7個。

北部新區展露雛形。稻香路、北城大道二期、紗濱路硬化完工。完成迎賓大道內側50米景觀大道路基工程。完成雙洞子、紗帽樑、苦竹溪500畝場坪工程。紫荊溝—薛家溝隧道北段掘進20xx米。8個公建項目破土動工。環保監測中心大樓主體完工。兩江未來城、北城天驕等建設如火如荼,在建房屋40萬平方米,完工25萬平方米。三年成城邁出堅實步伐。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改造省道52.5公里、縣道65公里。南溪河口橋竣工通車,養鹿小江大橋橋墩建設基本完工。劃設公交站點226處,實現城區公交車公司化自營和到站停靠,運營秩序明顯好轉。建成農村客運站10個、招呼亭100個,改造渡口8道。梅峯水庫主副壩主體工程完工,青杉水庫導流洞基本完工。小(二)型水庫開工建設4座、除險加固18座,治理重點河段11公里。榮獲全市唯一的“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電網建設成效明顯。4G網絡實現城區全覆蓋。

——這一年,我們始終堅持生態優先,涵養青山綠水,秀美山川“宜居宜業”!

城市客廳更加清爽宜人。綠化城中村400餘畝,縣城綠地率、綠化覆蓋率繼續保持全市前列。新建、改造公廁5座,建成飛龍橋垃圾中轉站和雙井寨親水人行步道。老、舊住宅物業管理穩步推進。城區市政消防栓建設全面完成。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54天。龍脊嶺生態文化長廊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衞生縣城通過暗訪複查。環湖公園方案面向世界成功招標。

環境承載能力明顯增強。命名市級生態鎮12個、生態村50個。建成垃圾收運系統3個,開工污水處理項目13個。關停水泥生產線3條、煤礦1個、非煤礦山2個。一江四河水質穩定在Ⅱ—Ⅲ類標準。縣城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鄉鎮達標率95%。完成植樹造林26萬畝,認真開展林地清理,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9%。確保了6.5萬公頃耕地保有量和6.3萬公頃基本農田必保量。整治農村土地309公頃,復墾農村建設用地371公頃,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2萬畝,新增旱澇保收農田20xx畝,恢復灌面5萬畝,耕地佔補平衡有餘。

三峽後續工作持續向好。三峽移民工程總驗收進展順利,農村移民、集鎮遷建等11項工程順利通過市級初驗,成績優良。20xx—20xx年度獲批的195個三峽後續項目,完工116個,建設進度居庫區前列。20xx年度三峽後續項目批覆32個,補助資金6.3億元。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生態環境功能進一步修復,移民安穩致富成效顯著。

——這一年,我們努力增進民生福祉,發展社會事業,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大學聯考總上線突破1萬人,綜合指標繼續位居渝東北前列。9名學生夢圓清華、北大,在全市區縣排名第五。雲中分校、南溪中學新校區開工建設。完成36所農村學校校舍改造。原沙沱中學學生劉灝榮獲仁川亞運會94公斤級舉重冠軍。縣人民醫院遷擴建住院樓主體完工。建成雙龍、魚泉、洞鹿等5個標準化鄉鎮衞生院。全縣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覆蓋率100%。基層衞生院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33個貧困村實現整村脱貧,減少貧困人口2.2萬人。爭取市政協扶貧集團、九龍坡區等對口支援資金及物資折款5046萬元。城鎮新增就業3.1萬人,城鄉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4%、96%,發放城鄉低保、五保資金1.6億元,醫療救助資金3340萬元,困難家庭和受災羣眾臨時救助資金3216萬元。殯儀館遷建工程完成徵地拆遷及場坪建設。話劇《彭家樓子》獲重慶市“五個一工程”獎。下巖寺三賢祠展陳工程完工,非遺展廳免費對外開放。縣電視台創建為二級電視台。縣游泳中心正式運行,體育館建成。

民生實事深得民心。市上重點民生實事涉及我縣的12項全部完成,我縣確定的10件民生實事,除新增無線數字電視用户項目,因國家直播衞星系統技術標準變動暫緩實施外,其餘9項均已完成。高山生態扶貧搬遷10495人。地質災害搬遷1079人。改造農村D級危房1526户。實施撤併村通達工程156.8公里。續建村通暢工程200公里、啟動305公里,建成420公里。完成道路“安保工程”215公里。新增、調整農村客運線路30條,新投放農村客運車輛45台。整治山坪塘2880口。有效解決12.8萬城鄉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徹底告別建制鄉鎮集鎮乾旱送水歷史。建設撤併村衞生室100個。建成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週轉房400套。資助困難學生19.5萬人次。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營養改善全覆蓋。新建雙江黃金包等2個、升級青龍濱江等3個便民商圈。新建、改擴建農村敬老院3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6個。發展優質蔬菜基地2500畝,新建城區蔬菜直銷點10個。完成“一池三改”6000户、户用沼氣池20xx户、無害化衞生廁所8000户。完成10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完成8.7萬平方米廉租房裝飾裝修,配租1300套。城區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網25.3公里,整治背街小巷5000平方米,安裝路燈362盞,新增停車泊位3272個。

社會秩序安定和諧。全面開展企業法人“談心對話”活動和“六打六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推行安全生產“五長約談”制度,全縣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在控制指標內,實現生產安全較大事故“零目標”,沒有發生生產安全重特大事故。深入推行逐級走訪和幹部下訪,全年受理羣眾信訪3222件,探索的逐級走訪經驗在全國推廣。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7萬餘件,開展法律援助981件。獲評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縣。新建雲安、龍洞等16個鄉鎮派出所,成立社區(村)警務室46個,設立治安崗亭16個。成功破獲刑事案件1845起,保持100%的命案偵破率,查處治安案件7067起,羣眾安全感指數達到92.8%。誠信體系建設推進社會治理工作被評選為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十佳”典型案例之一。

——這一年,我們結合教育實踐活動,堅持依法行政,行政效能“有效提升”!

圍繞實踐活動提升行政效能。紮實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收集到的“四風”問題26個、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42個、聯繫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的問題121個全部得到解決。通過“羣工系統”受理羣眾反映事項3666件,辦結率和滿意率分別達到97.8%、99.3%。

圍繞民主公開提升行政效能。修訂完善政府工作規則、全體會議規則、常務會議規則。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意見192件、政協提案220件,辦復率和滿意率均為100%。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不斷提高財政預算和“三公經費”透明度,“三公經費”下降36.2%。

圍繞管理創新提升行政效能。取消行政審批38項,承接上級下放事項91項,下放鄉鎮(街道)審批事項12項,行政審批時限縮短72%,羣眾滿意率99.2%,按時辦結率100%。着力化解社會矛盾和歷史遺留問題,強力推進徵地農民安置房建設,完工1274套;辦理“四類安置房”產權證8000户、工業園區企業產權證33.6萬平方米。大力精簡會議和文件,分別下降10%、6.1%。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健全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強化重點領域、關鍵部位、特殊崗位的行政監察,全年查處違紀違法案件49件,行政問責19件。

圍繞改革開放提升行政效能。推進大部門制改革,政府部門調整為27個,部門職能職責更加規範。穩妥推進國企改革。深化國庫集中收付和公務卡改革。出台引導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試行辦法,整合各類財政資金1億元,用於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全力推行“先照後證”工商登記制度。三級服務中心建設有序推進。強化全域招商,新簽約項目59個,到位資金60億元。

行政學校、審計、統計、食藥監、質監、氣象、煙草、海事、郵政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績,機關事務、檔案、修志、民族、宗教、僑務、台務、外事等工作都取得新進步,工會、工商聯、文聯、科協、青少年、婦女兒童、殘疾人、老齡、慈善、紅十字、消防、民防、民兵預備役等工作都取得新進展。

各位代表!度盡劫波真情在,眾志成城抗大災。這一年,我縣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造成全縣 42個鄉鎮(街道)30萬人口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28人、失蹤4人,房屋垮塌、損毀4萬餘間,直接經濟損失28.5億元。大災面前,全縣幹羣官兵人心空前凝聚,集體挺立在風口浪尖,以血肉之軀捍衞同胞生命,爭分奪秒搶救安撫受災羣眾。兩天成功搶救受困羣眾1000餘人,安全轉移並妥善安置災民3萬餘人。三天搶通垮塌省道52處、縣道91處,恢復25個集鎮供水、7.2萬户供電,應急處置596處重點地災點。打贏了搶險救援、物資保障、搶通保暢、地災防治、羣眾安置、災後防疫6個硬仗。大災過後,我們舉全縣之力重建美好家園,社會各界真情湧流,捐款捐物2830萬元。90%以上的受災羣眾已温暖入住,所有省道、縣道、鄉道全部搶通,所有鄉鎮全部恢復供水,所有地災點全部分類處置。政才書記、奇帆市長高度肯定我縣抗洪救災“有力、有序、有效”。

兩江映照為民心,梯城刻留務實印。回首這一年,全縣上下謀事一盤棋,幹事一條心,激發了開拓創新的發展活力,提高了科學高效的發展水平,形成了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我們不會忘記,在抗大災的緊急關頭,市級領導和上級部門靠前指揮、定向導航;在保增長的關鍵時刻,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出謀劃策、親力親為;在大發展的火熱戰場,全縣幹部和廣大羣眾同心同德、勇往直前。成績的背後飽含着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的默默關心,凝聚着離退人員和知識分子的智力支持,傾注着駐雲官兵和政法幹警的無私奉獻。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所有為雲陽建設付出辛勤勞動的人們,向所有關心和幫助雲陽發展的人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20xx年,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雲陽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一是經濟總量依然偏小,持續發展的動力有待增強。產業多點支撐的局面尚未形成,優勢產業還需加強,龍頭企業輻射作用有待擴大,尤其是中小企業數量不夠多、體量不夠大。二是發展質量和效益還是不高,調整結構的壓力依然存在。農業農村經濟佔比較高,非農產業發展速度仍不夠快,新的消費熱點培育尚需時日。三是制約發展的瓶頸依然存在,轉型發展的困難不少。由於宏觀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加之投融資政策調整,土地、環保等要求越來越嚴,轉換髮展動力的考驗越來越大。四是改革創新的意識有待加強,作風轉變還有差距。少數政府工作人員擔當精神不夠,工作能力有待提高,解決問題辦法不多,辦事效率與人民羣眾的期盼還有差距。對此,我們必須直面問題,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總體部署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縣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完成“xx”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縣委確定的“轉型發展推進年”。要實現生態經濟示範縣的宏偉藍圖,我們必須運籌登高前,綢繆未雨時。今年政府工作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市委四屆五次六次全會和縣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富民興雲”總任務和建設生態經濟示範縣目標,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好、好中求快”工作總基調,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全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1%左右,人均GDP突破2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左右。工業增加值增長16%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左右。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5%左右、12.5%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碳排放均下降4%,主要污染物減排達到市裏約束性要求。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各位代表,以“積極的發展速度、轉變發展方式、深度調整結構、轉換髮展動力”為主要特徵的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邏輯。當前,雲陽仍處於“雙欠”的基本縣情和爬坡上坎的關鍵時期,雖然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但繼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三峽移民後續、扶貧開發等重大機遇之後,我們又迎來了長江經濟帶開發、鄭萬高鐵開工建設、新型城鎮化縱深推進、沿江貨運鐵路規劃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雲陽發展機遇正在疊加,發展空間正在倍增。我們要深刻領會縣委對雲陽新常態下“五個新”的基本判斷,按照“五個堅持”的要求,切實做到“六個務必”:

——務必在做大總量中優化結構。經濟總量不大仍然是當前最大的問題。要扭住發展不放鬆,做穩存量,做大增量。紮實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三駕馬車”協同發力,培育新的比較優勢、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確保全縣經濟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領先渝東北生態涵養髮展區。

——務必在轉換動力中提質增效。調整經濟結構,轉換髮展動力,目的是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要更加註重培育產業集羣,更加註重拉長產業鏈條,更加註重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形成穩健、可持續的增長格局。

——務必在涵養生態中加快發展。生態資源是最寶貴資源,涵養生態是我們的政治責任。要在旗幟鮮明地推進面上保護的同時,堅定不移地推進點上開發,嚴格遵循“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發展產業化”,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務必在改革開放中激發活力。要統籌推進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的全方位改革,更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更大限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更大限度發揮政府資源撬動作用。掀起全域招商、大力引智的新一輪高潮,廣聚國內外資源,形成全民創新創業創富的生動局面。

——務必在依法治縣中勤政善政。勤政是基本要求,善政是永恆追求。要按照依法治縣的要求,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雲陽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要有百折不撓的韌勁,要有隻爭朝夕的拼勁,要有改革創新的闖勁,才能不辜負時代和人民羣眾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務必在為民服務中改善民生。履行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職能,盡心竭力解民憂、救急難、兜底線,努力營造人人平等參與、平等競爭、平等發展、平等享有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加就業和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讓全縣人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

各位代表!雲陽發展,力已聚,勢已成,時已至。只要我們主動適應新常態、搶抓新機遇、挖掘新動力,雲陽人民一定能在生態經濟示範縣建設的征程中,抒寫“強縣升區”的壯麗篇章!

