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作品中骷髏意象文學範文

除做一般器皿,還可追思先人;藏傳佛教中的密宗還製造、使用人骨法器,如顱骨碗、顱骨鼓等。在古代小説中,骷髏更是被作家隨意裝點,如《水滸傳》中梁山寨內碗瓢盡是骷髏做就,《後水滸傳》中屠俏牀前列着幾個生漆骷髏頭的尿器,《西夏書事》中諸族豪酋用骷髏飲盟酒,作者着意於陳述這些骷髏器具顯然是為了點染英雄的豪傑之氣。《夢樑錄》中還有以骷髏命名的茶坊;《楊家將》、《東遊記》都記有西夏國黃瓊女手執骷髏兵器,使太陰陣更加陰氣逼人。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髑髏意象異彩紛呈。本文認為髑髏意象的產生、演變與宗教特別是道家思想有密切的關係,是特定時代、社會文化背景下作者心理特質的反映。本文擬分析髑髏意象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演變軌跡,並探討其文化內涵及成因。

古代文學作品中骷髏意象文學範文

先秦魏晉散文展現道家觀念的髑髏意象

髑髏意象最早可能出自《莊子・至樂》,莊子途中遇髑髏,為之憐憫哀歎,骷髏顯夢:“視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則無此矣。”“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斷然拒絕莊子復生之請:“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為人間之勞乎!”[1]寓言中髑髏不過是莊子借諸於夢用於內心辯白的道具,因此髑髏與莊子實質上是合二為一的。莊子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核心思想是人生觀。他認為人的一生充滿了矛盾和悲劇,寓言所謂“貪生失理”、“亡國之事”、“不善之行”、“凍餒之患”、“之春秋故”以及“君臣上下”、“四時之事”涵括了人一生中所遭受的國事家情、貧富窮達、飢渴寒暑、譏誚譭譽、生老病死以及在社會倫理的壓制束縛下阻礙個體自由的種種困境。要從這些困境中徹底超脱出來就要超越死生。莊子認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通天下一氣耳。”[1]大自然生生不息、循環往復,人之生死不過是氣之聚合和流散的自然變異,因此,面對生死,人們不應有歡樂與憂愁的糾結。對生死能採取達觀的態度,甚至“以死生為一條”[1],以生死存亡為一體,那麼,“生”與“死”就不是截然對立的狀態,相反,“死”擺脱了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拖累,反而更能逍遙自在。生則勞苦,死有至樂,惡生樂死,莊子髑髏之歎表現的是一種達觀的生活態度。