三、20xx年的重點工作

(一)更加註重提質增效,推進生態工業邁上新台階

堅持工業立縣不動搖,狠抓工業經濟不放鬆,以增量調結構,以創新促轉型,做到提質不減速、增效不減量。實現工業總產值2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60億元以上。

壯大工業經濟規模。圍繞“三個百億產業集羣”,強化產業鏈招商,以鹽氣化工、PVB上下游、汽車及配套等產業為支撐,精心策劃、儲備、引進一批有特色、關聯度高、發展前景好的重點工業項目,建立300億元工業招商項目庫。按照“落地項目抓開工、在建項目抓進度、完工項目抓投產、投產項目抓效益”的要求,簽約落地重大工業項目10個以上;開工建設總投資50億元的紅太陽·化醫生命與材料科學產業園、投資3.5億元的通風設備等10個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年產6萬噸PVB樹脂、4000萬片神彩散熱器、5萬輛長安跨越專用車等10個重大項目;擴能增效億口鮮、河牛船務等10家企業。推動園區與鄉鎮產業對接,鼓勵發展配套小微企業、樓宇工業,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微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發展態勢。

狠抓工業提質增效。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入推進“梯度成長計劃”和“三大工程”,重點扶持並動態管理高成長型企業20家,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0家,新培育億元級企業3家、五億元級企業2家、十億元級企業1家。支持鼓勵企業科技創新,創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新註冊商標150件,培育重慶市著名商標1件以上,重慶名牌或知名產品2個。啟動“百千萬”税收培育計劃,培育納税千萬元以上工業企業5家,百萬元以上企業20家。抓好煤礦關閉整頓和技改擴能工作。

夯實工業發展平台。優化園區產業佈局,工業園區調整為人和、松樹包、黃嶺、水口4大組團。完善人和、松樹包組團配套設施,重點推動黃嶺組團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水口組團前期工作。新增園區建設用地1000畝。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推進“滿園工程”,每平方公里產出達到60億元以上,規上工業集中度達到85%。支持6個返鄉創業園發展,分批解決用地手續問題,鼓勵企業生產擴能,產值增長20%以上。

大力優化發展環境。貫徹“放開、減負、解難、引導”方針,深入實施行政改革,減少審批事項,放寬市場準入。實行縣領導“一對一”幫扶虧損企業制度,降低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4個百分點。強化要素保障,加快天然氣“縣縣通”工程、松樹包及黃嶺組團水電配套、寶坪110KV變電站等重點項目建設,完成黃嶺巖鹽詳查,建成松樹包、黃嶺污水處理廠。推動銀企合作,拓寬融資渠道,鼓勵企業上市直接融資。

(二)更加註重轉型升級,推進生態農業取得新進展

發展現代特色效益農業、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是“三農”工作的新常態。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接二連三”,打造“第六產業”,力爭實現農業總產值超過60億元,農業增加值超過40億元。

推動農業特色優效。加大柑橘管護力度,穩定30萬畝柑橘規模,力爭產銷柑橘18萬噸。加大牛羊產業扶持力度,推進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探索牛羊圈舍抵押貸款,出欄肉牛4.5萬頭以上、山羊45.3萬隻以上。豐富居民“菜籃子”,穩定蔬菜播種面積35萬畝以上。充實百姓“米袋子”,穩定糧食播面151萬畝,油菜12萬畝。出欄生豬87.5萬頭以上。堅持“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發展中蜂、茶葉、中藥材、食用菌、生態魚等特色產業。抓住農產品精深加工、商品化處理、冷鏈物流和市場營銷等重點環節,支持七大農業產業鏈做大做強,產值超過30億元。

發展現代農業。打造觀光農業,加快龍缸百里生態經濟走廊建設,引導資金、技術、人才和經營主體等要素向走廊聚集,扮靚“一帶七園”。提速裝備農業,建成江南農機具展示展銷中心,打造路陽、渠馬、雙土等10個農業機械化示範鄉鎮,新修機耕便道200公里,推廣農機具1萬台(套)以上,農業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47%。做強品牌農業,加快農業GAP認證體系建設,完成“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15個以上、QS認證1個以上,培育市級名牌農產品2個、農產品著名商標1個。發展循環農業,推廣牛—沼—果、豬—沼—菜等生態種養模式,新建大中型沼氣池4個,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深化農村改革。做大農業投資開發公司,建立農業股權投資與退出機制,扶持農業龍頭企業3—5家,力爭撬動5000萬元以上社會資本投入農業。建立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市場,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土地規模經營度提高2個百分點。抓好柑橘產業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改革,探索發展流轉經營、股份經營、託管經營以及代管服務,推進肉牛、山羊、農機、病蟲害防治、代種代收等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新發展市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0家,專業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150個、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户1700户。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量化確權改革試點。擴大涉農保險覆蓋面,落實水稻、玉米、柑橘、馬鈴薯保險各5萬畝,推進商品林保險,新增能繁母牛保險,擴大山羊保險面。

推進扶貧攻堅。堅持治標與治本結合、輸血與造血並舉,統籌抓好科學扶貧、精準扶貧和內源扶貧。抓好整村整片扶貧,完成10個、推進23個、啟動16個貧困村整村脱貧。打造歧耀山鄉村旅遊扶貧示範片。開展精準扶貧試點。探索深度貧困户搬遷模式。推進金融扶貧示範縣建設,建立貧困農户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增大小額貸款貼息,探索貧困人口分類實施大病醫療保險、住房保險、產業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培訓貧困人口1萬人次,減少貧困人口1.8萬人。

(三)更加註重品質打造,推進生態旅遊實現新跨越

旅遊業是富民產業、綠色產業、可持續產業。要搶抓全市旅遊“一心三帶”發展機遇,全力打造國內知名旅遊目的地,力爭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300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綜合收入20億元。

打造精品景區。舉全縣之力完成龍缸5A創建,建成遊客集散中心、旅遊碼頭、客運索道等基礎設施,推進景區水利設施建設,新增雲端廊橋、絕壁棧道等特色旅遊景點,開放石筍河峽谷、大安洞、奓口石景區,實現水陸連線循環遊。進一步理順張飛廟景區管理體制,持續推進景區提檔升級工程。強化三峽梯城景區運營管理,鞏固4A級景區創建成果。抓好南三峽國家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和開發工作。培育3A級旅遊景區2個以上。

做響旅遊品牌。舉辦登梯節、石筍河全國釣魚邀請賽、龍缸全國攝影賽等大型特色賽事活動。打造旅遊文化特色節目。大力開發旅遊商品。注重推廣雲陽旅遊APP,加快發展旅遊電子商務。用好報刊、電視、户外媒體、互聯網等平台,提升雲陽旅遊形象。做實旅遊營銷中心,強化區域合作,穩定縣內外客源,拓展國際國內旅遊市場。

發展鄉村旅遊。依託農林特色、農耕文化、民俗風情及氣候條件,開發觀光體驗、生態休閒、消暑納涼等鄉村特色旅遊產品,唱響“春看花、夏避暑、秋採果、冬賞雪”鄉村旅遊四季歌。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街道)發展農家樂、漁家樂、林家樂、採摘園等農遊合一的鄉村旅遊特色項目。舉辦鄉村旅遊節慶活動13次以上。大力實施“旅遊富民”工程,新增接待農户100家,實現“不離土不離鄉,自家門前奔小康”的美好願景。

(四)更加註重激活市場,推進現代服務業開創新局面

新常態下,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已成過去,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瞄準渝東北區域商貿中心和物資集散地目標,進一步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實現批零總額增長20%,住餐營業收入增長18%。

抓好市場載體建設。着力做好渝東北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產品聚集、產銷對接、品牌培育工作,拓寬我縣農產品銷售渠道。全面建成億聯建材家居汽車城,加快推進城中城商業廣場建設,全力以赴抓好主力業態、主力品牌招商。建成2萬噸果蔬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推動5萬噸糧油加工倉儲物流等項目建設。建成4個鄉鎮商圈,打造1個市級商貿強鎮,鞏固提升5個社區便民商圈,創建1條市級特色商業街。大力推進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商貿龍頭企業在農村新增連鎖網點10個,新增商貿流通網點40個,農業規模化生產組織產銷對接率達到50%以上,超市生鮮農產品直採率30%。

抓好現代服務業升級發展。持續推進限上商貿主體“三年倍增”計劃,新增限上企業100家以上。推進工商登記制度等改革,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激發社會創業和投資熱情,推動生活服務、健康養老、文化娛樂等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第三方現代物流,改善和提升倉儲物流基礎設施,降低社會物流費用總水平。大力開展展會促銷活動,辦好汽車房產大型展銷會、渝東北農特產品博覽會、三峽之春(雲陽)年貨節,創建1個市級特色展會,做到“月月有活動、節日有促銷”。

抓好電子商務發展。在天貓、京東、1號店等大型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雲陽館”,為本地特色產品上網交易提供便利。支持傳統企業開闢網上銷售渠道,支持有條件和實力的企業打造農特產品B2C、O2O等銷售平台,新增20户電子商務企業,建設10個農村電子商務示範點,發展2户農產品網商企業。大力發展電商物流,引進全國知名電商物流企業,打造區域電商配送中心。吸引社會資本,建設倉儲基地。加大對電子商務的宣傳培訓力度,營造全社會發展電子商務的良好氛圍。

抓好金融產業發展。持續優化縣域金融生態環境,實現銀行貸款餘額增幅15%以上,保險保費收入突破5億元,新增農村產權抵押融資5億元。引導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投入,用好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推動“助保貸”,探索建立政府資源與銀行貸款長效掛鈎機制,撬動銀行資金投入實體經濟。推動政府融資模式創新,積極探索PPP投融資模式,助推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融資渠道多元化。盤活國有資產,做大城投集團。夯實政府性融資擔保平台,提升融資擔保能力。探索企業安全責任保險機制,進一步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

(五)更加註重城鄉統籌,推進城鄉面貌展現新風采

按照“人文厚重、和諧宜居”的要求,堅持產城融合,強化基礎支撐。城鎮建成區面積擴大1.7平方公里,新增城鎮人口1.7萬人,城鎮化率提高1.8個百分點。

拓展城市空間。按縣城標準,編制黃石、水口總體規劃,完成迎賓大道外側、楊沙片區、黃石火車站片區控規編制。加快內環大道車管所至楊沙段建設,完成外環復興至長衝、雲陽東互通項目前期並適時啟動建設。全力推進北部新區“三年成城”,開工建設北城大道三期、竹溪路、紫荊北路和4條排洪涵,完成鳳翔路、紫紗路路基工程,貫通紫荊溝、劉家堡和燈籠石三條隧道。全面推進迎賓大道內側土地開發,建設綜合管線共同溝。完成110KV雲江東西兩條電力線路搬遷,整治出讓土地400畝以上,推進烏金洞徵地拆遷工作。開工建設紫荊溝垃圾中轉站和15座公廁。完成特勤消防站、結防所綜合樓等7個公建項目主體工程,一級汽車客運站主體工程完成80%。抓好重點房地產項目,商品房新開工130萬平方米、竣工90萬平方米、銷售100萬平方米。

提升城市品質。拉開環湖公園建設序幕,在30公里濱水空間構築城市綠道,打造雲陽人“一生的公園”、“一年的公園”、“一天的公園”,啟動塘坊公園、濱江濕地公園、飛鳳梯、四方井公園、老虎洞景觀等節點工程。提升城區重點景觀工程,打造“一嶺一帶一屏障”綠色休閒生態廊道。推進城市“五化”工程,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持續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和城市風貌管理,規範設置便民商攤、特色夜市,加強居民區物業管理,實現市容環境衞生和秩序管理達標率均為100%。開工建設第二生活垃圾處理場。構建“一大一小”城區公共交通格局,完善公交站牌建設,強化城區公交車輛進站停靠監管。啟動樓子包公園等停車場(庫)的開發建設,深挖潛力,緩解停車難。力爭市級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成功,讓幸福之城再添幸福。

打造特色集鎮。完成鳳鳴總規修編和堰坪、桑坪等總規、控規編制。擴大4個區域中心鎮建成區規模,加快平安、紅獅、沙市、故陵、龍角、棲霞等6個縣級中心鎮品質提升,示範帶動周邊小城鎮發展,完善農壩、泥溪、耀靈、石門等28個集鎮功能配套。建成雲陽鎮民強村、後葉鎮後葉社區等農民新村10個,爭取市級農民新村示範點2個。

加快基礎建設。鼓足幹勁,開啟雲陽鐵路建設新篇章。做好鄭萬高鐵雲陽段徵地拆遷、黃石高鐵站綜合換乘樞紐項目規劃;主動對接,儘早完成沿江鐵路站場選址,開展翻壩物流中心項目論證。繼續做好南溪至縣城、縣城至清水快速通道前期工作。改造省道50公里,硬化縣道40公里。完成雲利路龍缸景區段改建。建成農村客運站6個、招呼亭100個。調整、開通農村客運線路10條,新增農村客運車輛15輛,實現具備通行條件的村級道路客運車輛全覆蓋。養鹿小江大橋主體合攏。整修橋樑17座。梅峯水庫實現下閘蓄水,完成肖家灣水廠建設。青杉水庫完成復建公路、河牀基礎開挖工程。開工建設高陽施家溝、鳳鳴平頂水庫,續建蔈草雙竹、大陽黃柏溝水庫,除險加固小(二)型水庫15座。升級改造4處集鎮供水工程,新建250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治理中小河流重點河段1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

(六)更加註重生態涵養,推進生態文明邁出新步伐

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嚴守耕地、林地、森林三條生態紅線,促進生產方式綠色低碳、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

深入實施環保五大行動。控制燃煤及工業廢氣、城市揚塵、餐飲業油煙、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確保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保持330天以上。基本完成外郎、新津等11座污水處理廠,推進6個污水處理廠二三級配套管網建設,開工普安佛手垃圾填埋場,實現城集鎮污水垃圾處理全覆蓋。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78%、95%,縣城、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達標率分別為100%、95%,繼續保持一江四河水質Ⅱ—Ⅲ類標準。加強工業、交通、建築、文化娛樂和商業活動噪聲源治理,創建市級安靜居住小區1個。大力實施造林工程,抓好森林資源保護,完成生態修復2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0%。控制農村面源污染,建成市級生態鄉鎮10個、生態村20個。環保五大行動達標率和市級生態縣創建各項指標達到市級考核標準。

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降低土地、能源、水資源消耗強度。嚴格土地規劃管理,堅持節約集約用地與保障發展需要並重,創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修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新增建設用地1000畝、耕地3000畝,申報土地收儲整治3000畝。完成地票交易500畝。加快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合理開發礦產資源,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地質災害防治達到規定標準。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實現規上工業企業能耗和公共機構辦公區能耗分別下降4%、3.5%。發展節水農業,強化城市節水,實現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75%,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高於0.55立方米/萬元。

切實抓好三峽後續工作。立足庫區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促進移民安穩致富,強化20xx—20xx年度獲批後續項目資金監管,力促前期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快建設、建設項目多竣工。以“一城二園三區”建設為重點,立足項目申報接地氣,細化、完善二期項目庫編制,做好20xx年度項目申報,努力爭取最大份額。抓好三峽移民工程總驗收,力爭一次性通過國家終驗,在“重慶移民看雲陽”的基礎上,贏得“三峽移民驗收看雲陽”的美譽。

(七)更加註重民生關懷,推進羣眾幸福指數得到新提升

堅持民生優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執政為民的具體舉措,全力抓好各項社會事業,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縣人民。

繼續辦好一攬子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市25件涉及雲陽的17件民生實事。完成高山生態扶貧搬遷8165人。改造農村D級危房500户。實施撤併村通達工程250公里,實現撤併村通達全覆蓋。建成村社便道100公里。安裝農村公路安全防護設施150公里。整治山坪塘20xx口。解決16.9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推進村衞生室配置標準化。免除1.2萬孕婦產前檢測費用。實施3.5萬農村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建成農村寄宿制學校5所和教師週轉房90套。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流動文化服務進村1000場。建成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3個。完成棄管小區電力設施改造22個。實現80%以上的行政村通光纖,鄉鎮4G網絡全覆蓋。完成就業技能培訓8000人。結合雲陽實際,再辦成10件民生實事。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5萬人次。新增商品蔬菜基地20xx畝、育苗大棚5萬平方米,建成蔬菜示範村2個。啟動廉租房建設5萬平方米。全面完成縣城建成區徵地農民安置房建設3281套。全面完成“9·1”特大洪災災後住房重建,基本完成鄉道、水利等基礎設施恢復重建。辦理遺留問題房屋產權證5000户以上。續建農村公路通暢工程100公里,啟動220公里,村通暢率達到80%以上。改造縣城供水“一户一表”8000户以上。改造人行道3.2萬平方米、整治小區6000平方米。完成縣城建成區主次幹道“白改黑”。

推動科教衞計文化上新台階。推進重慶市教育強縣建設,力爭本科上線率達到49%、重本上線率達到13%以上。職教中心創建為國家示範中職學校。雲中分校、南溪中學新校區完成主體工程20%以上。全面改造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增加生均佔地和生均校舍面積。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落實“單獨兩孩”生育、計生獎扶特扶、優生優育惠民政策,查處違法生育。推動縣醫院、結防所綜合樓、計生服務中心等工程建設。加快寶坪等3個護養中心建設進度。推進縣醫院、中醫院創建三級醫院,雙江人民醫院、縣二人民醫院創建二級綜合醫院,縣婦幼保健院創建二級保健院。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羣眾受益率達到100%。加大重點文化企業的培育力度,完善街道文化中心、鄉鎮文化站、社區(村)文化室的功能,提高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水平。積極推進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工程。建成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充分利用體育場、體育館和游泳館,提高體育設施人均享有水平。舉辦第三屆縣運會和雙井寨長跑活動。提高R&D佔GDP的比重,完成重點科技項目“重慶現代牛羊產業科技支撐示範”驗收,申報實施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3個。

提高就業及社會保障水平。新增城鎮就業7400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3200人,幫扶城鎮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1600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4.2萬人以上、醫療保險參保5萬人以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0%以上、醫療保險參保率保持95%以上,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參保分別超過4.2萬人、3.2萬人、3萬人。社保基金現場監督檢查面達到100%。加大城鄉低保、五保、三無人員等特殊困難羣體救助力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推動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新增養老牀位1000張。完成殯儀館搬遷。做好婦女、兒童、青少年、殘疾人保障工作,支持工會、慈善事業發展。

進一步抓好安全工作。大力推動依法治安,以貫徹新《安全生產法》為重點,進一步完善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深化“五長約談”、“黑名單”管理和分級監管等制度,抓好源頭治理和隱患排查整治。繼續深化打非治違“六打六治”等專項行動。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提升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努力實現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和生產安全較大事故“零目標”,堅決杜絕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加強食品藥品、農產品安全監管。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促進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依法解決信訪問題,依法處置非正常上訪。深入推進依法逐級走訪和積案化解。深化山洪暴雨地災預警預報管理機制,依法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加強鄉鎮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和社區警務室建設。推進社會治安“三防”工程建設,構建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堅持嚴打方針,震懾違法犯罪行為,不斷提升羣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八)更加註重創新驅動,推進改革開放激發新活力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開放仍然是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法寶。只有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才能不斷激發經濟內生動力和社會發展活力。

抓好重點領域的改革工作。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促進人口梯度轉移。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動動產和不動產交易。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加快三級服務中心建設。穩步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將國庫集中支付延伸到鄉鎮(街道)和醫療衞生機構,進一步提高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透明度。積極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改革。鞏固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成果,實施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穩妥推進國企改革,讓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抓好招商引資和區域合作。圍繞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商貿流通等領域,深入推進全域招商模式。簡化辦事流程,為投資者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服務。力爭協議引資12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70億元以上,落地重大項目12個。爭取對口支援援助資金4500萬元以上。完成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

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對照全面小康和生態經濟示範縣目標,增強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加強對長江經濟帶、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新一輪對口支援等重大政策研究,謀劃一批重大項目,為規劃提供有力支撐。強化規劃協調,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城鄉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規劃一致,增強規劃的前瞻性和約束力。堅持問計於民,加強科學論證,高標準完成規劃編制。

(九)更加註重依法行政,推進政府自身建設取得新成效

新形勢新常態,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雲陽正處在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和轉型發展的關鍵期,各項任務繁重艱鉅。必須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管理規範、運行高效、勤勉服務、廉潔施政的人民政府。

轉變政府職能。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把該放的權力放開放到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把該管的事情管住管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進一步強化戰略規劃制定、市場監督、社會管理、公共安全、環境保護,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力度。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依法向鄉鎮(街道)下放一批審批事項。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充分利用報刊等傳統媒體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重點公開公共資源配置、重大項目建設、社會公益事業等老百姓關注的熱點信息,辦好“行風熱線”、“民生熱線”,依法處理羣眾舉報投訴,讓及時迴應社會關切成為履職新常態。

推進依法行政。健全依法決策機制,認真履行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落實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優化配置執法力量,促進執法重心下沉。依法理清執法機關職責權限,整合執法主體,在農業、建設等領域推進綜合執法。堅持公正文明執法,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執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和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完善聯合執法監督機制,提升執法監督水平。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做好行政複議、行政負責人出庭應訴、“六五”普法工作,支持仲裁工作,為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建設清廉政府。認真執行人大及其會的決議決定,及時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積極支持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認真辦理政協提案,真誠接受政協監督。充分尊重司法監督,加強審計監督,主動接受公眾和輿論監督。認真落實縣政府黨組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強化行政監察,完善重點領域的反腐制度設計,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加強反腐倡廉教育,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始終保持工程招投標、土地出讓、政府採購、涉農資金等領域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嚴厲打擊以權謀私等腐敗行為,做到以清廉取信於民,以勤政造福於民。

持續改進政風。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市委、縣委實施意見,不斷改進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學習作風和生活作風,打贏作風建設“持久戰”和“保衞戰”。堅定不移地推進“文不過夜、事不過周”,推行政務移動辦公,着力提高辦事效率。強化問責問效,紮實開展整治懶政專項行動,堅決向庸、懶、散、慢等頑症亮劍,向吃、拿、卡、要等行為開刀,着力解決工作中暴露出的責任不到位、作風不務實等突出問題。強化公務員隊伍建設。更新干部隊伍知識結構,尤其要加強現代經濟、財政金融、城鄉規劃等方面的學習。從嚴教育、管理和監督幹部,樹立“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理念,發揚“釘釘子”精神,增強“敬畏法律、敬畏程序、敬畏紀律”的意識,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推進各項工作落實,人人爭做“雲陽發展的推動者,雲陽形象的維護者”。

各位代表!萬馬齊奔追長風,三陽開泰逐新夢。新常態呼喚新作為,加快發展、轉型發展、深化改革、改善民生,是我們的使命,是組織的重託,更是人民的期盼!面對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來之不易的發展局面,風正勁足的發展環境,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低調務實、少説多幹,敢於擔當、積極作為,為加快建設生態經濟示範縣而努力奮鬥!

雲陽縣政府工作報告篇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是雲陽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健前行”的一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宏觀經濟環境,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人民紮實苦幹,較好地完成了縣xx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0億元,增長12.5%;人均GDP達到16577元,增長19%; 三次產業結構由25.3:36.9:37.8調整為23.3:40:36.7。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7.6億元,增長30.4%;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億元,增長25.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1億元,增長17.7%。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251.9億元,增長12.4%;人民幣貸款餘額87.3億元,增長19.2%;存貸比提高2個百分點,達到34.7%。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9.2%和13.2%。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始終堅持“提升產業”,不斷夯實發展基礎

工業經濟支撐有力。實現工業產值126億元,增長32.6%。工業增加值淨增10億元,增幅在渝東北排名第一。完成工業投資47.7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總數達到56家,規模企業產值77億元,增長41.4%。新增產值過億元企業4家,億口鮮、科雲空調產值超過5億元。紅旗水泥粉磨站技改搬遷、博大農牧技改等10個項目開工,新型節能建材、金特電子等10個項目試生產,雲陽鹽化、雲能發電等10個項目投產。60萬噸真空製鹽產品純度99.8%,高於國家優標0.7個百分點。工業園區實現產值73億元,投產企業產出強度超過每平方公里50億元。6個返鄉創業園新建廠房1.7萬平方米,新增落地項目13個,實現產值11億元。建成市級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中心2個,開發工業新產品30個,其中有4個市級新產品。認證高新技術產品2個,重慶知名產品3個,名牌產品、著名商標、地理標誌各1個,“雲陽曲軸”成為中國馳名商標。

農業產業穩步提高。穩定糧食播面150萬畝,糧食產量增長3.1%。出欄生豬87.8萬頭。有效管護柑橘30萬畝,建成柑橘商品化處理線7條、產地預貯預冷庫及中心冷鏈氣調庫11個,冷鏈能力超過2萬噸。建成牛羊標準化養殖小區110個,出欄肉牛、山羊分別增長7%、9.2%。蔬菜、中藥材、茶葉、黑木耳、中蜂、生態漁等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人和、鳳鳴農業綜合園成為市級示範園,有機菊花種植基地成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新培育專業合作社、新型股份合作社182家,家庭農場200户,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2家。新增“三品一標”22個,泥溪黑木耳、渝峯烏天麻成為市級名牌農產品。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率達到35.8%,農業綜合機械化率提高8.8個百分點,寶坪鎮成為重慶市“平安農機”示範鎮。

旅遊產業上檔升級。全年接待遊客161萬人次,旅遊業綜合收入8.5億元,分別增長30.6%和39.1%。成功爭取市委、市政府將雲陽納入渝東北特色旅遊經濟帶。龍缸地質遺蹟保護建設通過市級驗收,完成“天下龍缸”5A級景區提升規劃,石筍河、大安洞開發快速推進,草緣酒店正式營業,歧山旅遊地產首期主體完工。完成張飛廟景區生態文化廣場、景區停車場和綠化工程,遊客接待中心開工建設,遊覽區域擴大1倍以上。“三峽梯城”創建國家4A級景區通過市級初驗。幸福雲陽“一日遊”、“二日遊”深受歡迎,深化與重慶主城和利川、達州等周邊地區旅遊合作,團隊遊客總量增長1.5倍。巴陽枇杷節、盤龍美食節、棲霞油菜花節等鄉村旅遊節會精彩紛呈,新增星級農家樂5家。“重慶市最佳避暑休閒鄉村”花落清水土家族鄉清水村、歧山村。

商貿經濟持續走旺。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6億元,增長16%;批發和零售業銷售總額110.6億元,增長18.8%;住宿和餐飲業銷售收入15.4億元,增長18%。新增限上商貿單位181家,總數達到352家,中石化雲陽經營部、鑫冠商貿銷售收入首過億元。億聯家居建材汽車城簽約落地,鹽業集團渝東北物流配送中心、城中城購物廣場主體開工建設,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主體封頂,完成2個城區菜市場改造,天宮農貿市場投入使用。春季美食購物消費節及汽車、房產展會拉動消費效果明顯。

(二)始終堅持“統籌城鄉”,不斷改變城鄉面貌

新型城鎮化水平得到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達到37.53%。縣城“擁江發展、東進北拓”快速推進,開工商品房67萬平方米,竣工58萬平方米,濱江大道延伸至黃嶺,為城市“東進”創造了條件;北部新區發展格局基本拉開,北城大道二期、紗濱路路基和愛國路、稻場路硬化完工,木古110千伏變電站開工建設。加快建成區改造升級,修建人行步道3000米,整治人行道7.4萬平方米,拓寬改造大雁路、關坪路等城市道路,安裝紅綠燈系統5套,新增停車泊位20xx餘個,增設公交上下客站30個。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城區綜合整治“雙百”行動,車輛亂停亂放、市場佔道經營、亂搭靈堂擾民、街面社會治安得到有效整治。完成縣城總規局部修改並通過市政府批覆,編制故陵、普安、泥溪、蔈草、新津5個鄉鎮總規及控規。江口、南溪、高陽、鳳鳴等鎮域功能不斷完善,水口、後葉等一大批集鎮形象得到提升,江口鎮、渠馬鎮成為重慶市衞生鎮,黃石鎮獲評“重慶美麗小城”稱號。

城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完成國省道改造75公里,整治盛堡大橋等6座危橋,養鹿大橋、南溪河橋開工建設,村通暢率提高11個百分點,達到63%。建設鄉鎮客運站6個、招呼亭50個,新增和調整客運線路33條。啟動安裝道路“安保工程”744公里。整治病險水庫25座、山坪塘1031口,治理中小河流12.7公里,新建塘壩78座。梅峯水庫主壩、副壩主體完工,開工建設青杉中型水庫和大陽黃柏溝、蔈草雙竹2座小(二)型水庫。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生態治理2萬畝,開發整理農村土地1.5萬畝,新建耕作便道165公里,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3.4萬畝。

(三)始終堅持“生態興縣”,不斷加強生態環保

深入實施環保“五大行動”,建成污水處理廠3個、垃圾處理場1個,完成21個村莊連片整治,創建市級生態鄉鎮3個、生態村14個。渠馬鎮成為市級園林城鎮。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5.3%。“一江四河”水質保持Ⅱ—Ⅲ類。縣城和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分別為100%、9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5%、62%,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73%、43%。完成綠化造林19.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8%。強力推進節能降耗,拆除水泥立窯生產線4條,關閉煤礦12家、非煤礦山6家,萬元GDP能耗下降4%。持續開展地災隱患點排查,治理地質災害6處,應急處置突發地災28處,地災搬遷1660人。建成農村生態家園沼氣池6000户。連續20xx年獲黨政一把手環保實績考核一等獎,全市區縣僅此一例。

(四)始終堅持“民生導向”,不斷提升幸福指數

民生實事全面完成。新增城鎮就業13300人次,創業培訓830人次,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4億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新增五大保險參保11000人次,發放各類保險待遇14.4億元。救助低保、五保、“三無”等困難羣體3億元,改擴建鄉鎮敬老院3所,新增城鎮養老牀位500餘張。新建蔬菜基地2500畝。完成農民“陽光工程”和實用技術培訓3.9萬人次。新建、改擴建城鄉供水工程161處,1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完成農村通暢工程452公里,實施撤併村通達工程64公里。建成廉租房5.1萬平方米。改造農村危舊房1.15萬户。整治居民小區5個,新修或整修化糞池22處、污水管網29公里,硬化院壩3800平方米,安裝路燈187盞。實施高山生態扶貧搬遷10840人,26個村整村脱貧,貧困人口減少2.8萬人。資助貧困學生15.2萬人次1.1億元。完成210個規範化村衞生室和20個撤併村衞生室建設。免費孕優檢查8000人。LNG調峯站和1.2萬立方米天然氣儲氣罐建成投入使用,縣城居民“用氣難”得到有效緩解。紅獅等鄉鎮11000户居民、縣城1200多户廉租房住户用上天然氣。40萬平方米徵地拆遷安置房全部開工。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化解教育債務2.58億元,青龍國小秋季招生,大學聯考上線率94%,3人被北京大學錄取,大學聯考綜合指標連續三年渝東北第一。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銀黛帕”舞蹈在“魅力校園”活動中獲全國金獎。縣中醫院開門應診,縣人民醫院遷建主體工程開工,建成標準化鄉鎮衞生院15所,高陽、龍角等8所衞生院升級為一級甲等醫院,縣殘疾人康復醫院掛牌接診,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在基層公立醫院全覆蓋。免費開放“五大文化陣地”,全市優秀話劇《彭家樓子》在第九屆中國·深圳文化產業交易博覽會、重慶“舞台藝術之光”演出,彭氏宗祠晉升為國保單位,新增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縣圖書館晉升為國家一級館。全面啟動電視台達標升級工作,發展高清互動電視用户1.8萬户。實施市級以上科技項目12項,授權專利187件。全面落實計生獎扶特扶政策。體育館、游泳池主體完工。成功舉辦“9.28幸福雲陽·全民登高”活動和“三峽梯城·天下龍缸”鐵人三項邀請賽。全面完成第九屆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狠抓綜治平安基層基礎,推行縣鄉村逐級走訪制度,得到中央聯席辦的充分肯定。全面完成村(社區)社會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應急工作“兩大平台”投入使用。新建鄉鎮公安派出所3個,增設社區治安崗亭11個,建立24小時治安巡邏制度,刑事案件發案總體下降,羣眾安全感指數提高到93.4%。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9%和30%,實現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零目標”。

(五)始終堅持“攻堅克難”,不斷增強發展後勁

三峽後續工作持續推進,實施20xx—20xx年度項目68個,完工35個。爭取20xx年度項目126個,批覆使用後續資金11.4億元。爭取移民用地指標1.09平方公里,兑付“兩筆資金”3300萬元,移民技能培訓8726人。啟動三峽水庫基金、移民遺留問題及農村後期扶持結存項目300個,完成125個,移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整合國有資產,組建城投集團,加快實體化運作進程,城投集團總資產由44億元擴大到75億元,為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為提高工業園區投入產出率,強力實施“滿園工程”,收回久供不建工業用地202畝,促進了園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強力遏制“兩違”建設,拆除違法建築2100平方米,追收欠款2.1億元,城鄉建設秩序基本規範有序。推進統籌城鄉改革試點,轉移農村人口6128人,實施建設用地復墾4300畝,交易地票6.2億元,農村“三權”抵押融資累計達到13.9億元。在縣屬155家單位推行國庫集中收付和公務卡改革,落實政府投資財評、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預算執行動態監管制度,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得到提高。招商引資簽約重大項目13個,總投資107億元。

(六)始終堅持“優化服務”,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紮實開展“服務優化年”活動,全面履職盡責,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得到提升。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意見186件、政協提案294件,辦復率和滿意率均為100%。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羣團組織的聯繫,通過“民生面對面”、“行風熱線”等廣泛聽取和接受人民羣眾的建議意見。規範縣政府議事決策制度,邀請人大、政協領導列席縣政府常務會議,提高了政府決策質量和效率。堅持“文不過夜、事不過周”,推行效能綜合評比,行政審批時限縮短67%,開展辦件“一事一評”,羣眾滿意率99%。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簡文件會議,壓縮行政成本,“三公”經費下降30%以上。按照“機構設一拆一,編制增一減一”的要求,嚴格機構編制管理。堅持敢於擔當、積極作為,面對複雜的矛盾和問題,不迴避、不退縮,積極穩妥地處置了職教中心南區違法建設等問題。認真開展反腐敗鬥爭和政風行風建設,嚴厲打擊破壞發展環境的人和事,查處違紀違法案件48件。

在過去的一年裏,監察、審計、統計、質監、工商、食藥監、氣象、工會、青少年、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台務、郵政、檔案、修志和武警、消防、民兵預備役建設等各項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績。

回顧這一年,我們在挑戰中搶抓機遇,在困難中推動發展,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支持監督的結果,是全縣人民拼搏奮鬥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向駐雲官兵、政法幹警和參與、關心、支持雲陽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雲陽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仍然偏小,發展速度不夠快,人均經濟總量、人均財力在全市靠後。二是經濟結構不優,產業基礎還不牢固,尤其缺乏大產業支撐,部分企業適應市場的能力較差,轉型發展任務十分艱鉅。三是發展瓶頸仍然存在,自身造血功能不足,資金調度平衡、用地保障等壓力仍然不小。四是民生保障有待進一步加強,貧困人口總量仍然偏大,教育、醫療、住房、出行、農村飲水等民生需求方面的矛盾依然突出,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壓力較大,構建和諧社會任務重。五是政府自身建設存在薄弱環節,職能轉變尚不到位,一些政府工作人員改革創新和服務羣眾的意識不強,謀發展解難題的辦法不多,推諉扯皮、消極懈怠時有發生。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自加壓力,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思路和目標

20xx年是實施“xx”規劃的重要之年;是貫徹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落實市委四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加快建設生態涵養髮展區的開局之年;是按照縣委十三屆三次、四次全會要求,加快建設生態經濟示範縣,轉型發展起步之年。

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市政府關於改革發展的總體部署和縣委十三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富民興雲”總任務和建設“生態經濟示範縣”目標,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按照“進中求好、好中求快”的要求和“轉型發展起步年”工作安排,着力轉方式調結構,着力改善民生,着力創新驅動,統籌推進興產業、促改革、保穩定各項工作,努力實現全縣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建議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人均GDP達到19000元。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3%以上,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2%,轄區工商税收增長1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0%、13%。主要約束性目標為: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削減量達到市裏約束性指標要求,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

各位代表:“千年雲陽,朐忍流芳”。改革開放三十五年,尤其是三峽庫區移民二十多年來,雲陽人民憑靠自己的智慧、能力和勇敢,以“敢為人先、勇爭第一”的氣魄,創造了令人羨慕和驕傲的成績。輝煌屬於過去,夢想當歸未來。我們懷揣建設生態經濟示範縣的夢想,肩負轉型發展的全新使命,站在了建設渝東北生態涵養髮展區的起跑線上。承載百餘萬人民的殷切期盼,面對“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競爭局面,我們慢不得、輸不起、坐不住。只有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定不移做大經濟總量、做足經濟增量、提高經濟質量,才能加快轉型發展步伐,縮小與全市的差距,在激烈競爭中創造優勢、保持前列。只有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動力源泉,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集聚一切發展正能量,用改革的辦法打通發展瓶頸,用創新的手段破解發展難題,才能在轉型發展中掌握主動、贏得先機。只有始終把真抓實幹作為行政之本,按照縣委描繪的美好藍圖,一年接着一年幹、一件接着一件抓,才能在改革發展中取得市民信賴、形成合力。我們堅信,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人民凝心聚力,眾志成城,不懈怠、不動搖、不折騰,一個山川秀美、產業友好、人民富裕、社會和諧的生態經濟示範縣,一定會在三峽庫區這片熱土上崛起!

三、20xx年主要任務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實現“生態經濟示範縣”的目標,20xx年要在十個方面狠下功夫:

(一)緊緊圍繞發展生態工業,在做大規模和提升效益上狠下功夫

沒有工業的興起,就沒有發展的崛起。我們要堅定不移推進“工業立縣”,堅持發展工業的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措施不軟,圍繞特色資源加工、新材料、勞動密集型輕工業“三個百億產業集羣”,扶持工業做大總量,以增量促轉型發展。

做大工業經濟規模。繼續大力實施億元企業培育、規模企業創建、小微企業提升“三大工程”,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家以上,新培育億元產值企業5家、5億元企業2家、10億元企業1家。按照“開工一批、投產一批、擴能一批”的思路,重點推動化醫集團精細化工、川維弘錦PVB、神彩散熱片等10個項目開工,甲醇汽油、杜公酒業等10個項目投產,三峽雲海藥業、雲陽鹽化、錦藝硅等10家企業提能增效。完成2家煤礦集團公司組建和27個煤礦技改,產煤70萬噸以上。支持企業技術創新,註冊商標150件以上,培育重慶名牌產品、著名商標各1個以上。全年工業總產值增長30%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

做強工業發展平台。着力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啟動A區供水及污水管網、A區東側道路及排洪溝、C區迎賓大道與工業大道立交、黃嶺片區道路、黃嶺場坪二期、C區污水處理等項目建設;加快A區東側場坪、C區工業大道硬化、黃嶺排洪溝建設進度,建成場坪1000畝以上。按照生態工業園區的要求,提高工業園區投入產出強度,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標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定不移實施“滿園工程”,儘快用好A區餘下的每寸土地和每平方米閒置廠房,建立並嚴格執行園區准入退出機制,督促企業按照協議投資建設,鼓勵入園企業節約集約用地,提高建設容積率,每平方公里產出達到55億元以上。加快黃嶺綜合化工園、復興醫藥產業園、復興綜合物流園配套設施建設,儘快策劃項目招商落地。新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則上佈局到園區,工業集中度達到65%以上。支持鄉鎮大力發展樓宇工業、農產品加工等工業,鄉鎮工業小區產值達到20億元。

做實工業發展要素保障。要素保障到位是企業效益提升的關鍵。切實加強水電油氣運調度,確保不因調度不到位而影響企業正常生產。加強企業用工協調服務,引導鼓勵勞動力就地就業,鼓勵企業與職教中心等教育培訓機構合作,採用訂單式培訓員工和管理人員。完善園區公交線路、金融網點、商貿服務等設施,滿足園區工人生產生活日常需求。

(二)緊緊圍繞發展生態農業,在提高農業效益上狠下功夫

提高農業效益是強農業、富農民的基礎。只有打造品牌農業、規模農業,才能幫助更多的農民獲取更多的收入。

打造品牌農業。實施“一標多地”戰略,打“綠色牌”、走“生態路”,推進農業標準化、安全化生產,制定優勢特色農產品產地標準,註冊統一商標,提高商品價值。完成“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15個、市級名牌農產品2個,組建農產品集團,建成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抓好網絡營銷平台建設,在城區建成專業合作社直銷店10個,讓雲陽農產品擺上更多居民的餐桌子、果盤子,甚至走出重慶。建立產品產地追溯機制,保證人民羣眾“舌尖上的安全”,保護雲陽農產品的聲譽。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規模化、基地化,提高農產品轉化增值率。發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支持骨幹龍頭企業發展,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新型股份合作社20個、家庭農場200户以上。

打造規模農業。農業沒有規模,就沒有效益。圍繞“3+2+X”產業佈局和“兩廊三帶”空間佈局,發展優質、綠色、循環的生態農業園區,農業總產值增長5%以上。抓好以長江綠化柑橘林帶為重點的30萬畝柑橘果園管護,佈局冷鏈物流系統和洗選設備,提高果品商品化處理能力。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大力支持牛羊產業發展,擴大能繁母畜羣體總量,按照“畜禽-沼液-種植”循環經濟模式,建設一批牛羊養殖示範基地,在雲利路沿線重點發展旅遊觀光農業和設施園藝農業、生態家庭牧場,出欄肉牛11萬頭、羊67萬隻。鞏固優質商品蔬菜基地1.6萬畝,穩定150萬畝種糧面積和43萬噸糧食產量,提高生豬等主要農產品縣內自主供給率,擴大中藥材、茶葉、黑木耳、中蜂、生態漁等特色產業規模。推廣馬鈴薯、水稻、玉米、能繁母畜等涉農政策保險,提高農業防範風險能力。

打造農業機械化示範縣。農業機械化是打造規模農業、提高農業效益的重要途徑。打造集農機銷售、後期服務、培訓觀摩於一體的展示平台,建成10個農業機械化示範基地,推廣農機10000台,修建機耕便道150公里,提高農業綜合機械化率10個百分點。強化農業科技推廣,培育農業專家大院和科技專業合作社15個。大興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建立縣鄉(鎮)土地流轉公開市場,鼓勵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規範有序地向專業大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土地集中經營度達到37.8%。保護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穩妥推進農民住房和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

(三)緊緊圍繞發展生態旅遊,在打造旅遊目的地上狠下功夫

旅遊興,則人氣旺。隨着旅遊“三張名片”的不斷成熟,雲陽初步具備“國內知名旅遊目的地”的基礎條件。我們要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營銷,靠品質吸引遊客,靠營銷聚集人氣,實現景區質量、遊客數量“雙量齊升”。

加快精品景區建設。緊扣龍缸—張飛廟聯合創建5A級景區目標,加快完善龍缸景區遊步道、索道、旅遊碼頭等基礎設施,建成龍缸景前綜合服務中心、清水張王廟碼頭遊客服務中心,開放石筍河景點,實現“水陸連線循環遊”,打造市級旅遊度假區;加快張飛廟提檔升級,完成核心景區庫岸治理、三國文化年表浮雕大道、張飛塑像、仿古戲台和夜景燈飾建設。加快彭氏宗祠修復工作,開工建設民俗文化村。全面開工12萬平方米歧山旅遊地產,銷售5萬平方米。旅遊業投入達到10億元以上。

加快雲陽品牌營銷。整合旅遊宣傳營銷資源,在中央電視台、高速公路、軌道交通投放旅遊形象廣告。精心策劃和定期推出品牌營銷活動,深化與利川、萬州等地合作,面向重慶主城及周邊省市,開展組團營銷、駐點營銷,拓展市外客源市場。強化旅遊行業綜合管理,提高旅遊綜合服務質量。全年接待遊客210萬人次,旅遊業綜合收入超過12億元,龍缸景區接待遊客翻一番。

加快發展鄉村旅遊。着力打造5個特色鄉村旅遊品牌。推進歧耀山等鄉村旅遊扶貧示範區建設。鼓勵縣城周邊、雲利路沿線等鄉鎮結合產業優勢、自然資源和鄉土文化,舉辦水果採摘、美食休閒、民俗文化等鄉村旅遊節會,發展農家樂、漁家樂、林家樂等旅遊項目,營造“月月有活動”的旅遊氛圍,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更多的城市居民“工作在城市,休閒到農村”。

(四)緊緊圍繞發展現代服務業,在打造區域商貿服務中心上狠下功夫

現代服務業活躍程度,是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雲陽地處三峽庫區腹心,輻射萬餘平方公里、五百餘萬人口,有條件打造區域商貿服務中心和物資集散地。

大力推進區域商貿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渝東北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9月底前投入使用,黃石果蔬冷鏈物流項目正式配送產品,加快鹽業集團渝東北物流配送中心、億聯家居建材汽車城、城中城購物廣場建設,外灘服飾日用品及數碼產品特色街開街。着力構築城鄉商貿網絡,打造4箇中心鎮商圈和5個社區便民商圈。引導新世紀、重百等賣場提升商貿業態,新引進知名商業品牌10個以上,滿足市民多層次消費需求。

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主體培育。打造區域商貿服務中心,首先要培育市場主體。用好用足微型企業發展政策,積極發展現代物流、電子信息、諮詢評估、會計審計、法律服務、健康養老、文化娛樂等服務業,做大市場主體總量。啟動現代服務業限上主體三年“倍增計劃”,培育限上商貿法人企業100家以上,新培育銷售額過億元企業3家,力爭過5億元企業1家。

大力發展金融、房地產業和會展經濟。大力引進和設立金融機構,新增金融機構2家以上。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金融機構貸款餘額超過100億元,提高存貸比2個百分點。鼓勵保險機構創新保險產品,大力發展居民個人保險業務。鼓勵企業上市、併購和重組,支持企業提高直接融資比例。促進建築房地產業健康發展,鼓勵房產中介、物業管理等行業加快發展,支持有實力的房地產企業上檔升級,力爭實現建築施工總承包房地產企業資質二級升一級1家、三級升二級2家。加強現代服務業職業經紀人培訓。大力發展會展經濟,精心策劃推出汽車、房產、家居等大型展會,引導品牌商家定期舉辦促銷活動。

(五)緊緊圍繞新型城鎮化,在城鎮建設管理上狠下功夫

按照“以人為本、四化同步、科學佈局、綠色發展、文化傳承”的要求,抓好城鎮規劃建設;按照“城市客廳”理念,實施精細化管理;按照“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和“市級生態園林城市”的要求,着力打造三峽庫區生態宜居之城。

實施北部新區“三年成城”計劃。重點圍繞迎賓大道兩側推進新區開發,加快“三路三隧三場坪”建設,完成北城大道二期、東風路二期和紗帽路路基及管網,開工劉家堡雙隧道和東風隧道,完成苦竹溪、烏龜包、北城天街場坪,基本形成新區路網骨架,實現新區初步成型。開工建設一級汽車客運站、雲陽中學北部新區分校等重點工程,完工環保監測中心、計生服務中心等7個項目,助推新區形成規模,聚集人氣。科學合理調整土地利用規劃佈局,啟動全縣城鄉總體規劃編制。按照縣城60平方公里、50萬人口規模,拉開城市建設格局,完成黃石、水口片區規劃及楊沙片區控規和城市設計,啟動內環車管所至楊沙段道路,加快紫金隧道建設,硬化外環薛家溝至黃嶺段道路,做好雲陽東互通(黃嶺)、南溪至縣城快速通道、外環黃嶺至長衝道路前期工作。促進商品房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加快金科世界城、北城天驕、伴江香榭等精品樓盤開發,開工商品房100萬平方米,完工70萬平方米。

實施城區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工程。完成城區道路“白改黑”。實施重點區域綠化改造,消除城區綠化空白,實現城市每處節點、每個視角見綠見花。升級城市景觀燈飾,重點抓好城市輪廓線、重點建築物燈飾,彰顯“山水城市”夜景魅力。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改造升級污水管網,推進背街小巷環境綜合治理。完成洋叉沱清漂碼頭建設。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抓好清掃保潔,清理佔道經營、亂貼亂畫等行為,加強户外廣告管理,規範管線開挖,提高市容環境衞生和秩序管理水平。以農民工為重點,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鎮化率提高1.8個百分點。

按照“以城帶鄉、協調發展”的思路,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次中心江口鎮建設,提升南溪、鳳鳴、高陽三個區域中心鎮建設檔次和規模,支持平安、棲霞、紅獅、龍角、沙市、故陵6個現代化小城鎮和其他一般集鎮提升品質,爭創2至3個全國重點鎮。規劃建設44個農村居民點,建成村級公共服務標準化示範點和市級美麗鄉村7個、縣級美麗鄉村10個。適時啟動鄉鎮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改革,賦予鄉鎮更多、更活的建設管理權限。

(六)緊緊圍繞建成市級生態縣,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上狠下功夫

生態是最寶貴的財富,環境是最優質的資源。我們務必牢記涵養綠水青山的政治責任,務必堅持生態涵養髮展區功能定位,既要加快經濟發展,更要建設美麗家園。

提高環境承載能力。深入紮實開展藍天、綠地、碧水、寧靜、田園“五大行動”。加強城區道路、建設工地揚塵控制,推進機動車環保定期檢測,實施工業廢氣深度治理,開展無煤社區創建,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保持330天以上。加快完善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開工建設雲陽、鳳鳴、沙市等25個鄉鎮污水處理廠,佛手垃圾填埋場,雙土、紅獅垃圾轉運站及鳳鳴、龍角等23個鄉鎮垃圾收運系統,實現城集鎮污水垃圾處理全覆蓋,城鎮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75%、95%。加強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要路段噪聲管理,確保縣城區和交通幹線噪聲達標。完成造林綠化15萬畝,抓好以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為重點的資源保護工作,繼續推行森林保險,加強森林執法檢查,森林覆蓋率達到49%以上,林業產值達到11億元。加快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建成市級生態鄉鎮29個、市級生態村50個、縣級生態村100個。落實轄區地災隱患排查全覆蓋,啟動涼水井、刁家巖、向陽果園等6處滑坡治理,完成“金土工程”搬遷1000人。實施濱江公園植被恢復、老虎洞岸線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加快南溪消落區綜合治理,完成張家院子庫岸防護工程。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堅持生態優先、集約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抓好生態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大力發展高效低耗生態產業,嚴格項目環保準入制度,從源頭上控制“三高一低”項目落地。積極推進節能降耗,大力淘汰落後產能,關閉低效水泥企業2家。建立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守住94萬畝基本農田和98萬畝耕地紅線。積極推行“一張圖”管地,健全差別化管理機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農村土地整治力度,推進農村建設用地復墾,創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合理開發利用森林、礦產、水能等生態資源,力求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七)緊緊圍繞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在突破瓶頸制約上狠下功夫

活力源自改革,創新推動發展。要勇於衝破思維定勢,善於破解發展難題,通過招商引資借外力,優化要素配置挖潛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抓好全域招商。招商引資,是開放的具體體現,也是改革的重要內容。社會投資相對不足,是我縣當前發展的短板。進一步強化招商統籌,整合招商資源,建立項目策劃、招商、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七位一體”招商引資機制。創新招商方式,實行縣級領導牽頭,部門負責,分線作戰,既在點上着力,又在面上開花。深化產業招商,圍繞工業“三個百億產業集羣”、農業“3+2+X”、商貿旅遊等領域,結合資源和市場,精細包裝項目,點對點跟蹤落實,引進一批與產業、資源相對接的大項目。深入挖掘潛力,推行專業招商、以商招商、口碑招商。加強招商引資項目後續服務,定領導、定部門、定人員跟蹤辦理落實,提高招商引資項目簽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全年到位資金60億元,落地重大項目10個以上。爭取對口援助資金4500萬元,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600萬美元。

抓好市場經濟秩序的規範。實現經營性國有資產監管全覆蓋,加快城投集團、人和投資公司實體化進程,提升國有資產質量。整頓和規範招投標市場,推行黑名單管理、招標文件會審等制度,嚴厲打擊圍標、串標行為,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招投標秩序。繼續加強城鄉建設管理,堅決遏制“兩違”建設,促進城鄉建設良性發展。堅決維護金融秩序穩定,妥善處置金融風險。改革財政產業扶持資金管理方式,實施“100户企業成長計劃”,設立財政貼息專項,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強用地秩序管理,大力爭取用地指標,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收儲土地1000畝,爭取和報批建設用地3000畝,滿足重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需求。

抓好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對接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搶抓生態涵養髮展區、三峽後續工作、萬開雲經濟合作區等政策機遇,策劃包裝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保持400億至500億規模的項目庫。堅持以大項目帶動大投入、大投入拉動高增長,突出抓好29個重點工程項目,建立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目標、一抓到底“五個一”項目服務機制,深化“兩公開一評議”制度,全年新開工重點項目25個。實施渝建路故陵至堰坪、雲利路鳳鳴至龍角50公里省道改造,完成鹹雙路、團雙路、寶水路65公里縣道整治,加快養鹿大橋建設,整治黃石大橋、新津口大橋等10座危橋。完成梅峯水庫隧洞開挖20xx米,加快肖家灣水廠建設,完成青杉水庫導流隧洞和大壩基礎開挖,啟動幸福中型水庫規劃。治理中小河流6.8公里,整治病險水庫15座。開工建設歧山風電和寶坪110千伏變電站,建成木古110千伏變電站並投入使用。加快天然氣管網建設改造,保障重點企業、居民生活用氣。

抓好三峽後續工作。圍繞“移民安穩致富、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災害治理”三大國家目標,抓好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實施,着力打造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區、生態移民產業示範園、生態和諧宜居示範城。堅持把後續項目資金更多投向保安全、利民生、管長遠的重大基礎設施及重要支柱產業,優化完善總體規劃,做好20xx年度項目申報工作,努力爭取最大份額。抓好後續規劃項目建設管理,全面啟動20xx年度項目,力爭開工80%、完工50%以上,迎接三峽後續項目實施國家審計。做好三峽移民工程總驗收迎檢工作。

(八)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辦好民生實事上狠下功夫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順應民心期待,多辦民生實事,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得到。

提高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就業和社會保障是最大的民生實事。加強就業和創業支持,健全就業服務平台,強化技能培訓,落實優惠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和創業成功機會,全年新增各類就業1.2萬人以上,就業培訓4000人次,城鎮萬人新增就業人數增長10%以上。繼續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工作,強化基金統籌,實現“五險合一、一票徵收”。加強社保、醫保基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着力打造“陽光低保”,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20萬平方米徵地拆遷安置房交付使用。

提高社會事業發展水平。着力打造生態涵養髮展區教育事業先進縣,統籌城鄉教育事業,樹立精品教育、特色教育理念,發展職業教育,夯實義務教育基礎,逐步減少大班額現象,國小、國中入學率分別達到100%、98%,國中畢業生升高中階段比例達到90%以上。開工建設南溪中學新校區,實施村校標準化建設,改造寄宿制學校7所,增加生均佔地和生均校舍面積。紮實推進三級醫院創建,完成縣人民醫院遷擴建住院樓主體工程,啟動縣中醫院創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工作。建成清水、蔈草等5所標準化鄉鎮衞生院。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全面落實基本藥物制度,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羣眾受益率達到99.6%。加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投入,加強縣鄉村三級文化活動陣地管理,提高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水平,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抓好文物保護工作,文化產業投入增長30%以上。完成二級標準化電視台建設。實現城區4G網絡全覆蓋。大幅提高R&D佔GDP的比重,抓好科技“121”項目實施。免費開放公共體育設施,積極開展羣眾體育活動,舉辦第四屆國際登梯節,爭取承辦全市“鐵人三項”邀請賽。創造條件發展老年體育。體育館、游泳池投入使用,提高體育設施人均享有水平。啟動殯儀館搬遷。加強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抓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

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我縣貧困人口全市第二,建設全面小康任務繁重。堅持開發式扶貧,按照“四化統籌、因地制宜、改革創新、突出重點”要求,推進扶貧連片開發,鞏固69個村整村扶貧成果,啟動23個村整村扶貧項目建設,實現33個村驗收達標,減少貧困人口2.2萬人。着力提高扶貧工作的精準性、有效性、持續性,加快扶貧搬遷和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鄉村旅遊,完成生態扶貧搬遷4000人,建好27個集中搬遷安置點,完成扶貧培訓9500人次。加快世行第五期扶貧項目建設進度,積極爭取對口幫扶,進一步聚集扶貧資源,加快脱貧進程。

辦好一批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市22件涉及雲陽的12件民生實事年度目標任務。完成高山生態扶貧搬遷8955人。實施撤併村通達工程150公里。解決12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整治山坪塘2080口。建設撤併村衞生室100個。改造農村D級危房1000户。完成10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新增、調整農村客運線路30條,新投放農村客運車輛45台。建成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週轉房400套。保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營養改善全覆蓋。打造5個社區便民商圈。建成3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新建、改擴建2個農村敬老院。

結合雲陽實際,再辦成10件民生實事。續建村通暢工程200公里、啟動300公里,建成400公里。完成道路“安保工程”200公里。實現建制鄉鎮集鎮自來水廠全覆蓋,基本解決集鎮居民飲水難問題。資助困難學生15萬人次。抓好居民“菜籃子”工程,發展優質蔬菜基地2500畝,新建城區蔬菜直銷點10個。完成“一池三改”6000户、户用沼氣池20xx户、無害化衞生廁所8000户。完成1000套廉租房裝修並分配入住,新啟動建設公租房、廉租房4萬平方米。整治城區污水三級管網30處4600米,背街小巷環境綜合整治4500平方米,安裝路燈100盞,新增停車泊位3000個。完成地質災害搬遷1000人以上。新增無線數字電視用户2.4萬户,廣播電視節目覆蓋率提高到50%,讓更多老百姓收看雲陽本地節目。

(九)緊緊圍繞營造安定和諧發展環境,在增強基礎保障能力上狠下功夫

切實強化安全生產。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穩定基層安監隊伍,加強執法裝備保障,開展鄉鎮(街道)委託執法,完善水上搜救中心功能,配齊公巡中隊機構,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嚴格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推進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客運等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全覆蓋,規模以上工貿企業標準化創建率達到80%以上。加強安全知識宣傳,培育安全文化,提高社會對安全監管的參與度。深化道路交通、礦山、危化、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屬地管理”責任制,實現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和較大以上事故“零目標”。

切實推進“平安雲陽”建設。完善社會治安巡邏防控體系,推進派出所和社區警務室建設,依法打擊各類犯罪,羣眾安全感保持在93%以上。加強政法綜治“三基”建設,推進平安和諧細胞創建,加強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深化誠信體系建設。實行重大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深化縣鄉村三級逐級走訪制度,加強人民調解工作,抓好疑難、突出信訪問題化解,提高信訪辦理事項羣眾滿意度,矛盾糾紛化解率達到95%以上。

切實營造有序的發展環境。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嚴格舉債程序,控制債務規模,加強風險控制;分類處置債務,優化債務結構,鼓勵鄉鎮、部門逐年消化歷欠債務。建立覆蓋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監管制度體系,形成食品藥品監管社會共治格局,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建設法治政府,推進綜合執法,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執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堅決糾正簡單、粗暴、野蠻執法;完善行政複議機制,堅決糾正行政違法和不當行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依法實施“單獨兩孩”生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以內。

(十)緊緊圍繞加強自身建設,在提升行政效能上狠下功夫

紮實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提升行政效能擺在自身建設的首位,着力樹一流作風、強一流效能、創一流業績,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執行力。

圍繞簡政放權提升行政效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理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嚴禁設置市級目錄之外的審批;精簡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重點項目實行並聯審批、“直通車”辦理。深化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以電子政務促進治理流程再造和職能轉變,逐步推行網上申報、網上審批,開展辦件評價、效能排行、評比公示,促進規範高效審批。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委託執法和授權辦理,促進部門服務重心下沉、關口前移,方便羣眾辦事。

圍繞管理創新提升行政效能。着力提高決策效率,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分管誰拍板,減少繁文縟節,繼續堅持開短會、講短話,少發文、發短文,騰出精力抓大事、辦實事、解難事。着力提高工作效率,樹立“文不過夜,事不過周”的效能準則,對決定的事項,堅持落實要快、執行要好,做到件件有迴音,事事有結果。着力提高辦事效率,強化效能監察,辦好“行風熱線”、“效能新幹線”,開展政風行風評議,嚴格考核獎懲,堅決查處“中梗阻”、“踢皮球”等行為。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重慶市黨員幹部政治紀律“八嚴禁”、生活作風“十二不準”,紮實開展“五個專項行動”,以作風改進取信於民。

圍繞民主公開提升行政效能。始終堅持縣委領導。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的法律和工作監督,認真執行人大的各項決議決定。積極支持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主動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建議意見。充分發揮監察、審計、司法部門的監督職能。認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議、意見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着力打造“陽光政府”,落實政務公開,強化輿論引導,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圍繞隊伍建設提升行政效能。按照“低調務實、少説多幹,敢於擔當、積極作為”的要求,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建立常態化學習制度,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切實解決一些幹部“本領缺失不會幹”、“意志消沉不願幹”、“作風漂浮不實幹”的問題。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倡導“辦公室裏不出大政績”思想,推動幹部深入一線解決問題,建立科學合理、導向明確的考核機制,營造幹部“在困難面前敢碰硬、在風險面前敢擔責”的幹事氛圍。始終保持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土地出讓、政府採購等領域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形成震懾。加強廉政教育,嚴守紀律和道德底線,努力建設一支盡心履職、胸懷全局、大膽開拓、務實苦幹、清正廉潔的公務員隊伍。

各位代表!關山初度路猶長,策馬揚鞭再奮蹄。雲陽正處在轉型發展、蓄勢待發的關鍵階段,市委、市政府寄予厚望,全縣人民充滿期待。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真抓實幹,為建設生態經濟示範縣而努力奮鬥!

雲陽縣政府工作報告篇3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連同《雲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xx”時期工作回顧

“xx”是雲陽發展史上極其重要的五年。五年來,在縣委的正確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緊緊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搶抓西部開發、移民扶持、對口支援和市委、市政府建設“五個重慶”、推進渝東北發展、打造“萬開雲”經濟板塊等重大機遇,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重重困難,主動化解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大力實施“五大戰略”,全力推進“五個雲陽”建設,努力實現大移民向大發展的轉變,圓滿完成了“xx”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新成就。

五年來,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xx”期間,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32億元,年均增長14%,五年翻了一番;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0億元,年均增長30%;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5.6億元,年均增長38.3%,五年翻了兩番;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52億元,年均增長18.5%;三次產業結構由“十五”末的32:33:35調整為24.4:32.6:43;“xx”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分別達13440元、4500元,比“十五”末分別增加5938元、2277元。

工業經濟成效喜人 “xx”期間,完成工業投資72.4億元,年均增長73.4%;實現總產值156.1億元、增加值62.9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1.5%、21.7%。工業規模不斷壯大,全縣規模企業由20家增至57家,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實現54.1億元,年均增長35.4%。發展平台不斷夯實。工業園A、B、C區和江口、高陽、南溪、鳳鳴、盤龍、平安6個返鄉創業園建設穩步推進,完成徵地拆遷1.2萬畝,場平5000餘畝,建成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道路、管網、水、電、氣等生產要素逐步配套,成功建立市級特色工業園。品牌戰略步伐加快。雲川、重友、王大漢、美迪生、盧山等品牌被評為市著名商標。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xx”期間,完成總產值142.7億元,實現增加值93.3億元,年均分別增長5.4%、5.3%。牛羊、柑橘等優勢產業初具規模,出欄山羊178萬隻、肉牛14萬頭,分別居全市第一、第二位;建成柑橘果園17.5萬畝。推廣“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户”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發展養殖企業165家,培育龍頭企業86家,專業合作社360個。實施惠農政策,五年發放退耕還林、種糧直補資金7.4億元,受惠羣眾20餘萬户。建成上壩、紅獅等5個萬畝糧油部市級高產示範基地,糧食年均播種面積147萬畝,糧食總產210萬噸,20xx年、20xx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有18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3個無公害農產品通過認證,“雲陽白山羊”地理標誌申報成功,“相思”茶、“巴陽峽”臍橙、“鷺鴦”大米等被評為市名牌農產品,“鳳凰”大米被評為第八屆中國稻博會優質產品,紅肉臍橙、紐荷爾分獲重慶市名優柑橘金、銀獎。

第三產業加速發展 商貿規模逐步壯大。發展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60家,商品市場45個,連鎖超市80個,連鎖餐飲店45家,專賣店350餘家,打造了雲江大道商業中心區、蓮花池商圈和外灘市級美食特色街。旅遊產業較快發展。完成旅遊規劃15項,打造景區3個。五年共接待遊客234.8萬人次,實現收入3.2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4.9%、36.5%。金融產業快速成長。新增金融機構3家,“xx”末銀行存款餘額159.9億元,貸款餘額42.5億元,比“十五”末分別增加107.5億元、25.6億元;20xx年實現保費收入3.3億元,賠付6000萬元。房地產業蒸蒸日上。20xx年銷售商品房43萬平方米。交通運輸、郵政通信、家政、物業連鎖等服務業穩步發展。

五年來,改革開放開創新局面

招商引資卓有成效 五年簽約項目727個,協議引資400億元,同比增長425.7%;落地項目597個,到位資金79億元,同比增長327%。對口支援引進項目12個,爭取無償援助7935萬元。

各項改革縱深推進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撤併縣級機構7個,鄉鎮23個,撤銷事業單位11個,合併9個。基層農業服務體系、計生託管人員分流等改革工作順利完成。積極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設網上審批平台,辦件時限平均縮短3.6天。優化資源配置,新縣城水務一體化改革順利完成。實施煤炭税費徵收“一票制”,整頓關閉“小弱差”煤礦48個。財政管理、公共資源交易、林權制度、户籍制度等改革穩步推進。

五年來,城鄉建設邁上新台階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交通建設強力推進。完成交通投資90億元,公路總里程達6756公里,“四橫三縱兩循環三連線”交通網絡基本形成,“三小時重慶”、“兩小時雲陽”和“雙百”目標圓滿實現,鄭萬鐵路在雲陽新城設站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新改建渡口碼頭110個、大橋45座,建成農村客運站點14個,安裝公路防護欄521公里。農田水利建設有序推進。新增耕地2135公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4500處,整治病險水庫76座,解決了39萬人的飲水安全,新增、恢復灌面7.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47平方公里,建成沼氣池3.1萬口,咸池二期、門坎灘電站等水利工程投入使用。農網改造進程加快。投入資金2530萬元,居民用上安全電。地災防治紮實推進。治理滑坡46處,避讓搬遷1.8萬人。移動電話、寬帶互聯網基本覆蓋全縣。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縣城擴容步伐加快。建成區達12.9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4.8萬人。安居工程效果明顯。建設巴渝新居3589户,改造農村危舊房5000户,建設新農村示範點104個,建成安置房、廉租房13.5萬平方米。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新建公園、廣場、遊園68個,城市綠地率達42.2%,綠化覆蓋率達42.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人均公園、廣場面積1.5平方米,在全市遠郊31個區縣中名列前茅。城市管理不斷加強,市民素質不斷提升,成功創建市級文明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和國家衞生縣城。

生態保護效果明顯 完成森林工程71萬畝,建成種苗基地3500畝,發展速豐林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3%,比“十五”末提高12個百分點。投資6000萬元,率先取締三峽水庫雲陽水域網箱、攔網養魚。全面實施“藍天、碧水、綠地、寧靜”行動,榮獲全國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稱號,成功創建市級環境保護模範縣,黨政一把手環保實績考核連續9年獲一等獎。

五年來,移民工作取得新勝利

“xx”時期,舉全縣之力,克難攻堅,圓滿完成三、四期移民搬遷任務,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累計完成移民投資26.2億元,搬遷移民6萬人,補償還建房屋247萬平方米。啟動移民後期扶持,培訓移民1.8萬人次,新增就業2.3萬人,城鎮移民家庭“零就業”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兑現各類移民補助1.1億元,惠及移民17萬人。扶持項目231個,建設“7+1”試點示範項目4個。移民新區和集鎮功能不斷完善,移民工作重心實現從“搬得出”向“安得穩”、“逐步能致富”的戰略性轉移,移民工作連續20xx年獲全市一等獎。

五年來,民本民生取得新發展

社會保障更加健全 新增城鎮就業1.8萬人,指導1.5萬名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58萬人參加養老、工傷、生育、失業保險。3.6萬名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補償1.4億元;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率達93.2%,補助3.5億元。累計救助殘疾人1.1萬次,完成殘疾人康復託養中心主體工程建設,成功創建白內障無障礙縣。廣泛開展敬老、愛老、助老活動,建成鄉鎮敬老院51所。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科技工作成效明顯。爭取資金1134萬元,授權專利88項,成功創建國家科技富民強縣示範縣。教育工作跨上新台階。“兩基”攻堅通過國家驗收;新建學校4所,擴容擴建學校25所,升格高完中3所、院校1所,創市級重點中學3所、全國重點職業學校1所,大學聯考上線率達83%,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文化事業成績斐然。建成綜合文化站40個,農家書屋237個;新發展模擬電視3.5萬户,轉換數字電視7萬户。文化藝術活動成果豐碩。33件廣播電視作品獲國家、市級獎勵,長江三峽古蹟文物郵票首發儀式成功舉辦。體育事業快速發展。投入510萬元,建成150個農民健身工程、3個鄉鎮健身廣場,成功舉辦國際登梯節、環城自行車賽、縣運會、農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衞生事業跨越發展。改擴建鄉鎮衞生院17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52個、村衞生室161個,婦幼保健院遷建順利完成。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扶貧開發成效顯著 累計投入資金5.2億元,實施扶貧移民6013人,幫助1.6萬名“兩後生”免費就讀中職學校,減少農村貧困人口8.4萬人。岐耀山扶貧綜合開發示範區取得較大成效,15個整村脱貧順利通過市級驗收。成功承辦全國整村推進扶貧經驗交流會和全市整村脱貧、連片開發現場會,扶貧經驗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並全市推廣,扶貧工作連續9年獲得全市一等獎。

五年來,社會穩定取得新突破

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在全市率先為鄉鎮配備執法裝備,提高安監人員待遇,率先開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年”和摩托車專項整治行動,實施“六制、六同、六到位”的特種設備聯動工作機制,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較大事故逐年下降。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並在全市乃至全國推廣,安全監管工作連續兩年獲市政府一等獎,20xx年獲全國表彰。

社會秩序和諧穩定 信訪工作進一步加強,設立信訪大廳,規範信訪秩序,實施縣領導掛牌值周、定期接訪、領導包案制度,大下訪、大走訪、大接訪和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大整治”活動全面開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推進,“五五”普法圓滿完成,榮獲全國普法工作先進縣稱號。全面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強力整治社會治安秩序,羣眾安全感指數達96.8%,排全市第9位。健全政府應急管理和應對突發事件快速反應機制,處理突發事件能力顯著提高。

五年來,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自覺接受縣人大的法律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五年共辦結人大代表建議976件、政協委員提案1192件,滿意率為100%。充分發揮行政監察、審計監督的作用,開通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立公共資源綜合交易平台,進一步規範政府投資、政府債務、政府採購、土地出讓、國有產權交易、建設項目招投標監督管理。嚴格落實黨風廉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投資審計制度,深入開展糾風專項治理工作,強農惠農資金監管經驗在全國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座談會上作書面交流,《行風熱線》欄目得到監察部高度肯定。

各位代表!回顧“xx”,我們深感光榮和自豪。特別是剛剛過去的20xx年,是雲陽經濟社會發展既快又好的一年,也是雲陽各項工作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億元,工業總產值45.5億元,農業總產值33.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6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再創歷史新高。一是工業經濟取得新成果。全年完成工業投資33億元,是“十五”末的8倍;實現工業增加值17.8億元,是“十五”末的3倍,年產值超億元的還少堂、渝鑫船務和超5億元的金田BOPP項目順利投產。二是城市建設呈現新亮點。龍脊嶺公園成功開園,城區道路“白改黑”33萬平方米,改造人行道10萬平方米,改造濱江大道臨街房屋風貌10幢3萬平方米,市民文化活動中心、木魚包公園、伴江公園和改造後的兩江廣場、民德公園即將對外開放。三是財政收入實現新突破。全年地方財政收入突破6億元大關,同比增長71.8%,增幅居同類區縣第4位。四是交通建設取得新成就。渝宜高速雲奉段、紅獅互通、長洪至江口二級公路建成通車。水運發展步入快車道,實現產值3.5億元,新增運力10萬載重噸。五是森林建設再譜新篇章。以“一點兩線三片”為重點,全力推進六大森林工程建設,積極開展“綠化長江·重慶行動”,順利建成市級森林城市。全國退耕還林總結經驗交流會在我縣成功召開。六是社會事業再創新業績。成功創建國家衞生縣城、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唱讀講傳”、“文明禮儀進課堂”,受到中央政治局xx同志的高度認可,並作為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在全市率先啟動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午餐”工程。鳳鳴中學創市級重點中學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七是安全工作創造新經驗。全年各類安全生產傷亡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43.4%、16.2%;較大事故同比下降50%。“百千萬”摩托車專項整治行動在全市推廣,安全工作經驗在全市性會議上兩次作交流發言。八是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曙光220千伏變電站即將建成;蓋下壩水電站、梅峯水利工程進展順利;張飛廟景區提檔升級、龍缸國家地質公園綜合開發項目全面啟動,庫區第一家五星級酒店即將建成投用。九是移民工作邁入新階段。完成移民投資3.1億元,實施農村生產安置1528人、生活安置1327人。結轉結算任務全面完成,移民領域民生工程加快推進,政策性投資爭取名列前茅,三峽後續工作有序開展。十是萬元增收取得好成效。牛羊產業實現重大突破,西南地區最大肉牛原種繁育場落地建設,成功建立市畜牧科學院三峽分院。全市首個萬元增收工程現場會在我縣成功召開,市委市政府對我縣農户萬元增收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同時,人武、審計、統計、保密、婦女兒童、文物保護、外事、檔案、地方誌、僑務、民族宗教、供銷、氣象、煙草、鹽務及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進展,老齡、殘聯、紅十字會、慈善各項事業取得新成績。

收穫伴隨着艱辛,成功凝聚着智慧。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雲陽經濟發展大步邁進的五年,是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的五年,是雲陽對外形象大幅提升的五年,是全縣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的五年。這五年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深切關懷和縣委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和全力支持的結果,是廣大幹部羣眾齊心協力和奮力拼搏的結果,是駐雲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武警官兵參與、支持和幫助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向戰鬥在各條戰線上的工人、農民、幹部、知識分子、駐雲部隊、武警官兵,向積極支持政府工作的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雲陽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顧五年來的實踐,我們有四點寶貴經驗。

一是必須堅持解放思想不折騰。要敢於破舊立新,創新理念,以思想大解放推動經濟社會大發展。對招商項目,要“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公開承諾,跟蹤服務”;對重點企業,要實行特殊政策、重點保護;對發展環境,要全面監督、嚴厲整治。要積極構築成本低、服務優、回報快、信用好的投資窪地,形成生產要素加速向雲陽聚集的良好局面。

二是必須堅持爭取政策不放鬆。五年來,我們通過努力,認真研究投資政策、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先後爭取到移民、扶貧、交通、水利等一大批扶持項目,幹成了一些多年想幹而沒有幹成的大事。事實證明,對上爭取仍然是加快我縣發展的重要途徑,必須抓緊不放。

三是必須堅持改善民生不懈怠。五年來,我們高度關注民生、民情、民意,堅持將民生經費納入財政一般預算,全面落實“民生10+3”事項,每年實施“十大民心工程”,辦好惠及人民羣眾的大事、好事、實事,讓人民羣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四是必須堅持上下一心不動搖。五年來,全縣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各部門、鄉鎮(街道)協力奮進,全縣上下形成了心齊氣順、團結一致、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實踐證明,只有始終堅持縣委的正確領導,自覺接受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形成凝心聚力謀發展,和衷共濟促跨越的生動局面,才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才能奪取更大的勝利。

各位代表!“xx”發展成就令人鼓舞,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政府工作與人民羣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經濟社會生活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結構不夠合理,工業化水平偏低,經濟快速增長的後勁不足;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比較薄弱,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縣城和中心鎮的輻射和帶動能力不強,縣域經濟總體實力較弱,財政保障水平依然較低;城市化快速推進過程中涉及的就業、保障、回遷安置等階段性矛盾和問題還比較突出,社會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羣眾關心關注的物價、交通、住房等熱點、難點問題,尚未得到行之有效的緩解;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一些部門辦事效率不高、執行能力不強,一些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工作作風有待加強。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並切實加以解決。

“xx”時期工作展望

“xx”時期是雲陽在科學發展觀引領下闊步前進的重要時期。綜觀國際形勢,全球經濟結構、產業投資調整中藴藏着新機遇,國際環境總體有利。當今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步伐加快,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全面推進,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政策持續向好。當前雲陽,正處在多重機遇彙集的黃金髮展期,“314”總體部署和國發3號文件政策效應加速釋放,西部大開發深入實施、三峽後續工作全面啟動、“兩翼”發展持續推進、“萬開雲”建設效應初顯、“高鐵”經濟將增添新的動力,經濟社會大發展的氣勢已經形成,我們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xx”縣域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戰略主線,以擴大開放為基本動力,以改善民生為根本方向,大力推進“五大戰略”和“五個雲陽”建設,力爭建成“兩翼”地區產業基礎厚實的生態經濟強縣、渝東北地區開放重地、休閒宜居城市、和諧庫區示範縣,打造繁榮、開放、宜居、和諧的幸福新雲陽。

“xx”時期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指標是:地區生產總值翻一番,年均增長18%,到“xx”末達到200億元;工業總產值翻兩番,到“xx”末力爭達到30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5倍,年均增長20%,到“xx”末超過1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年均增長15%,到“xx”末達到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長18%,到“xx”末超過1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6‰以內。

“xx”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

(一)以實施“五大戰略”為抓手,提速發展經濟

着力推進“工業立縣”戰略 加快培育工業主導產業。做大硅材料產業,重振鹽化工產業,開發天然氣產業,基本建成重慶精細化工及非金屬礦物加工產業基地;發展汽摩配件生產、船舶製造,打造重慶汽摩配件和船舶生產基地;做強聚丙烯項目,引進新材料及紡織服裝企業,打造西部塑料之城;發展畜禽製品、果蔬材料、調味品等食品加工業,推進牛羊深加工,建設西南地區牛羊製品加工基地;抓好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市場開拓,做強現代中藥及生物醫藥產業;加快抽水蓄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開發,構建經濟、清潔的能源產業體系。夯實工業發展基礎平台。做好園區20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規劃和工業園區總規修編工作,完善水、電、路、氣、訊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的主平台、工業發展的主戰場和工業經濟的“增長極”。

着力推進“農業穩縣”戰略 大力發展農業優勢產業。實施“2+2+8”農業產業發展戰略,打造渝東北現代農業示範縣。主攻牛羊、柑橘兩大主導產業,率先建成重慶“牛羊大縣”和“晚熟柑橘大縣”,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牛羊種繁基地;抓好糧油、生豬兩大傳統產業,穩定糧食生產面積,推進生豬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壯大中藥材、蠶桑、蔬菜、茶葉、食用菌、生態魚、養雞、養蜂等八大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強農產品商品化處理和精深加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協會等組織,壯大龍頭企業、經紀人隊伍及重專大户,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加快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加強耕地保護和土壤改良,加快基本農田整理、災毀復墾和耕地質量建設,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着力推進“旅遊活縣”戰略 加快旅遊產業發展。完成龍缸國家地質公園、磐石城、彭氏宗祠、高陽湖、陳家溪鹽浴SPA不夜島等景區規劃,建成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3個;建設城區遊客集散中心1個,旅遊購物中心2個。強化旅遊宣傳營銷,打造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腹地旅遊目的地。健全商貿物流體系。發展水陸聯運,推進傳統格局向大市場、大貿易、大流通接軌,建設汽摩、建材、傢俱、服裝、農產品等大中型批發市場,培育金融、醫療、會展等新興服務業,建成渝東北區域性商貿中心和物流節點。

着力推進“生態興縣”戰略 推進六大森林工程建設,抓好長江流域、公路沿線、綠色村鎮等造林綠化工作,做好生態自然保護區、天然林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區的保護工作,加大對主要城鎮、江河沿岸、重點交通幹線、居民集聚區的危巖、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防治力度。加強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加大點源污染、農村面源污染和船舶流動污染治理,加強城區揚塵、油煙、噪聲等污染控制,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加強土地資源有序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低產出項目,開展工業固體廢物和林木採伐剩餘物的綜合開發利用,大力發展循環和綠色經濟。

着力推進“開放強縣”戰略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好項目策劃,引進優勢工業項目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建成動態項目庫。加強對口支援工作。利用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山東·重慶東西扶貧協作、重慶市“一圈”對口幫扶“兩翼”扶貧體系,搞好對接和溝通,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實現“輸血”向“造血”轉變。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發展一般貿易、加工貿易、服務貿易,出口名特優農產品、機電產品;引進先進技術、重大裝備和設備、關鍵零部件,逐步擴大外貿進出口量。

(二)以構築基礎設施體系為抓手,改善發展條件

增強交通綜合實力 建立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爭取涪萬沿江鐵路經雲陽,鄭萬鐵路雲陽段儘快開工建設並在雲陽城區設站,改造雙清路、沙龍路、清坪路等縱向公路,渝巴路、渝建路雲陽段,雙坪路、龍溪路、雲龍路等橫向公路及城市外環線;開工建設養鹿大橋、代李子大橋等橋樑15座。整治澎溪河、湯溪河等內河航道,建設工業園B區、陳家溪物流貨運碼頭。規劃建設開雲巫高速公路、萬利高速龍駒互通-龍缸國家地質公園二級公路;規劃建設黃石代李子至南溪二道河隧道、薛家溝至北部新區隧道、曙光至龍溪隧道。推進故陵長江大橋、小江二橋、渝宜高速紅獅互通至利川快速通道、故陵至龍角快速通道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

改善水利基礎條件 加大病險水庫治理力度,推進幸福水庫前期工作,完工梅峯水庫,開工建設青杉水庫。

構建能源保障體系 發展礦電(廠電)聯營;力爭建設玉龍抽水蓄能電站,完工蓋下壩、團灘河梯級開發建設;加大天然氣開採力度,做好煤礦技改擴能工作。

提升信息服務水平 加快光纖、無線、第三代移動通信網建設,推進傳統電話網、互聯網和有線電視網融合,加快空間地理信息、物聯網、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遠程教育等應用系統建設,建成重慶市電子政務外網示範縣。

(三)以推進城鎮化進程為抓手,統籌城鄉發展

建設休閒宜居城市 抓好北部新區建設,打造城市綜合發展區;打造亮水坪小區,推進高檔樓盤和居民小區建設;實施城市文化精品工程,推進城市森林工程建設,打造“三峽綠城”、“休閒勝地”,創建國家文明縣城和國家生態園林縣城,建成30平方公里、30萬人口的休閒宜居城市。

着力壯大中心鎮 加快把江口、南溪打造成工業強鎮、養殖大鎮和商貿重鎮,帶動縣域北部發展;推進鳳鳴、高陽、平安、故陵、龍角、紅獅、棲霞、沙市等區域中心鎮建設,完善市民廣場、自來水廠、污水垃圾處理、公共文化活動中心、客運站、農產品交易市場等基礎設施。

上檔升級一般(集)鎮 推進環境綜合整治,把集鎮建成為人口、產業、市場、文化、信息適度集中的經濟社會發展平台。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加快公路主幹道沿線、風景旅遊區周邊的巴渝新居建設和危舊房改造,推進農村中國小、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及文化體育設施標準化建設。

(四)以改革體制機制為抓手,釋放發展活力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加快土地開發,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和規模化生產能力。大力推進建設用地復墾和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為加快發展、統籌城鄉提供用地保障。

推進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轉户居民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彈性退出機制,完善農村土地權益置換城鎮公共服務的機制,健全完善住房、就業、教育、衞生保障機制,全面推進户籍制度改革。

完善住房制度改革 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推進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建立商品房、公租房、廉租房等互為補充、供求平衡的體系。

創新財政金融機制 發展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典當行等金融機構,加大放貸力度,建立安全、高效、健康的金融體系。

着力發展非公經濟 支持移民、返鄉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推進民營企業上市融資,發展微型企業。

加大扶貧攻堅力度 推進連片開發和整村脱貧步伐,建設東部扶貧綜合開發示範區、四十八槽世行扶貧項目區,基本實現連片貧困地區整體脱貧。

(五)以辦好民生實事為抓手,建設和諧社會

做好移民後續扶持工作 高度重視移民穩定工作,啟動生態屏障區居民點建設,完善移民安置區路、水、電、氣、通訊、郵政基礎設施。努力促進移民安穩致富,實施移民“基本生活有保障”、“勞動就業有着落”、“脱貧致富有盼頭”工程,完善非農安置農村移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管理體系,建設生態工業園和生態農業園。

促進科技創新 完善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加強科普設施建設,建立企業技術創新中心,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優先發展教育 優化配置教育資源,推進中國小布局調整和標準化建設;強化學前三年教育,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發展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等職業體系教育,打造三峽庫區職業教育基地。加快培訓機構、人力資源市場及中介服務機構建設,加大人才培養、選拔力度。

強化衞生服務 推進縣醫院擴建工程,啟動創建“三級甲等”醫院,完成縣中醫院遷建;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嚴格控制藥物零售價格;建立重大傳染病疫情、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監測和應急救治系統;抓好人口計劃生育工作,開展心理諮詢,發展競技體育,增強市民體質。

加強文化建設 推進重點文化設施建設,加強文藝團體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做好三峽庫區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促進充分就業 強化就業培訓,擴大就業信息,開展勞務輸出,解決特殊困難羣體就業問題。

健全保障體系 完善城鄉合作醫療制度,擴大社會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覆蓋面,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對困難羣體的救助制度,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強化平安建設 建立健全“縣、鄉、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社會矛盾調處網絡,組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綜合信息平台,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和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

紮實做好20xx年工作

20xx年,是建黨90週年,是實施“xx”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本屆政府的收關之年。做好全年各項工作,推動雲陽跨越發展,對於鞏固“xx”、實現“xx”良好開局,意義重大。

20xx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市委三屆七次、八次全委會和縣委十二屆九次全委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大力實施“五大戰略”,紮實推進“五個雲陽”建設,全面開展“項目決戰年”和“民生改善年”主題年活動,不斷開創雲陽科學發展新局面。

20xx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全年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0%,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20%,地方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20%,城鎮化率提高1.8個百分點,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8%,化學需氧量下降1.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5‰以內。

圍繞上述預期目標,全年抓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工業立縣”戰略,着力培育經濟支柱

扶優壯大規模企業 投產項目抓增效。支持雲海藥業擴大生產能力、雲陽曲軸更新設備設施,幫助錦藝硅拓展市場,推進億口鮮等企業早日達產。完成60萬噸真空製鹽、汽車空調、油茶深加工、土雞分割及深加工、姚明OBC服裝、户外運動品等項目廠房主體工程,積極推動金田集團BOPA、LED節能燈、雙益肉類加工、天正船舶、河牛船舶、宏霖食品雞加工、雄業服裝等項目建成投產。全力促進重慶化醫集團精細化工和30萬噸聚丙烯項目開工建設,協助中石油開展天然氣勘探,跟蹤美國API輪胎、澱粉鈉、風力發電等10個億元以上項目。新增20xx萬以上規模企業15家,總量達到37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5億元。

提升園區承載功能 完成縣域工業用地空間拓展總體規劃及工業園A、B、C三區控規修編工作。加快工業園區徵地拆遷、標準廠房建設和場平工程步伐。完善園區道路、管網、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加快A區污水處理廠、110千伏變電站雙迴路改造擴能工程建設;完成B區110千伏變電站建設;力爭啟動C區污水處理廠建設,推進配氣站建設工作。加快推進6個返鄉創業園建設,提升供電、供水等保障能力,新開工建設項目12個,新投產500萬元以上項目10個以上,積極申報市級小企業創業基地。

(二)堅持“農業穩縣”戰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壯大主導產業規模 做強牛羊、柑橘兩大主導產業,創建“重慶牛羊大縣”、打造“優質晚熟柑橘大縣”。牛飼養量達到15萬頭、山羊飼養量達到70萬隻,建成肉牛基地鄉鎮10個、山羊基地鄉鎮15個。發展晚熟柑橘1.5萬畝,改造老果園1000畝。培育市、縣級龍頭企業10家,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0個。推進上壩、路陽、棲霞、大陽等鄉鎮部市級糧油基地創建,建設國家脱毒馬鈴薯、小雜糧繁殖基地和肉牛、山羊良種繁育示範場,完成肉牛原種繁育場一期工程建設。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深入推進農户萬元增收工程,培育農業特色產業,加大優質品牌爭創力度,發揮億口鮮、相思茶、黑木耳、金峽、綠原等品牌的市場效應,加快傳統產品向名優特新產品轉化升級。大力推廣“龍頭企業+農户+基地”等增收模式,積極發展訂單農業、超市農業,建立穩固的直採、直供、直銷渠道,切實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和市場佔有率。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

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加快整村脱貧步伐,實現20個貧困村整村脱貧,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萬人,解決1.1萬名農村貧困人口飲水困難,新建和改造貧困地區鄉村道路250公里,扶貧移民20xx人,扶貧培訓5000人。

(三)堅持“旅遊活縣”戰略,促進三產快速發展

做優做強旅遊產業 突出“世界梯城·魅力雲陽”主題,打造旅遊精品線路和經典景區。加強景區景點建設,推進張飛廟4A旅遊景區提檔升級和龍缸國家地質公園綜合開發。啟動磐石城景區建設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申報工作。推動高陽湖、棲霞宮、陳家溪鹽浴SPA等項目前期工作。強化旅遊宣傳營銷,完善旅遊交通標識設置。着力抓好鄉村旅遊,培育旅遊品牌。全年接待遊客8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3億元。

努力壯大商貿流通業 完善商貿物流網絡體系,推進渝東北商貿物流集散地建設。加快市級農產品出口示範基地建設,啟動農產品批發市場、建材市場、汽車專業市場、3萬噸市級糧食儲備庫等重點商貿項目建設。引進大型賣場、超市和知名品牌加盟店3家以上,新培育發展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20家。力爭全年家電下鄉銷售額增幅實現30%以上。舉辦兩次以上有影響力的展銷、營銷活動。推進水運產業結構調整,新增運力4.3萬噸。

積極培育現代服務業 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培育物流、家政、金融、諮詢等新興流通業。支持成立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規範保險市場,加強證券監管,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完善土地供應和住房保障政策,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5.5億元,新開工商品房46萬平方米,完成銷售30萬平方米。進一步規範中介服務市場,搞活房地產二級市場。

(四)堅持“開放強縣”戰略,增強縣域經濟活力

不斷擴大對外開放 圍繞龍頭企業和硅鹽精細化工、特色輕工、綠色食品加工、機械裝備及電子、現代醫藥、新能源“六大板塊”上下游招商。力爭全年引資項目160個,協議資金300億元,落地項目10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0個,到位資金60億元。利用外資800萬美元,完成外貿出口250萬美元,外派勞務120人。大力推進“山東·重慶”東西扶貧協作,積極跟蹤、引進優勢資源項目。積極主動爭取江蘇省、山東威海市、九龍坡區對口援助,強化幹部交流和經濟合作,抓好產業轉移項目承接。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發展個體工商户2500户,發展私營企業550户,扶助微型企業500户。

深入推進各項改革 嘗試土地質押、三權抵押、地票交易等改革融通,促進土地、資金有序流轉。積極組建林業交易所,深化林權確權制度改革。積極探索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縮短“城鄉、貧富”差距。加快推進户籍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資源要素合理有序流動。

增強財政保障能力 培植支撐性財源,增強縣級財政造血功能。強化財税徵管,做到應收盡收。進一步完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鄉財鄉用縣監管制度,堅持公共財政、民生財政理念,力爭財政一般預算支出一半以上投向社會事業和民生領域。

(五)堅持“生態興縣”戰略,構建和諧生態環境

繼續實施“碧水、藍天、綠地、寧靜”行動,加大“一江四河”水質監測力度。加強澎溪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推進重點集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建成鄉鎮污水處理廠9個、垃圾處理場1個、鄉鎮垃圾收運系統5個。重視農村環保問題,加強農村生產生活垃圾治理。推廣生態養殖,還原水面生態。全面啟動生態鄉鎮、生態村創建工作,創建市級綠色社區1個、綠色學校1所。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確保縣城空氣優良天數達320天以上,城區環境噪聲達標區覆蓋率達90%。實施水土流失治理10平方公里,整理土地2352公頃,新增耕地325公頃,啟動消落區庫岸整治項目3個。

(六)全力建設“五個雲陽”,提高城鄉統籌水平

深入推進“宜居雲陽”建設 拓展縣城規模,擴大建成區1.5平方公里,增加城鎮人口2萬人。啟動城鄉全域空間發展戰略研究,實現縣城總體城市設計、縣城控制性詳細規劃整合和控制性詳規全覆蓋。完成龍溪、復興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部分鄉鎮規劃修編和規劃編制工作。繼續實施城鎮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居住品質,紮實開展國家文明縣城、國家生態園林縣城創建活動。從嚴打擊違法用地、違法建設等行為。建成民德公園,加快龍脊嶺公園二期建設,打造主題街區、公園、酒店和廣場。加大保障性住房、安置房建設力度。推進北部新區建設,完成創業大道延伸段和紫金大道建設任務。加快城鎮化建設進程,以縣城為中心,把江口、南溪、高陽、鳳鳴打造成區域重鎮,把雲陽、雲安、沙市、黃石打造成濱江特色集鎮,把清水、蔈草打造成民族特色邊貿旅遊重鎮。繼續推進巴渝新居、農民新村建設和農村危舊房改造。

深入推進“暢通雲陽”建設 全年交通產業力爭實現產值5億元。完成紅獅至老城、江口至路陽暢通工程,建成江口和平大橋、沙市興家大橋、養鹿人行橋。開工建設養鹿大橋、青龍嘴碼頭二期主體工程,啟動渝建路、雲開路大中修,力爭建設代李子大橋。大力發展農村客運,合理增加公交運力。力爭啟動澎溪河三級航道整治工作。做好鄭萬、沿江鐵路的前期工作。

深入推進“森林雲陽”建設 全年完成造林綠化30萬畝,實現林業產值8億元。繼續抓好六大森林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城市及城周、長江干流及澎溪河、高速公路沿線、重點集鎮綠化和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工作。突出抓好速豐林、苗圃等基地建設。堅持建管並重,重點抓好松材線蟲、柏木葉蜂除治和森林防火工作,成災率控制在3‰以內、防治率達85%,森林火災控制在0.3‰以內。啟動林地利用規劃編制和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工作。

深入推進“平安雲陽”建設 以創建“全國安全保障示範縣”為抓手,開展“基層基礎攻堅年”活動,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深化三級安全監管防控網絡建設,強化安全監管,力爭實現較大事故“零目標”,杜絕重特大事故。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建成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佈平台,完成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聯網建設。強化矛盾調處,繼續實行黨政領導幹部下訪、接訪和包案化解制度,對重大決策事項推行信訪穩定風險評估機制,信訪積案化解率達90%。全面啟動“六五”普法,加強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強化治安防控,建立“兩新”組織綜合工作機構,建成42個鄉鎮(街道)的“綜治中心、社會矛盾調處中心”和479個村(社區)“綜治工作站、社會矛盾調處工作站”。加強羣防技防建設,從嚴從快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重視涉外人員、流動人口的管理和服務。平安鄉鎮、街道創建率達100%,平安村、社區和平安組(單位)創建率達90%。

深入推進“健康雲陽”建設 推進縣醫院、中醫院遷擴建項目,加快縣醫院創建“三級甲等”醫院工作,啟動鄉鎮衞生院規範化建設。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建立居民健康檔案31萬份。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實施國民體質監測工作,辦好第二屆國際登梯節、縣運會和環城自行車賽。開工建設體育廣場二期工程、體育館和游泳池,力爭建設健身路徑工程2個、鄉鎮健身廣場2個。

(七)着力抓好項目工作,切實增強發展後勁

抓好項目爭取 滾動實施重點項目庫,圍繞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民生項目、生態建設、水電水利等重點領域,加強跟蹤對接,力爭將部分重大項目納入市級、國家專項規劃。

加強項目建設 繼續推行縣領導聯繫重點項目制度,加強項目綜合協調。做好工業園區基礎設施、蓋下壩電站、梅峯水利、小江大灌區、農村公路通暢工程、廉租住房等項目建設。切實做好青杉水庫、玉龍抽水蓄能、岐山風力發電等項目的前期工作。

推進三峽後續工作 抓好三峽後續工作規劃編制,積極爭取市級首批百億投資項目。實施移民安置區高切坡治理項目10個,生態農業園及蔬菜基地恢復項目10個,移民特殊困難幫扶項目15個,城集鎮基礎完善項目15個。扶持後靠農村移民1.1萬人,救助城鎮貧困移民5萬人,啟動產業扶持、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建設項目18個。

(八)注重民計民生工作,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 重視科技進步,實施重點科技計劃項目10個,建立科技示範專業合作社10個,培育農業專家大院2個。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實現幼兒入學率60%以上,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率98%以上,國中升入高中階段學生比例86%以上,大學聯考上線率高於重慶市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以上,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達95%。排除校舍安全隱患1.5萬平方米。建成海峽國小,啟動東城國小、江口第二國小建設。優化公共文化服務,新建農家書屋、社區書屋270個,推進城集鎮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實現城鄉居民電視户户通。加強網吧、文化娛樂、出版物市場專項整治。開展送電影活動,放映免費電影8000場。啟動彭氏宗祠修復工程及申報“國保”工作。進一步穩定低生育水平。編輯出版《雲陽大事記》,策劃《雲陽人物》編修工作。繼續做好地方誌、民族宗教工作,啟動縣綜合檔案館建設。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事業發展。

完善就業保障體系 全面實施創業促進就業工程,開展技能培訓1.5萬人次,解決3000人就業,指導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城鎮就業困難對象實現再就業3200人。抓好社保擴面徵繳工作,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80%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3%以上。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救助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羣體10萬人。

同時,我們將投入12.7億元,着力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飲水難、吃菜難、住房難、出行難、就醫難、用電難”等問題,全力辦好十件民心實事。

(九)增強服務意識,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提高行政效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抓好政府機關效能建設,加強績效考核工作,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考核責任體系。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建成覆蓋全縣、高效便民的政務信息服務網絡。進一步精簡會議和文件,規範檢查評比活動,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服務羣眾。

傾力履職盡責,建設責任型政府 立足崗位職責,傾力履職不推諉、狠抓落實不懈怠、緊扣發展不變調、執行政策不走樣、落實工作不折扣,看準的事情盯緊不放,定下的工作抓緊落實,強調的紀律嚴格遵守,真情為民、實意幫民、悉心安民、造福於民,努力建設恪盡職守、求真務實的責任型政府。

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型政府 進一步完善行政許可、行政複議等制度,規範行政權力運行機制,充分保障人民羣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工商聯和黨外人士的意見建議,充分發揮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羣團組織的職能作用。

踐行為民宗旨,建設廉潔型政府 深入基層、深入羣眾,多謀富民之策,多興利民之舉,多辦惠民之事,進一步密切黨羣、幹羣關係。弘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推行行政成本精細化管理,堅決制止鋪張浪費行為,力戒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全面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投資審計,嚴肅查辦領導幹部濫用職權、貪污賄賂、失職瀆職案件,決不讓違法違紀行為干擾改革開放大局,決不讓腐敗分子玷污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xx”的輝煌成就,鼓足了我們勇往向前的幹勁,“xx”的美好藍圖,激起了我們奮發有為的豪情。雲陽正在崛起,使命催人奮進。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鎖定目標,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為圓滿完成20xx年目標任務,打造繁榮、開放、宜居、和諧的幸福新雲陽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